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玄天一朵云,烏鴉落進了鳳凰群,滿桌都是英雄漢,哪是君來誰是臣。這本身是出自《智取威虎山》,楊子榮進山寨見座山雕的時候一段江湖黑話,只不過《智取威虎山》沒能帶火這一段黑話,卻硬是讓四平公安官方帶火了。你好,我是102國道張道長,這位是道委

西北玄天一朵云,烏鴉落進了鳳凰群,
滿桌都是英雄漢,哪是君來誰是臣。
這本身是出自《智取威虎山》,楊子榮進山寨見座山雕的時候一段江湖黑話,只不過《智取威虎山》沒能帶火這一段黑話,卻硬是讓四平公安官方帶火了。
你好,我是102國道張道長,這位是道委吳書記……
普法欄目有很多,而真正能讓人愛不釋手追著普法看的,卻也只有四平公安做到了。
這位自稱102國道張道長的道長名為張浩,家就住四平二龍湖,江湖人稱二龍湖浩哥。
而那位道委吳書記名叫吳爾渥,據(jù)說曾經(jīng)是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
而被攔截的特警車輛下來的這位也是正兒八經(jīng)的四平警員,名叫董政。
張道長和吳書記二人的身份可不光如此。
哥倆可以是作為賣家和買家的存在,相互買賣冰糖和面起子還有味精。
也可以一人提一把鋤頭就沖上高速當兩個憨憨“搶劫犯”。
傳銷手段也少不了他倆的身影,警察都走邊上了還做夢賺大錢。
聚眾賭博霸占他人妻子還強迫放貸,當被警方詢問為啥不去搶呢,張道長一本正經(jīng)的回答說賭博判得輕。
以上內(nèi)容是四平公安官方和張浩等人拍攝的一系列普法欄目視頻短劇內(nèi)容,短劇以搞笑幽默的方式向大眾非常清晰的列舉了各項犯罪活動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希望大眾引以為戒。
而在此之前,吳道長還是個主持人,董政也只是名協(xié)警。
一個最關(guān)鍵的人物,張浩。
可以說是張浩成就了這檔普法欄目,因為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拍攝了許多部的電影,深入人心,擁有大量的粉絲基礎(chǔ)。
他不光是個演員,還是個導(dǎo)演,拍攝的影片也早已和國際接了軌,而在此之前,張浩的生活可以用一塌糊涂來形容。
張浩的一切都源于被人嘲諷
張浩這個名字知道的其實并不多,但是提起二龍湖浩哥的名頭那可太響亮了。
1987年張浩出生在吉林省四平市二龍湖,這也是為什么他會給自己起一個名字叫“二龍湖浩哥”的原因。
張浩讀書并不好,尤其是在中學時期,和許多學生一樣,討厭英語,但是張浩又和許多學生不一樣,別人的討厭只是嘴上說說,他的討厭是直接輟學不讀了。
不上學總得干點啥,他爸讓他去開車,他奶奶讓他去做二人轉(zhuǎn)演員,就這么的,張浩做了一名二人轉(zhuǎn)演員。
也許這干大事的人就得有點與眾不同的毛病。
讀書沒讀好不說,張浩學二人轉(zhuǎn)也不好好學,因為他很討厭二人轉(zhuǎn)動不動就哭的表演方式,所以張浩在學習期間也是一直偷懶,還給人送了個外號叫“旁觀席主任”(聽起來不如張道長霸氣啊)。
學習總有一天會結(jié)束的,而不喜歡二人轉(zhuǎn)的張浩其實啥也沒學著。
沒本事不要緊,人得吃飯啊,張浩首先到了長春的一家劇場進行演出,后來為了追求更高質(zhì)量的生活,又去了錦州進行演出,可是舞臺大,能人也多,張浩本身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又引不起太大的反響,所以他當時的生活可以說是亂成一鍋粥了。
但是伴隨著趙本山的崛起,二人轉(zhuǎn)逐漸的從民間藝術(shù)搬上了春晚的大舞臺,形成了一種藝術(shù)形式,而趙本山的崛起也讓北方的一些城市新興起了這一種藝術(shù)形式。
張浩從北京又輾轉(zhuǎn)到了河北省承德市的一家劇場,第一場戲演完,老板當眾指著張浩說這個演員不行。
張浩當時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而且自己本身沒什么能耐,批評的話也聽的夠多的了,不行就不行唄,反正也是混日子。
張浩運氣不錯,在快被老板趕走的時候,鬧了一出烏龍,把話筒掉進了薩克斯里面,他的真實反映讓觀眾們樂的喘不過氣來。
也許是老板那天心情不錯,竟然是把張浩留了下來,從那開始,張浩就像是突然開了竅一樣。
他開始學習二人轉(zhuǎn)的表演方式和技巧,然后這一干,就是六年之久。
2010年是張浩人生的絕對轉(zhuǎn)折點,這一年他遇見了四平市人民劇場的老板李建峰,同時也認識了人民劇場的其他演員,而這些人也形成了現(xiàn)在張浩最昌盛的班底子。
藍波,歌手,在張浩的影片中演唱片頭片尾曲,戲中多數(shù)扮演各種小流氓或者人品賊差的人設(shè)。
李野大家都很熟悉了,憑借著一部《四平》,人送外號八哥,直到叫到現(xiàn)在。
哥幾個雖然不太熟悉,但是所經(jīng)歷的事情卻是大差不差,都是在外面不得意,然后才回鄉(xiāng)窩在劇場里面演出果腹。
《四平青》的誕生說起來很荒謬,是因為有人懟了張浩一句,張浩氣不過,就拍了一個點擊量過億的片子。
《四平》其實壓根算不上是一部電影,因為在當時是要啥沒啥。
拍電影需要故事,需要導(dǎo)演,需要設(shè)備,需要錢,需要演員……
張浩當時窮得叮當響,故事自己現(xiàn)編,演員直接拉劇場的,設(shè)備借了一臺dv機,還不一定是多少年代的,至于資金,一共下來就五百塊錢,不知道是不是哥幾個最后擼了一把串就算是殺青飯。
而所謂拍攝《四平》的原因只是因為在當時搞笑小視頻如雨后春筍般冒尖,而張浩對于這些小視頻嗤之以鼻,認為沒啥意思,而這個時候就有人覺得張浩眼高手低了,對他說:“有本事你拍一個啊?!?/strong>
年少輕狂的張浩哪受得了這個,拍就拍。
拍戲拍電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啊,張浩很快就遇到了各種麻煩。
演員可以從劇場現(xiàn)拉,資金問題都是自家哥們也沒啥,拍攝設(shè)備可以借個dv機拍。
可是這拍攝技術(shù),劇本,演員情緒后期剪輯,他這個中學都沒讀完的年輕人是一樣不會啊。
頭天一群人還挺熱鬧,積極性也很高,可是伴隨著拍戲的枯燥,很多人開始不拍了,只剩了張浩幾個人還在堅持著。
就這么滴,一部由沒有任何拍攝技術(shù),模糊的畫面和抖動著的鏡頭,一群連劇本都沒有的演員,至于臺詞更是演員想怎么扯就怎么扯,歷時一個月,終于是拍完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
后期剪輯怎么整?
張浩獨自一個人自學電腦剪輯,愣是靠著瞎捉摸把下載好的音樂一點點搭配進去,然后加字幕,又搞了兩個多月,最后把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自己的大名刻上去,就這么地,成了。
大功告成,上傳視頻網(wǎng)站,就這么一部連張浩自己都覺得爛的片子,竟然一路過關(guān)斬將,播放量幾天破千萬,隨后飆升過億。
張浩也沒想過自己胡亂拍攝的東西居然被這么多人喜歡,相比之下,他不喜歡二人轉(zhuǎn),而更加喜歡拍戲了。
隨后,張浩更加熱衷于拍攝自己喜歡的電影,所以又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四平》電影,雖然期間有過許多的挫折和麻煩,但是最后都被一一解決掉了。
由于有了拍攝資金,張浩逐漸的購置了更加專業(yè)的設(shè)備,一邊拍,一邊賺錢。
同時不光是張浩一個人火了起來,還帶動了許多的朋友一起火爆了起來,比如張浩劇中不得不說的靈魂人物老三,唱歌的鄭胖,還有某個視頻爆火的阿夏等等……
有了資金,一切都好說了。
張浩的影片逐漸的開始朝著更加更高質(zhì)量的方向發(fā)展,有了劇本,有了專業(yè)設(shè)備,有了專業(yè)人士,還有了更加專業(yè)的場地和資源。
他不僅僅圓了自己的夢,還帶動了兄弟們一起崛起。
香港,泰國,李修賢和吳志雄都成了他的演員,除此之外,國外的人也成了他的演員。
張浩真正的從一個草根人物變成了人盡皆知的大明星。
昔日,提起吉林省,人們知道是東北,提起四平,人們就蒙了,再提起二龍湖,這是啥地方啊?
但是現(xiàn)在不同了,人們得倒著來,說起二龍湖就知道是四平,說起四平知道是吉林省,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曾經(jīng)有個年輕人給自己起了個名叫“二龍湖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