防控腦血管病大家好,今天呢我們繼續(xù)聊腦血管病的檢查。腦血管病與冠心病一樣都屬于大血管病變,發(fā)病機理及危險因素基本相同,但心腦由于部位不同,又有各自的生理特點。所以,它們的檢查項目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具體來講:相同的一面是血糖、血脂
ntent="來自糖友管家丶王欣">

防控腦血管病
大家好,今天呢我們繼續(xù)聊腦血管病的檢查。
腦血管病與冠心病一樣都屬于大血管病變,發(fā)病機理及危險因素基本相同,但心腦由于部位不同,又有各自的生理特點。所以,它們的檢查項目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具體來講:相同的一面是血糖、血脂、血壓、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應蛋白這些導致血管病變或斑塊不穩(wěn)定的高危因素,而不同的方面是它們的診斷方法。
腦血管檢查特殊項目
腦血管病有哪些檢查特殊項目呢?
第一、就是頸動脈超聲,它可以看到血管內膜有沒有增厚,有沒有斑塊及狹窄。
第二、就是經顱多普勒,又叫TCD檢查,它可以看到顱內血管的血流情況,有沒有血管狹窄,對腦動脈硬化、腦動脈供血不足、腦血管痙攣、狹窄、閉塞及出血性、缺血性中風的診斷及鑒別有重大作用。
第三,就是頸椎片,排除頸椎問題擠壓血管,造成的腦供血不足。
第四、就是頭部CT或MRI(磁共振成像)。它們都可用于診斷腦梗塞和腦出血。區(qū)別是:CT對出血敏感,而MR對缺血很敏感。所以啊,懷疑是急性腦梗塞應優(yōu)選磁共振成像檢查,若懷疑是急性腦出血則優(yōu)選CT。
第五、CTA或MRA,又叫加強CT或加強核磁,能夠更清晰顯示血管的形態(tài),判斷血管病變的程度、部位、性質等。
第六、就是腦血管造影,它可以說是腦血管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對診斷顱內血管本身的病變具有特殊意義。它比CTA和MRA更清晰。
第七、就是PET-CT(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它能通過腦的血流量、代謝等指標,判斷缺血性病變是否可逆,也可監(jiān)測判斷治療效果。但價格貴,多用于腦腫瘤的檢查。
六種檢查方案
那對于糖友們來說,以上這些項目哪些才適合你呢?我們來看一下:
1、如果你只是腦血管病高危人群,還沒有任何癥狀,比如,糖前期、剛得糖尿病或年齡超過45歲,具有血脂、血壓、肥胖等任一項指標異常,那你最應該做的:
一是緊盯糖脂壓、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標,每年定期監(jiān)測,一旦異常盡快采取措施降下來,防止血管病變加重;
二是每年要檢查1次經顱多普勒及頸部血管超聲,看看血管內是否有斑塊,長沒長大,危不危險,一旦發(fā)現(xiàn)斑塊或斑塊持續(xù)增大則應高度警惕,并及時采取措施,比如服用他汀類藥物、阿司匹林等,穩(wěn)定和逆轉斑塊。
2、如果你得糖尿病已經5年以上,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控制不好,那你的腦血管肯定已經硬化,血管狹窄也已經至少30%以上了,你最應該做的:
一是查查經顱多普勒及頸部血管超聲,看看血管已經什么情況了,危不危險;
二是最好檢查1次CT或MRI(磁共振成像),看看有沒有出現(xiàn)腦梗塞情況,而且以后每隔2-3年要復查1次。臨床上有很多糖友發(fā)生了腔梗,但由于沒有癥狀而不被發(fā)現(xiàn),導致治療延誤。
三是,要嚴控糖脂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等指標并使之達標,每年定期監(jiān)測,以防止腦血管病的發(fā)生。
3、如果你出現(xiàn)了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時,應懷疑是腦血管病,你最應做的是及時去醫(yī)院檢查經顱多普勒、頸部血管超聲、頸椎片,如有異常應進一步檢查CT或MRI(磁共振成像),以便明確病情。一旦確診,就應積極遵醫(yī)囑用藥治療了,千萬別拖延,以免發(fā)生腦梗等意外。
4、如果你出現(xiàn)了流口水、肢體功能障礙或言語障礙等癥狀、體征時,應高度懷疑腦卒中,應立即去醫(yī)院檢查CT或MRI(磁共振成像)以明確。不能確定是腦梗塞還是腦出血時,可優(yōu)選CT,再檢查MRI(磁共振成像),防止誤診、漏診。必要時檢查腦血管造影。
5、如果既往已確診腦血管病,那就意味著你的血管至少狹窄50%以上了,離腦梗已一步之遙。此時你最應該做的事:
一是定期檢查經顱多普勒及頸動脈超聲以監(jiān)控病情變化;
二是緊盯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等血管炎癥指標,可半年到1年查一次;
三是必須吃藥,把血糖、血脂、血壓等指標控制達標,把斑塊穩(wěn)定??;四是要每2年復查1次CT或核磁,防止病情進展加重發(fā)生意外。
6、如果你已經發(fā)生過中風,那說明你的血管已經糟透了,未來中風復發(fā)的幾率高達60%以上。所以啊,你必須嚴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等指標,定期復查監(jiān)測;同時,還要緊盯超敏C反應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這兩個指標,定期檢測,防止它們增高,因為它們是中風的高危因素;CT或核磁則應該每年復查1次,看看腦部情況,防止中風復發(fā)。
以上6種檢查方案,糖友們可對照自身情況,酌情選擇,以便最大限度的防控腦血管病。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檢查只是疾病防控的第一步,即疾病識別,更重要的是要控制和管理包括飲食、行為、指標在內的心腦血管病高危因素,讓錯誤習慣得到糾正、讓指標能夠達標,該吃藥吃藥,只有抓住了這些防治重點,心腦血管病防控才能事半功倍!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課程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有什么意見和建議,請留言,謝謝,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