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決定你的下限;格局,決定你的上限。一些“精明”的品質(zhì),也許會讓你一時受益,但想要人生之路越走越寬闊,絕非如此。01最近看到一則新聞。福建廈門,一位劉先生用餐消費189.5元,結(jié)賬時,小票上出現(xiàn)了這種字樣:帶劃去符號的0.5元。也許你會
運氣,決定你的下限;格局,決定你的上限。
一些“精明”的品質(zhì),也許會讓你一時受益,但想要人生之路越走越寬闊,絕非如此。
01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福建廈門,一位劉先生用餐消費189.5元,結(jié)賬時,小票上出現(xiàn)了這種字樣:帶劃去符號的0.5元。
也許你會覺得這很正常,做生意嘛犯不著錙銖必較,五毛錢不收了。但既然這是一則新聞,走向就必定有些詭異:原來,餐廳一波操作反向抹零,竟然收了劉先生190元。
劉先生非常不愉快,要求餐廳退回五毛錢,對方居然表示拒絕。于是劉先生將其投訴到監(jiān)管部門,毫不意外,餐廳收到了高達4148元的罰單,理由是“在標(biāo)價外收取未標(biāo)明的費用”。

這場爭端離譜到小e覺得像個段子,但卻真實地發(fā)生在消費者身邊。
當(dāng)一位網(wǎng)友驚訝問道:“有人會這么做生意嗎?”他只收到鏗鏘有力的一個字回答:“有?!?/p>
02
都說商家讓利,消費者買單,但讓利的一方似乎一直是消費者占更大比重。
為何說往上抹零是常規(guī)操作?不信咱們來看看大家的經(jīng)歷:
“吃個麻辣燙,25.75元,老板收我26元,服氣了?!?/p>
“同學(xué)買哈爾濱紅腸,56塊6賣家說給57塊吧?!?/p>
“早上去鹵菜店買點東西,一上秤就我看到24.5元了,然后跟我說25元。”
如果說,這些商家離譜得理直氣壯,此外還有一些稍微“委婉”的抹零套路。
例如你買個菜,差個幾毛錢,菜販一定是給你添上點菜葉子,而不是從袋子里拿點出來,更不會往少了抹零。這個季節(jié)買點砂糖橘,斤數(shù)差點,二話不說給你多拿兩個添上整數(shù)。
因為買菜賣水果是非常零散的花費,故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也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
但當(dāng)消費者在餐廳吃飯,都能被商家如此“理直氣壯”當(dāng)成冤大頭,作為消費者,實在應(yīng)該有更多像劉先生這樣的人站出來。畢竟正如慈母多敗兒這個道理,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03
反向抹零5毛的餐廳,為何要單獨拎出來譴責(zé)、甚至被處罰呢?
這也是職業(yè)屬性的原因,攤販隨時都可以流動,做不成這家有下家,取決于他們在不在乎這個口碑而已。而開店創(chuàng)業(yè)不同,它需要商家拿出應(yīng)有的誠信和厚道,切勿把消費者當(dāng)大怨種。
更何況,現(xiàn)在早已不是支付現(xiàn)金的時代了。哪怕別人消費了9毛9分,你也不必?fù)?dān)心找零問題,明碼標(biāo)價,該收多少是多少。再退一步,倘若對方?jīng)]開發(fā)票,你也想留住潛在客戶,那么便宜五毛一塊錢,小小的討巧行為,沒準(zhǔn)會帶來大收獲。
多勞多得,消費者能夠接受商家的“合理賺錢”行為,但以虧待自己為代價,哪怕小到五毛錢,消費者也是沒耐心去損失的。
于商家來說,看似是得,其實更是失。天時地利人和,而對于生意經(jīng)來說,人和卻是非常致命的因素,一旦你損失了顧客群體,受到反感抵制,注定這條路走不長遠(yuǎn)。
正如最近翻車的幾個品牌,或者調(diào)侃其消費者群體腳臭,或者拍攝手法十分曖昧,其實也是同樣道理:你想賺錢,大家理解也支持,但不要踩在顧客群體臉上,再盯著他們的錢包。
格局制約你能走多遠(yuǎn),這一點無論是做生意,又或簡單地為人處世,皆準(zhǔn)。
畢竟,它不僅代表你的金錢取舍,更反映著你的做事原則,和審視這個世界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