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風物〕
冬令狗補,明春打老虎
——話說海南食用狗肉習俗
視頻加載中...
自古以來,狗肉就是人類一種普遍的好食材,很多地方都有食用狗肉的習俗,各地食用狗肉的習俗也不一樣。
在海南,有“狗肉不上席”之說,但也不盡然。
在海口等瓊北地區(qū),狗肉是不但不能上席,還不能在家里吃,尤其是禁忌在供奉神位的大屋里享用,原因是人們認為狗有煞氣,在屋子里吃用怕狗的煞氣會波及祖宗及神靈。民間就有狗血能鎮(zhèn)妖的說法。只能在院子里或野外食用,食用過狗肉的碗筷以及炊具也不放到家里。20世紀 90年代以前,在農村,由于經濟能力不好,家里的用具不多,人們舍不得用家里好的鍋、罐等炊具來煮夠肉,也舍不得用好的碗筷餐具食用狗肉,都用破鍋破罐來煮狗肉,用破碗吃狗肉。吃好了還小心地把這些破鍋破碗倒扣放在屋外的角落放好,以備下次再用。

在儋州市王五地區(qū),狗肉卻可以堂而皇之地上大席,是宴客佳肴,結婚宴席也要上狗肉。其實在儋州,狗肉是民間佳肴,在一些城鎮(zhèn)上,都有人用大鍋煮制狗肉,論斤買賣,就像常見的牛腩、豬腳一樣想買多少就買多少,儋州的北岸地區(qū)向來有狗筵待客的習俗。在儋州那大鎮(zhèn),甚至有“那大狗肉、瓊島回香”的美名,許多到儋州觀光旅游的游客都想嘗一嘗那大狗肉的美味。
臨高波蓮鎮(zhèn)的狗肉海南粉也是聞名遐邇,許多人不辭路遠,紛紛慕名前往品嘗。據說其做法是用隔夜的狗肉湯來腌海南粉,海南粉味道鮮美無比。
文昌東郊地區(qū)的白斬狗肉火鍋也別具特色。其做法是狗肉煮熟以后,切成五六厘米長的條狀肉塊,配以蘸汁調料,可直接使用,也可再放入火鍋中熱煮食用。
現在,在城市鄉(xiāng)鎮(zhèn),都開了一些專營狗肉的餐館,只提供狗肉及青菜,但一樣生意興隆,食客絡繹不絕。各家的烹制方法也是各式各樣,有紅燒,有干煸,有紅燜,有燒烤,有火鍋,等等,風味各有不同。
狗肉蛋白質含量高,而且狗肉的蛋白質質量極佳,所含球蛋白比例大,對增強機體抗病力和細胞活力以及增強器官功能有明顯作用。中醫(yī)認為狗肉性溫,入腎經,有溫腎助陽、壯力氣、補血脈的功效。食用狗肉可增強體魄,提高消化能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性功能。冬天常吃,可使老年人增強抗寒能力。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冬令狗補,明春打老虎”的說法。對于狗肉民間還有“一黃二黑三花四白”的說法,是說狗肉中黃狗肉是佳品,然后是黑狗,其他次之。
有些做生意的,忌諱吃狗肉,認為吃狗肉會影響運氣,不利做生意。也有人認為狗肉熱,吃了會上火而不敢吃。也有的害怕被傳染瘋狗病,而忌諱吃狗肉。
近年來,有些愛狗人士認為狗是人類忠誠的朋友,不應該吃狗肉,有些人公開提倡和抵制吃狗肉,甚至鬧出很大的反對吃狗肉風波。也有人認為狗只是對它的主人忠誠,對不熟悉的人反而可能是兇惡的、會咬人的,且狗自古以來國內外都普遍食用的食材,現在人們所吃的狗肉是散養(yǎng)的或養(yǎng)殖場飼養(yǎng)的肉材狗,就像雞鴨鵝一樣,狗肉豐富了人類食材,吃吃也無妨。
對此,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