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狂又引詩魔發(fā),日午悲吟到日西”,此為白居易對自己日常生活的自嘲。白居易一生猶愛詩文,每天都保持著誦讀與抄寫詩文的習(xí)慣。長此以往,由于過度誦讀與抄寫,他的舌頭生了瘡,手指也長滿了繭,但他仍然沒有停止對詩歌的熱愛。

也正因?yàn)榘拙右讓υ姼锜嶂缘浇醢V狂魔怔的地步,后世便將其稱為“詩魔”。白居易的詩向來以平白淺顯、通俗易懂著稱,連老嫗都能輕松解析。初入長安之時,正處于弱冠之年的白居易以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驚艷世人、名動長安。
而后,白居易29歲進(jìn)士及第,面唐朝中后期不堪的局面與社會現(xiàn)實(shí),白居易并未隨波逐流,而是寫下來不少令人拍案稱絕的諷喻詩,諸如《賣炭翁》、《秦中吟》等。到了中年,白居易對仕途與人生皆有了自己的認(rèn)知與見解,接連創(chuàng)作了兩首長詩,分別為《長恨歌》與《琵琶行》。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還隱晦地表露出想要遁世歸隱的想法。晚年時期,白居易沉迷歌舞、生活混亂,一度被世人批判。然而當(dāng)他被病痛纏繞時,仍然將家中的馬與妓放走,不忍其受苦,令不少追捧者釋懷了。

白居易的名作《長恨歌》音節(jié)流暢、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經(jīng)久不衰、傳誦至今。不過,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的舞臺上,一道與《長恨歌》相關(guān)的題目難倒了百人團(tuán)的51位選手,令現(xiàn)場的導(dǎo)師詫異不已,這是怎么回事?
千古絕唱《長恨歌》
《長恨歌》是一首著名的長篇抒情敘事詩,以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歌頌了兩人忠貞不渝的愛情,并對二人的感情悲劇表示同情與嘆惋。此外,白居易還借此詩表達(dá)了唐玄宗的荒淫昏庸以及唐王朝的腐敗。
全詩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安史之亂前夕,楊貴妃傾國傾城,艷壓六國粉黛,唐玄宗對其極盡寵愛,整日沉溺于歌舞聲色之中,以至于到了“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地步。第二部分描寫安史之亂來臨,唐玄宗驚慌失措、倉皇出逃,被手下將士逼迫于馬嵬坡賜死楊貴妃,道出本詩“長恨”的原因。

此處也是本詩的轉(zhuǎn)折點(diǎn),也是整個唐王朝興衰的轉(zhuǎn)折點(diǎn)。第三部分寫楊貴妃香消玉殞后,唐玄宗傷心欲絕,成為太上皇的他只能睹物傷情、對月傷懷。孤寂落寞的他時常幻想奇跡再現(xiàn),能與美人在夢中相見,然而物是人非,等待他的只有無法排遣的長夜漫漫。
第四部分寫唐玄宗曾派方士去尋覓楊貴妃的魂魄,可見其對楊貴妃之死久久無法釋懷。綜上,唐玄宗縱情歌舞聲色,導(dǎo)致唐王朝差點(diǎn)覆滅,百姓們對其百般譴責(zé),但對二人的愛情悲劇卻深表同情。
“釵擘黃金合分鈿”中的“合”是何意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第八期的大浪淘沙環(huán)節(jié),經(jīng)過前面兩題,百人團(tuán)僅有24人滅燈。然而,在回答完與《長恨歌》相關(guān)的題目后,竟有51人答錯,場上傳來一陣驚呼聲。主持人龍洋表情詫異,直呼“什么情況”。

一旁的蒙曼教授連說兩句“沒想到”來表示自己的驚訝。這道將百人團(tuán)淘汰約半百的題目為:《長恨歌》中“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的“合”是什么意思?答案共有兩個選項,分別為A:合攏;答案B:盒子。
《長恨歌》是高中語文必修課本中的必背篇目,全文共八百余字,不過極少人將其全文背誦。大部分人只選取文中重點(diǎn)的段落與句子進(jìn)行背誦,且常常只記囫圇吞棗,并未理解與掌握文中個別字詞的含義,因此很難在比賽中猛然想起“合”字的意思,只能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理解選擇了錯誤選項“合攏”的意思。
對此,蒙曼教授解釋詩句中并不是“合攏成一扇”的意思,而是唐玄宗當(dāng)年贈予楊貴妃的兩大信物,分別是金釵與首飾盒。首飾盒是帶有蓋子的,而“合”字結(jié)構(gòu)上邊的“人”形似一個蓋子,下面的“口”則是裝物品的盒底,因此“合”的原意即為“盒子”。

至于如今底部帶有器皿的“皿”的“盒”,則是后起之秀。“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中的“釵”與“黃金”指的是金釵,“合”指的是鈿盒。楊貴妃離世后,唐玄宗委派的方士在蓬萊洲海外的仙山上找到楊貴妃的魂魄,并向其傳達(dá)唐玄宗對其的思念。
楊貴妃回憶起兩人曾經(jīng)的恩愛過往,可如今卻天人兩隔,再無相見的機(jī)會。傷心欲絕的她將金釵與鈿盒都分成兩半,一半自己留著,另一半則委托方士交與唐玄宗手中。其實(shí),釵合分離也預(yù)示著李、楊二人再無相會相愛、天長地久的可能。
結(jié)語: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出自《長恨歌》中的虛構(gòu)情節(jié),這原是白居易感念二人至死不渝的情感而虛構(gòu)的美好想象。

或許唐太宗的確曾經(jīng)派人尋找楊貴妃魂魄,但早已死去的楊貴妃怎會將信物轉(zhuǎn)交與唐玄宗手中?而大多數(shù)人在學(xué)習(xí)《長恨歌》時會忽略文中的虛構(gòu)情節(jié),因此不懂得“合”為何意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