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和許多人的直覺相?!绻麌栏竦刈匪輾v史,現(xiàn)代鋼筆是算得上「新生事物」的。它的完整形態(tài)在19世紀50年代才正式量產(chǎn),此前八百余年的「蘸水筆儲墨」探索在那時才得出一個公認可行的一體化方案。但好景不長,在那個科學(xué)與技術(shù)共同爆炸進步的年代,圓
或許和許多人的直覺相悖——如果嚴格地追溯歷史,現(xiàn)代鋼筆是算得上「新生事物」的。它的完整形態(tài)在 19 世紀 50 年代才正式量產(chǎn),此前八百余年的「蘸水筆儲墨」探索在那時才得出一個公認可行的一體化方案。但好景不長,在那個科學(xué)與技術(shù)共同爆炸進步的年代,圓珠筆橫空出世。現(xiàn)代鋼筆出生僅僅一百年,這些新生的滾珠類書寫工具就迎來了成熟的技術(shù),一躍統(tǒng)治了人們的書桌。
如今,鋼筆這種古老而又年輕的書寫工具早已不是市場主流,但鋼筆的使用者、愛好者仍然不在少數(shù)。近些年來,鋼筆市場逐漸回暖,這種回暖甚至遍及全球。為什么有這么多人熱衷于鋼筆?我們找到了一些還在使用鋼筆的作者,請他們講講自己的理由,聊聊和鋼筆的故事,分享使用鋼筆的心得。需要注意的是,文具體驗非常個人化,在選購時請盡可能親自試筆,不要盲目參考。
SCHOENBERG:比起用鋼筆,我更愛的是用墨水
- 常用鋼筆:百樂 78G 透明桿 F 尖、某不知名透明自來水圓珠筆(據(jù)宣傳說是 0.5mm)、施耐德 Creactiv 1.1mm
- 參考價格:75 元、16元/5 支、70元

大家好,我是前兩天剛發(fā)了 墨水文 的 SCHOENBERG。我使用鋼筆的場景主要是這兩個:
- 當(dāng)我需要鋼筆的供墨系統(tǒng);
- 當(dāng)我需要鋼筆的筆尖。
這兩個情況可能看起來有些迷惑,讓我來解釋一下。
第一,供墨系統(tǒng)。你可能也猜到了,我用鋼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喜歡墨水,而這些墨水都標(biāo)著「fountain pen ink」,也就是說他們只能給「自來水筆」使用。于是,無論是鋼筆還是其他可以自己加墨水的筆對我來說都合適。
除了相對順滑且輕便,百樂 78G 透明版的好處是,它非常容易拆開來洗。我可能會同時用很多支加了不同墨水的 78G。透明的筆殼能讓我輕松地觀察到:
- 各個部件是不是已經(jīng)洗干凈了,
- 現(xiàn)在里面是什么墨水,
- 墨水余量還有多少。
另一個是我提到的「不知名」圓珠筆。簡單來說,這款筆不需要墨囊,我只要用滴管把墨水加入筆殼,再用附贈的硅脂(沒有的話凡士林完全可以勝任)在螺口的部位涂上一層,防止墨水沿著刻印滲出來。這時,這支筆用起來就和普通的簽字筆沒什么區(qū)別——除了里面是我最愛的墨水。它的好處是,順滑且容量巨大。三塊錢一根的圓珠筆的順滑程度簡直媲美市價千元以上的 LAMY 2000(笑)。
第二,特制的筆尖。我有時需要特制的鋼筆筆尖。一些鋼筆品牌會提供除了常見的 EF、F、M、B 之外的其他尺寸,比如我常用的施耐德 Schneider Creactiv 就有 1.1mm 的寬度選項,用來寫 Italic 簡直完美。LAMY 的一些型號也會提供可更換的平尖,比如 Joy。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鋼筆的供墨系統(tǒng)可能無法負擔(dān)這種寬頭筆尖需要的出墨量,所以買之前建議親自試試。最重要的是不要只蘸一下寫幾筆就算了,而是應(yīng)該試用整個供墨系統(tǒng),這樣才能弄清日常使用時,是否能有足量墨水從墨囊順暢到達筆尖,并且穩(wěn)定供給寬筆尖對墨水的需求量。
其他嘮叨:可能是我沒用過什么高級的鋼筆,我總覺得圓珠筆比鋼筆寫字更好看,更容易寫出筆鋒,也更加順滑。但是,我愛墨水。
北鸮:滾珠無法模擬鋼筆手感的微妙
- 常用鋼筆:寫樂四季織?雪椿、白金 Preppy PPQ-200
- 參考價格:675 元、25 元
在所有的書寫工具中,鋼筆是我認為手感最有趣的一類。我自己在挑選與購買鋼筆時也和面對外設(shè)一樣,試圖在茫茫筆海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支,或者說那一組搭配——因為鋼筆的手感并不是單單一個筆尖能決定的,毛細系統(tǒng)的強度,筆尖的材質(zhì)、形狀、厚薄、磨損程度,上墨裝置的原理,筆桿的重心,甚至換一種不同性質(zhì)的墨水,都會反映在紙上,影響到日常的書寫體驗。
雖然小學(xué)就開始用,但我對鋼筆的喜愛是從高中才開始的,當(dāng)時一個字特別好看的同學(xué)拖我入坑,我義無反顧地跳了進去。結(jié)果字沒怎么練出來,錢包倒是癟了不少。雖然現(xiàn)在用中性筆寫字更多,我還是留著不少鋼筆,基本是為了體驗各種「搭配」而囤藏的,比如負壓上墨、活塞上墨等上墨方式,明尖、暗尖、半明尖等筆尖形態(tài)。另外,我的桌上會一直放兩支上好墨的鋼筆,只在做手帳時,用一支深色系墨水寫字,一支跳脫的彩墨標(biāo)注。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喜歡常見鋼尖筆和暗尖金筆的硬滑風(fēng)格,所以我的 Lamy、百樂入門款和英雄 100 都在筆袋里吃灰。最終,我為了能體驗到金尖的軟彈特性,又不滑溜得過頭,筆尖打磨還適合中文書寫的綜合手感,選擇了寫樂四季織?雪椿,這是一支 14K 明尖金筆。
不得不承認,同為 14K,哪怕是寫樂自家也有不少更便宜的型號,但我實在是抵擋不住這美貌的誘惑,甚至賣掉了手里的標(biāo)準(zhǔn) 14K,去迎一支雪椿回家。
寫樂的鋼筆手感非常特別,在我之前的體驗中,寫樂是我見過唯一一家只會做金筆、不會做鋼尖筆的廠家。倒不是說他們不產(chǎn)鋼尖,而是和他們各種著名的金尖系列相比,鋼尖筆的質(zhì)量直接爛穿地心——劃紙、下水困難、螺紋毛糙,幾塊錢的鋼筆能出的毛病,他們一百多塊的鋼尖筆也出了個遍。而到了金尖這邊,寫樂就像開了外掛。在競爭激烈的 14K 日用金筆行列中,寫樂的筆尖做到了順而不滑、彈而不軟;銥粒打磨方面,因為有頂級系列「長刀研」的積累,切面角度非常合理,到手即用;這些讓寫樂 14K 非常適合中文書寫,它也成了我用過最順手的一支鋼筆,基本把我?guī)С隽丝印?/p>
至于上彩墨的鋼筆,我的挑選原則就一個:便宜,壞了不心疼。既然放棄了好用,我不妨直接朝著自帶彩墨的方向挑——白金的 Preppy 系列曾經(jīng)更便宜,線下購買可以到 20 元左右,現(xiàn)在系列更新,價格也稍稍上升了一些,但不妨礙它成為一桿不錯的彩墨載具。
Preppy 是白金推出的廉價學(xué)生鋼筆,原裝不配上墨器,有各種彩色墨囊更換。在一眾廉價鋼筆里,Preppy 的筆尖素質(zhì)算是比較合理的,唯一的問題是比較薄,手勁太大會導(dǎo)致斷墨。玩彩墨的人經(jīng)常把這支筆改造成筆桿儲墨,透明筆身裝一些通透的墨水非常好看,我總是沒事兒擰筆桿,就不改造了。
我已經(jīng)基本出了坑,也算是挑到了最合適的筆——那支雪椿已經(jīng)比我手里的所有水筆都更好用、更合手了,而它的筆尖還會隨著磨損,繼續(xù)長成我的樣子,變成只有我才能用的一支筆。唯一可惜的是,現(xiàn)在不管再怎么寫,也沒有高中的書寫量了。我偶爾還是能想起高中被磨禿的 Safari、78G 和不知名的國產(chǎn)筆?;蛟S我現(xiàn)在對到手即用的執(zhí)著就是為了彌補書寫量的缺失——從前那種只要握著不累就敢一直用,直到它磨損得服帖順滑的時光一去不返了。
甜食:使用者、所有者和陪伴者
- 常用鋼筆:都彭 Classique (1980s),百利金 M405 (M),Pilot Elite 韓國產(chǎn)鋼尖版本,Sheaffer Snorkel Saratoga
- 參考價格:1100 元,1400 元,200 元,900 元
和每天都需要大量寫字的學(xué)生時代相比,如今對我來說需要用紙筆寫字的場景已經(jīng)很少了。但恰恰在90% 的文字書寫都可以用電腦和手機解決的今天,讓我覺得繼續(xù)使用鋼筆更加合適。正如 CD 的式微反而引起了黑膠和磁帶的回潮、所有人都用手機看手表導(dǎo)致大家反而更傾向于購買玩賞性質(zhì)更強的機械表或者功能更豐富的智能手表一樣,更加「珍貴」的手寫場景,會讓我更希望從書寫工具中獲得一些除了寫字之外的體驗。
因此,我在挑選鋼筆的時候,比起性價比高、獲取便捷的現(xiàn)產(chǎn)鋼筆,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一些更有趣味的古董筆身上。
古董這詞乍一聽似乎很嚇人,但在我實際接觸之后,發(fā)現(xiàn)它們無論是價格還是購買方式,實際上都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難以接近。對于一些歷史比較長的大筆廠來說,除非是一些特別稀有的特定款式或者限量版本,或者是用了貴金屬和寶石之類的貴重材料,古董筆的價格甚至經(jīng)常是比現(xiàn)產(chǎn)的同等款式要便宜不少的,基本上在兩千元以下的預(yù)算就可以買到任何你想要的手感和外觀,考慮到只要保養(yǎng)妥當(dāng),鋼筆的壽命至少也可以達到數(shù)十年,我認為對于一個合意的、可以每天使用的日用工具來說,這是一個相當(dāng)劃算的投資,畢竟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壽命只有幾年的電子產(chǎn)品也動輒數(shù)千元的時代了。
例如我的都彭 Classique,是 1980 年代左右的第一代產(chǎn)品,有著非常漂亮的橙紅色中國漆筆桿和銅胎鍍銀的金屬件,當(dāng)時在 eBay 上購買大約花了 1000 元人民幣左右,而如今對應(yīng)的款式 D-INITIAL,即使是最基礎(chǔ)的黑色中國漆筆桿也至少也需要兩倍的價格才能買到。這支筆的書寫手感并不是我最喜歡的——硬度中等,阻尼較為黏膩——但它還是我最喜歡用的筆之一,中國漆的筆桿溫潤而堅固,即使這支筆本身就是二手,我也從未仔細對待它,從來都是往包里或者筆筒里隨意一插,但至今筆桿上仍然幾乎看不到劃痕和斑點,這種材質(zhì)上給人的安心感和可靠感是我在其他的的筆、甚至其他任何產(chǎn)品身上都幾乎從未體會到過的,Classique 系列細且直、沒有多余弧度的筆型設(shè)計也很符合我的審美。和后期版本不同,最初的 Classique 的筆握部分是純黑色樹脂制成的,喜歡后期頂部嵌有金屬環(huán)設(shè)計的人或許會嫌它簡陋,但用久了之后,樹脂材質(zhì)不需要擔(dān)心金屬氧化,也不容易打滑,反而也能看出一些質(zhì)樸的趣味來。
Sheaffer Snorkel Saratoga 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支筆,它的生產(chǎn)年份在 1952 至 1959 年之間。Sheaffer 的潛艇(Snorkel)系列不但有著鋼筆歷史上最復(fù)雜也最好玩的上墨系統(tǒng)(后來也因為制造工藝過于復(fù)雜而停產(chǎn)),外觀上也充滿了上世紀的美國風(fēng)格,硬朗而圓潤,我尤其喜歡它簡潔的雙色筆尖和別致的心形氣孔,和現(xiàn)在以百利金和萬寶龍兩家大廠為代表的精致華麗的筆尖設(shè)計截然不同,在現(xiàn)在也很少能見到了。
雖然年代久遠,但這支筆意外地非常適合日用。潛艇上墨雖然制造復(fù)雜,但用起來卻格外方便,也很符合直覺,通過吸管上墨完全不會弄臟筆尖,可以不用每次上墨都狼狽地用紙巾擦來擦去。Saratoga 配備的雙色明尖手感硬且順滑,毫不花哨,非常趁手,是我手上常用的筆里面最適合作筆記等長時間大篇幅書寫的,中性筆和圓珠筆通常都會非常的滑,但你很難在它們身上體會到優(yōu)秀的鋼筆筆尖那種恰到好處的流暢感,我猜這可能是因為中性筆/圓珠筆在紙面上移動是靠滾動,而鋼筆在紙面上移動則是一個滑動的小平面,因此在手感上可以體現(xiàn)的變化就會豐富很多。
潛艇系列款式眾多,有各種顏色和筆帽的搭配,也有單色/雙色的包尖和明尖的選擇,讀者如果感興趣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而且這樣一支設(shè)計獨一無二的金尖筆,由于當(dāng)年產(chǎn)量不小,實際上價格也并不昂貴,在淘寶、閑魚等平臺上,一千元左右就可以買到幾乎全新(甚至真的全新)的品相,如果對使用痕跡要求不高,甚至三四百元就可以買到使用狀態(tài)良好的。由于潛艇系列有一批比較忠實的藏家和愛好者,所以完全不用擔(dān)心潛艇上墨系統(tǒng)老化失效,專業(yè)的賣家在出售時通常都會做好保養(yǎng),網(wǎng)上也很容易可以買到備用的零件。
潛艇上墨系統(tǒng)(來源:Science Academy Fountain Pen Association https://sci-acad.wixsite.com/safpa/pen-websites)
從高中到現(xiàn)在,我有意識地使用鋼筆的時間也有十年左右了,在這些時間中,除了用這些筆寫字本身給我?guī)淼挠鋹?,中間查找資料、遇到中意的筆款、在各種論壇瞎逛的過程也給我?guī)砹嗽S多的樂趣,和很多不知道能派上什么用場的知識。如果你不僅僅想找到一支實用趁手的鋼筆,也愿意好好做些功課,將挑選的范圍擴大到古董筆或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現(xiàn)代鋼筆發(fā)明百余年,積累了無數(shù)各式各樣的品牌和款式,無論你喜歡什么樣的外觀、有多少預(yù)算、想要怎樣的手感,古董筆中可挑選的范圍都遠遠大于現(xiàn)產(chǎn)的新筆,值得一試。
Kostya:從小到大,我與鋼筆的故事
- 常用鋼筆:英雄 329、LAMY Safari
- 參考價格:8 元、120 元
如果你想看到更專業(yè)的評測與推薦,歡迎跳過我的這部分;如果你想拾取片段的回憶,那請讀下去。
從小到大,鋼筆都是我的好伙伴。
我還記得,自從小學(xué)三年級老師開始讓我們用鋼筆,這么多年`來,我的文具盒中總是常備幾支鋼筆。那時候,鋼筆對我來說還是必不可少的寫作工具,無論是寫作業(yè)還是記筆記 —— 常備的紅色和藍色兩支筆,卻總也少不了一些調(diào)皮的同學(xué)總把我兩種顏色的墨水胡亂混合,讓我課間回來之后發(fā)現(xiàn)紫色的「驚喜」。英雄牌的鋼筆也算是當(dāng)時唯一的選擇,畢竟也不知道還有什么其他的品牌。而這種手感也一直延續(xù)到后來。
因此,除非不得不用黑色簽字筆的場合,我都會帶上一支英雄 329 鋼筆。無論是在球場幫父親記分,還是記日記、刷題,它可靠、穩(wěn)定的細水長流總是能勝任。如此高的使用頻率也意味著我的鋼筆常常丟失和損壞。鋼筆可能是我學(xué)生時代丟過、壞過最多次的東西,好在以英雄 329 的價格,這種丟失和損壞也還可以負擔(dān)。想要購買的話,需要注意,英雄的比較便宜的鋼筆(比如 329 和 616 這兩個最為流行的型號)品控實際上并不好。我和朋友們開玩笑,總說每次買英雄 329 都得買來 3 支,如果運氣好的話,這 3 支里面能有 1 支很好用。
盡管我最喜歡的墨水顏色是純藍色(尤其是英雄的純藍色墨水),高中的時候還是發(fā)現(xiàn)了有奇奇怪怪顏色的百利金(Pelikan)墨水,于是買了一瓶紫色(violet)的,用來練字(有時候也用來記筆記、寫日記)。寫出來的字,那自然是騷氣十足,但是這款墨水是水性的,容易褪色 —— 還記得那時候,一個學(xué)期的時間,我日記本上的紫色的字就已經(jīng)褪色了,竟然有種古色古香的感覺。
第一次使用凌美的鋼筆,是在大學(xué)。我堂姐送了我一支藍色外殼的凌美 Safari。它較為粗壯的筆桿和比較良好的握持感讓我一開始使用就愛上了這支筆。當(dāng)然,筆尖出墨水的流暢程度,也要比英雄 329 好太多了。唯一讓我覺得有點不太適應(yīng)、也不太喜歡的地方在于,它默認的筆尖比較粗(F? 尖),讓我這種喜歡寫小字的人有些尷尬。盡管后來,我上網(wǎng)(花重金)購買了更細的 EF 尖筆尖,但是這只筆尖的出水竟然不夠流暢了,甚至有些刮紙 —— 于是后來我也沒有再堅持這種用法,而是學(xué)著適應(yīng) F 尖的渾厚筆跡。
跟鋼筆的緣分,持續(xù)了很久。也還記得,一開始去莫斯科學(xué)習(xí)的時候,我什么都帶了,只是沒有帶墨水(怕碎,但是其實不會)。所以當(dāng)我的鋼筆墨水沒有了,我跑到了偌大的莫斯科城的另一端,就是為了買一瓶像樣的墨水。不像國內(nèi),英雄墨水滿大街都是,那邊只有在藝術(shù)商店才能買到合適的鋼筆墨水 —— 最終是在一家賣藝術(shù)用品的商店買到了一瓶 30ml 純藍色的 LAMY 墨水,每天大量的筆記和作業(yè)都靠它完成,所以用到快回國的時候,正好也用完了。
也正是回國之后,我購買了 iPad(第六代),Apple Pencil 正式成為了我寫作業(yè)、記筆記的工具。紙質(zhì)的筆記本越來越少翻開,就連鋼筆也漸漸塵封了。時不時拿出來用一下,朋友們也還是看著我手里的鋼筆,說:「你怎么還在用鋼筆?」其實我也不會畫畫或者什么,寫出來的字也只是能看的水平;但僅僅是寫字,用鋼筆總是能給我不同于一般中性筆的那種雋永的感覺??赡?,我就是熱愛那種鋼筆的筆尖劃過紙面那沙沙的聲音吧?
jijiali:我喜歡鋼筆滑潤的手感
- 常用鋼筆:施耐德 BK400 兩支、LAMY Safari 兩支、一支晨光 M0602
- 參考價格:42 元、155 元、4.9 元
在電子化的今天,日常生活中使用鋼筆,甚至是紙筆的場景越來越少。但我依然執(zhí)著于使用鋼筆。這里主要是這樣的幾種因素: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一直堅信這一點。在準(zhǔn)備各類考試的時候,我還是習(xí)慣用紙筆去整理一份筆記;生活工作之中,案頭常會放一本便簽,便于隨手記錄點什么;會議記錄依然是習(xí)慣用紙筆的形式進行記錄……在這樣的一些場合,我首選鋼筆。
在這當(dāng)中,除開情懷的因素以外,選擇鋼筆而不是中性筆主要在于鋼筆的手感更好。
每一只中性筆都有一個獨特的握持角度。中性筆圓柱形的筆桿上手之后總是要轉(zhuǎn)幾圈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手感。而且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中性筆、尤其是廉價中性筆會不可避免地發(fā)生形變。鋼筆則可以根據(jù)筆尖的形態(tài),幾乎一眼認出這支筆的握持位置。
相對于中性筆而言,鋼筆筆尖更有彈性。在寫字的過程之中,筆尖與紙面所形成滑潤的感覺很舒服,而且寫字的時候更容易形成筆鋒。對于喜歡看看字帖臨摹一下的我來講,這一點優(yōu)先選擇鋼筆。
拋開價格的因素,在選擇鋼筆的時候,我習(xí)慣于使用 F 尖。不管是施耐德還是 LAMY,都是 F 尖。在使用的過程中,尤其是寫漢字的時候施耐德要稍微粗一些,手感更順滑;而在寫英文的時候,LAMY 的表現(xiàn)要好一些。施耐德在使用時會遇到漏墨的問題,會弄臟手。不過就性價比而言,我還是推薦施耐德。
左為 Lamy 墨水 50 ml,¥90 左右,附擦筆紙好評;右為施耐德墨囊,100 支 60 元左右,價格可更低
關(guān)于墨水與墨囊
如果經(jīng)常用同一支筆、且活動范圍比較固定,這時選擇墨水較為合適;如果頻繁出差,墨囊絕對是首選,非常便攜。
再者如果寫字不多,只是偶爾用用,個人建議也是首選墨囊。整體上墨囊更為實惠一些。絕大部分時候鋼筆中的墨水不是使用完的,而是自然蒸發(fā)完的。墨囊可以堅持很長一段時間,隨買隨用,隨時用新的;而墨水的話放在那里比較占地方,而且墨水一旦開封長時間不用也會發(fā)生氧化。不管是墨囊還是瓶裝的墨水,長時間不用都會會發(fā)生氧化脫色。極端一點的,染料墨水時間久了字跡會消失。下圖中就有一個例子——使用了過期的施耐德墨囊。
圖中灰色的部分即施耐德黑色墨水過期所致,黑色為正常施耐德書寫、藍色為 Lamy 書寫
阿振:鋼筆是歲月的無聲見證者
- 常用鋼筆:百樂 78G、LAMY 恒星
- 參考價格:75 元、150 元
最初使用鋼筆要回溯到我的初中時代,對于當(dāng)時物質(zhì)匱乏的我來說,從鉛筆,經(jīng)由圓珠筆過渡,當(dāng)開始使用鋼筆的時候,內(nèi)心就已經(jīng)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所以,鋼筆算是一個默默地見證長大的存在,我也是懷著期待的心情用上自己的第一支鋼筆。和現(xiàn)在動輒幾十上百,甚至四位數(shù)的鋼筆比起來,我的第一支塑料英雄鋼筆只有幾塊錢,作為對比,我當(dāng)時每周住校的生活費也只是十幾塊錢。當(dāng)時的契機班里的一個妹子送了我一本《英文書法字帖》:
其實從初中到高中期間(2004 年前后),簽字筆已經(jīng)慢慢普及開了,尤其是高中之后,得益于簽字筆的快速、順滑和持久,它成為了題海里遨游的極大助力。但我一直沒有停止過使用鋼筆,說到原因就很簡單了,因為我很欣賞能寫一手好字的同學(xué),而他們往往都用鋼筆。
因為喜歡觀察別人的字,在當(dāng)課代表之后的一個多月里,全班八十多個同學(xué)的字我基本都能分辨出來了。自己也受益于模仿優(yōu)秀的人,寫字開始有些形狀,只是沒有經(jīng)歷過系統(tǒng)的練字,所以到現(xiàn)在也還是有很大問題。
在上大學(xué)期間幾乎沒有認真地進行大量文字書寫,進入工作崗位之后才因為某些契機想重新提筆,所以當(dāng)時在知乎、貼吧看了很多大佬的作品和方法,同時也根據(jù)推薦和出現(xiàn)頻率購買了最開始提到的兩支鋼筆:百樂 78G 和凌美恒星。
凌美的鋼筆曾經(jīng)具有很高的熱度(現(xiàn)在在我派作者群熱度也挺高),幾乎某論壇文青必備,所以我當(dāng)時毫不猶豫購入一支,但拿到手,發(fā)現(xiàn)標(biāo)準(zhǔn)的 F 尖寫作雖然很流暢,但是整體阻尼小、筆畫粗、不宜出鋒,更適宜英文書寫,如果選擇日常使用,建議加錢上 EF 尖;百樂是貼吧里熱度很高的日本鋼筆品牌,有非常多的產(chǎn)品,78G 寫字的時候阻尼適中,能夠出鋒,而且平價的 F 尖就非常適合日常的中文書寫和記錄。
所以,我個人很推薦這兩支鋼筆,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提供良好書寫體驗的同時,相對便宜。工作之后,確實寫字的場合與必要性都在慢慢下降,有些朋友心血來潮想要練字,可是買來了昂貴的裝備,寫不了 5 分鐘就去忍不住去享受老頭樂。等下次想起來,就要面臨沖洗干掉的墨水、翻找墨水字帖這些問題,免不了要在筆筒里接灰。于是一個便宜的入門工具可以檢驗?zāi)闶遣皇钦娴挠袩崆閳猿郑偻度敫嗟馁Y金也不虧,不要像我對面的妹子,抽屜里一千多的鋼筆到現(xiàn)在可能都沒有寫過一千個字。
因為我的字實在不上臺面,所以分享一些練字相關(guān)的輔助吧,首先要推薦的是一個 app:
?云章書法字典,對于摹寫非常有幫助的一款應(yīng)用,基本常見字的各個名家的寫法都能查到,對于參考字形和比例非常有用,更良心的是,這款應(yīng)用是免費無內(nèi)購的!
楷書字帖的話,我個人在看的是《錢沛云教你寫好硬筆正楷》,個人喜歡這種看起來很舒服的字形,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