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生于公元前232年,死于公元前202年,是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的一代英雄豪杰。陳勝吳廣領(lǐng)導的大澤鄉(xiāng)起義不久,項羽同叔父項梁在會稽郡斬殺郡守后崛起,舉兵反秦。

巨鹿之戰(zhàn)后,率軍入關(guān)中,以五諸侯滅暴秦,威震海內(nèi)。秦亡,仗勢分天下,冊封十八路諸侯。項羽不僅武勇出眾、氣魄蓋世,還留下了千古名作《垓下歌》。

司馬遷評價道:“大政皆由羽出,號稱西楚霸王,權(quán)同皇帝。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彼某霈F(xiàn),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風云,寫下了一段永世不朽的神話。
公元前202年項羽在垓下被劉邦和各路諸侯的聯(lián)軍打敗,在烏江邊自刎,年僅31歲。

虞姬,是秦朝末年的著名女性人物之一 ,人稱“虞美人”。據(jù)《江西吉安廬陵項氏家譜》記載:虞后生時五鳳鳴于宅,異香聞于庭,生于丁丑(公元前224年)卒己亥(公元前202年),葬彭城。

虞姬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相傳容顏傾城,才藝并重,舞姿美艷。即使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也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
史書中雖然沒有介紹虞姬的結(jié)局,但后人根據(jù)項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斷出她在楚營內(nèi)自刎。由此上演了一場“霸王別姬”的美麗神話。她的故事,在歷史的長河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
公元前202年,是楚漢相爭的最后一年,西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烏騅悲鳴,四面楚歌。
項羽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對著愛妾虞姬,慷概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凄然起舞,忍淚和唱。歌數(shù)闕,虞姬拔劍自刎,以使霸王無牽掛。然虞姬之逝,令項羽更無心茍活。

項羽謝絕烏江亭長的好意,拒絕過江東,留下“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話,便率領(lǐng)二十八騎數(shù)次沖殺漢軍,以證“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最后拔劍自刎,留下千古絕唱。

項羽和虞姬的凄美愛情故事,也就此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