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為本地一家紙媒服務多年,一直任該媒體拳頭版面《作文點評》的責任編輯,對中學生寫作中常見的問題有過深入研究,也曾與許多高級語文教師研究探討過,還應一些學校之邀,搞過中高考作文講座。因此自信對這個問題,還是有一定發(fā)言權的。
中學生寫作文常被批為“流水賬”,原因很多:
一是沒有生活閱歷,很多事情沒經(jīng)歷過,言之無物;
二是對生活、事物、事態(tài)發(fā)展觀察不細致,不是真正了解,沒有細心揣摩,寫起來比較空洞;
三是不講究邏輯,不知道敘述、說理的邏輯順序,先講什么后講什么,看起來很是混亂;
四是詞匯饋乏,語言枯燥,缺乏靈動性,無論敘事說理,都干干巴巴,很是生澀,令人沒有閱讀欲望。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絕非一朝一夕,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反復的練習。筆者試著就一些眼下能夠進行的操作,總結以下幾點,希望能夠解決孩子們的燃眉之急。
初中生需要寫的都是八百字左右的作文,無論是敘事還是議論,都不會超過這個篇幅,要想在這個篇幅內(nèi)寫明白一件事,說明白一個道理,對于成年人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況是孩子?
孩子們寫作文,通過有幾個必經(jīng)階段:無話可說,滔滔不絕,詳略得當。
如果孩子能夠寫出流水賬類的作文,應該恭喜你,已經(jīng)快結束第一階段,即將進入第二階段了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能夠很快解決:
第一,起一個好標題。標題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就好比一個人的臉,給人第一印象好了,自然就會引起人們的好感,人們才有深入了解你的主觀愿望。初中階段的全命題作文應該很少,一般都是半命題,那就要在這方面下功夫了。
如何起好作文題目,這是需要很長篇幅才能闡述明白的,只大約說幾句。如果是全命題作文,可以略過此段不看。如果是半命題,就大有可為了。咱們就以初中生常見的半命題作文《難忘————》為例來說明。
在不同的階段,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應對。比如作文水平較高,后面填寫部分就可以虛一些,籠統(tǒng)一些,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比如《難忘那場邂逅》,《難忘那一笑的璀璨》,文題美,充滿詩意,吸引人,占盡先機。而若是處在初級階段,就不妨實一些,具體一些,比如《難忘的一次運動會》、《難忘的那堂音樂課》等等。
一個好的題目有多占便宜,舉個例子告訴大家。我曾經(jīng)供職的媒體,每年都會搞一次到兩次的大型征文,一般都是話題作文,即給一個方向,題目自擬。因為來稿眾多,動輒幾麻袋,投稿郵箱、編輯的個人郵箱全滿,人員又有限,我們的第一道篩選工序就是看標題。標題好的,再仔細看,標題中庸、平庸的,則拋在一邊,沒人會細看。
第二,要選擇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揚長避短。作文一般都是虛構的,既然是虛構,為什么不選擇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來寫呢。生活處處是素材,只要用心感悟。比如父母為你做的早餐,比如老師對你的夸贊和批評,比如同學間的分歧和鼓勵等等,這樣的事情隨時都在發(fā)生,這些都可以寫入作文。
第三,要考慮邏輯順序,即把握好敘事和說理的先后。
記敘文的用處,是在給別人講一個故事,讓這個人知道事情的來籠去脈。比如寫運動會,音樂課,按照時間順序即可,時間順序,就是最常見的邏輯順序之一。當然,敘事要有先后,要有主次,敘后要有總結和思考、感悟。
議論文則是在考量你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的能力。這個也不難,不妨試想一下最近一次你說服父母幫你買什么東西時,是怎么做到的。比如你想買一部手機,你就會告訴父母,這部手機對你有什么用,得到之后對你會有哪些幫助,如果沒有會造成哪些損失和不便。對于手機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你會怎樣克服等等。這就是一次成功的說理,議論文就是如此。
第四,作文就是說話,盡量口語化一些,句式短一些,更容易討好受眾。
有的學生喜歡寫復句,看完一句話,沒明白意思,得分析一下句了成份,找出句子的主謂賓,然后再一一分析,才能明白你的意思,這樣無異于自討苦吃。
還有,平時一定要多閱讀,多積累好段好句好詞,好的論據(jù),這會使你的語言更豐富,敘述更流暢,說理更有力。
最好的訓練方式,就是學生先對一個題目進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然后找個善于此道的人幫你分析,提出一個完整的思路,將二者融合一體,互為補充,再由學生去動筆。寫完之后,再請那人查看不足,再修改,基本就可成型。
我對女兒的作文就是這樣訓練的,效果很好。小學時她曾參加一次全市的作文比賽,曾獲小學組特等獎。她的作文也曾在省里獲過金獎。上初中后,她的作文分都很高,有時能滿,有時差上一兩分,作文常被當作范文印發(fā)給同學們。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條件,所以還是那句話,勤學、勤練,仔細觀察,認真積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獨特見解,這才是作文的王道。
《我與地壇》哲理警句賞析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一篇抒寫人生感悟的優(yōu)美散文。
它以自己和母親為對象,以“我”的肢殘為緣起,將個人的痛苦寫得淋漓盡致,將母親的艱難展示得極為充分。在表現(xiàn)這一內(nèi)容時,作者大量地運用了懇切優(yōu)美的文字,因而富有哲理的警言佳句甚多,茲引幾例賞析:
1.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賞析:作者殘疾之后,地壇公園是他較長時間活動的場所,是這一獨特“沉靜”的環(huán)境,使他活過來,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艱難,從而產(chǎn)生了質的飛躍和超越。這種環(huán)境“彌漫”著沉靜的“光芒”,是培養(yǎng)他飛躍超越的土壤。他感受到了“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殘疾的“身影”。可見,這句話將環(huán)境、時間和個人的遭遇緊緊聯(lián)在一起,揭示了時間的無情和現(xiàn)實的殘酷,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面對現(xiàn)實的堅強意志。
2.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 賞析:這句話先說自己“不幸”,后說母親“不幸”。前者是說肢體的殘疾,后者是說心靈的苦難。它將兩個人兩種不同的不幸聯(lián)在一起,以自己的不幸來襯托母親的更不幸,既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不幸的無奈和痛苦,更突出了作者對母親痛苦心理的感受,是對母親深沉的愛,是對母親深切的理解,以此來揭示母子之間各以對方為重的純真感人的深情厚意,極具震撼力。
3.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賞析:這句話是作者對母親多年來深切關愛自己的總結,是對母親堅強生活的綜合評贊。母親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憂慮之中,她是世上“活得最苦的母親”,她的命運多么“艱難”??!可是,她從來不向苦難低頭,默默地承受著,默默地關注著“我”的生活、變化和命運,直至猝然去世,這是無人知道的,只有“我”才能體會得最深最切,尤其是當“我”撞開了一條人生之路。母親離世之后,這種體會就更加“鮮明深刻”了,這是對母親的懷念、感激和深情贊美,是母親和母愛偉大的集中體現(xiàn)。
4.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賞析:這句話將“我”的“車轍”和母親的“腳印”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面勾勒了“我”與公園的密切關系,表現(xiàn)了自己與地壇的特殊情緣;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母親來公園尋找“我”的艱難歷程?!拔摇钡臍埣步o母親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她不得不以“我”的行蹤為她魂牽夢繞的線索,為她全部生活的焦點,這是一曲母子相依相憐、共度患難、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人間頌歌。
1、人間這一趟,你不應該為任何人而活,忠于自己才是終生浪漫的開始,愿你活得盡興,而不是過的慶幸。
2、只想念,不聯(lián)系,只關注,不打擾,放在心底,是我最后愛你的方式。我以過客之名,祝你歲歲平安。
3、世界太尖銳了,我不是很開心,但謝謝照顧我感受的那些人,讓我被溫柔覆蓋。
4、春來秋去,夏暑冬寒,時節(jié)雖有冷暖,處處皆有清歡。
5、對自己好,就要用心;對別人好,就要關心。看別人,煩惱起;看自己,智慧生。體諒別人,就會做人;清楚自己,就會做事。人經(jīng)不起考驗,故不要輕易考驗于人。
6、一輩子很短,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可這種心情很長,如高山大川,連綿不絕。
7、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8、人一旦寒了心,再多的后悔與道歉,也挽回不了最初的心,你不懂我突然的沉默,又怎會懂,我不想說的難過。
9、也許這世間最好的默契,不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心疼你的欲言又止,世界萬物皆可有,唯有懂字最難求。
10、你要成為一個陽光的人,不是因為要溫暖別人,而是在寒風刺骨的時候,可以溫暖自己。
1.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
2. 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蜂兒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
4.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5. 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
6. 我已經(jīng)懂了可我已經(jīng)來不及了。
7.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
1. 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
2. 我永遠留住了一個偏見:女人是最適合當大夫的,白大褂是她們最優(yōu)雅的服裝。
3. 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
4. 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
5. 不能走遠路卻有遼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