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有病人患了不止一種疾病,到兩個醫(yī)生處都就診過,或者開了中藥,或者開了中成藥,或者開了西藥,那么這些藥物能一起吃嗎?藥師為你總結(jié)了一些關(guān)于它們之間不能一起吃的規(guī)律。與中藥相關(guān)的配伍禁忌分為三大類:中藥和中藥之間的配伍禁忌中成藥和中成藥之間
經(jīng)常有病人患了不止一種疾病,到兩個醫(yī)生處都就診過,或者開了中藥,或者開了中成藥,或者開了西藥,那么這些藥物能一起吃嗎?藥師為你總結(jié)了一些關(guān)于它們之間不能一起吃的規(guī)律。
與中藥相關(guān)的配伍禁忌分為三大類:
- 中藥和中藥之間的配伍禁忌
- 中成藥和中成藥之間的配伍禁忌
- 中藥和西藥之間配伍禁忌
一、中藥與中藥之間配伍禁忌
中藥之間不能相互配伍的藥有兩種:
1、相惡(wù):
相互作用引起療效降低。
包括有:
- 人參和萊菔子(蘿卜的種子),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 生姜惡黃芩,黃芩能削弱生姜的溫胃止嘔的作用;
- 吳茱萸有一定降壓作用,甘草有一定升高血壓的作用,二者配伍,吳茱萸降壓作用消失。(但吳茱萸若不用來降壓時,此配伍可不禁忌)
相惡雖原則上應當避免,但有時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如用治療脾虛食積證,單用人參會增加積滯脹滿,單用萊菔子,又會加重氣虛,兩者合用互相制約,則剛好可治此證。故有時臨床醫(yī)家并不完全將相惡作為配伍禁忌。
2、相反:
兩藥相互作用引起毒性增加。
相反就是中醫(yī)藥中“十八反”和“十九畏”中的內(nèi)容,包括:
十八反:
歌訣: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蔞貝蘞芨攻烏,
藻戟遂芫具戰(zhàn)草,
諸參辛芍叛藜蘆。
- 海藻、大戟、芫花、甘遂與甘草;
- 半夏、瓜蔞、天花粉、浙貝、川貝、白蘞、白及和川烏、草烏、附子;
- 人參、黨參、南沙參、北沙參、丹參、玄參、細辛、白芍和藜蘆。

十九畏:
歌訣:
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diào)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 硫磺和樸硝(芒硝);
- 水銀和砒霜;
- 狼毒和密陀僧;
- 巴豆和牽牛子;
- 丁香和郁金;
- 川烏、草烏和犀牛角;
- 牙硝(芒硝)和三棱;
- 官桂(肉桂)和赤石脂;
- 人參和五靈脂。
但是相反的藥到底是不是絕對不能同用,這個歷代醫(yī)家都有爭論。有的古籍已經(jīng)有記載使用了相反藥之后的中毒情況,并記載了解救方法。
現(xiàn)代臨床、實驗研究也有不少文獻報道相反藥引起中毒的例證。
也有不少相反藥同用的文獻記載,認為反藥可以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奪積的效果。比如《金匱要略》中甘遂半夏湯,就是甘遂和甘草同用。
由此可見,十八反和十九畏到底是不是絕對不能用,需要看具體的功用。但如果是沒有絕對把握的醫(yī)生,就不建議使用。
所以現(xiàn)代《中國藥典》已經(jīng)規(guī)定,相反的藥不能同用。如果必須要同用,需要醫(yī)生確認后,雙簽名(即醫(yī)生要在處方下方,以及相反藥品旁邊重復簽字)才能給藥師調(diào)劑。
二、中成藥和中成藥之間配伍禁忌
中成藥之間不能配伍的情況有4種:
1、 含十八反、十九畏藥物
中成藥大部分由中藥制成,所以,兩種中成藥中如果含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藥物,也需要避開。
- 大活絡丹、尪痹沖劑、天麻丸含有附子,與川貝枇杷露、蛇膽川貝液、通宣理肺丸、六君子丸中的川貝、半夏不能同用(十八反);
- 心通口服液中含有海藻、祛痰止咳顆粒中含有甘遂、芫花,與橘紅痰咳顆粒、通宣理肺丸、鎮(zhèn)咳寧膠囊中的甘草,不能同用(十八反);
- 膽排石片、膽樂膠囊、膽寧片含有郁金,與六應丸、蘇合香丸、妙濟丸等中含的丁香,不能同用(十九畏)。
2、 有毒中藥重復使用
幾種中成藥中成分重復,疊加劑量高于中毒劑量,這樣的藥要避開使用。
如:
- 朱砂安神丸和天王補心丸中的朱砂重復使用;
- 大活絡丸和天麻丸中附子重復使用,
- 復方丹參滴丸和速效救心丸中冰片重復使用,冰片一般劑量不會中毒,但劑量過大會傷脾胃,導致胃痛。
3、 藥品間功效相反
比如有的藥是溫熱藥,有的藥是寒涼藥,如果聯(lián)合使用,有可能造成功效抵消而兩種藥都達不到效果。
如:
- 附子理中丸是溫中散寒劑,用于脾胃虛寒導致的胃脘疼痛、嘔吐、腹瀉等;
- 牛黃解毒片是清熱解毒劑,用于熱毒熾盛,上擾清竅導致的咽痛、牙痛、口舌生瘡等。
在臨床上,是存在有的人又有脾胃虛寒,又有口舌生瘡的,所以這兩種藥一同使用,可能會造成藥效降低。
4、 藥物之間存在拮抗效果或者化學反應
這是現(xiàn)代中藥化學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與西藥之間會產(chǎn)生生物或化學作用的效果一樣。
- 比如含有麻黃的中成藥,如麻杏止咳片、千柏鼻炎片、宣通理肺丸等,不能和降血壓中成藥,如復方羅布麻片、珍菊降壓丸、牛黃降壓丸,以及擴血管中成藥,如速效救心丸、山海丹、活心丹、心寶丸等合用,主要原因就是麻黃有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等作用,如果和心血管藥物同用,則會降低它們的療效。
三、中藥與西藥之間配伍禁忌
中藥、中成藥和西藥之間也有相互作用,有的配伍可以增加療效、降低毒性,同樣地,有的配伍也會降低療效、增加毒性。
降低療效
- 甘草、鹿茸有一定的糖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能促進血糖升高,所以,它們及以它們制成的中成藥,如人參鹿茸丸、全鹿丸等,不能和磺酰脲類降糖藥同用,如胰島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等。
- 麻黃及含有麻黃的中成藥如止咳喘膏、通宣理肺丸、防風通圣丸、大活絡丸、人參再造丸等,有擬腎上腺素作用,能收縮血管,所以,不能與降壓藥如復方降壓片、帕吉林等降壓藥同用。
增加毒性
- 含有蟾酥、羅布麻、夾竹桃類的中藥都含有強心苷,如六神丸、救心丹等。強心苷類的中藥過量易引起中毒,所以它們不能和洋地黃、地高辛、毒毛旋花苷K等強心苷類西藥同用。
- 中藥中發(fā)汗解表藥荊芥、麻黃、生姜及其制劑防風通圣丸等,與西藥中解熱鎮(zhèn)痛藥阿司匹林、安乃近等合用,會導致發(fā)汗太過,產(chǎn)生虛脫。
- 另外中藥中的酒劑、酊劑中含有酒精,酒精與很多西藥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安乃近、二甲雙胍、鹽酸氯米帕明等同用,會造成藥效降低或毒性增加;與一部分抗生素,如頭孢類、硝咪唑類抗生素同用,會產(chǎn)生中毒,即“雙硫侖反應”。
總結(jié)
中藥、中成藥與西藥之間,甚至藥物與食物之間存在配伍禁忌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有幾點要注意:
1、 藥物之間不能相互配伍的有很多,而且還在不斷探索中,所以幾行字肯定不能完全涵蓋,但大體分類就是一類是降低療效,一類是增加毒性。
2、 藥物之間不能相互配伍的現(xiàn)象并不是絕對的,而是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具體針對某一個人,到底會不會發(fā)生降低療效或者增加毒性,也取決于個體對藥物的敏感性。為了身體健康和安全,盡量選擇不同用有配伍禁忌的藥物。
3、 微信群里經(jīng)常轉(zhuǎn)的一些飲食配伍禁忌,沒有藥物禁忌那么嚴格,如蝦和楊梅不能一起吃,豆腐和蜂蜜不能一起吃等,很多都有過辟謠,不必全信。但如果自己吃了兩種東西之后產(chǎn)生了不適,那肯定要注意,下次不能再同食這兩種食物、藥物了。
4、碰到拿捏不準的配伍禁忌藥物,請咨詢醫(yī)生或者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