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聊話題的主角,是一款病友圈里口口相傳的的“網(wǎng)紅護肝藥”——水飛薊。相信不少病友對這個護肝藥物非常熟悉。在病友中口口相傳的治療指南中,無論是靶向還是化療導致的肝臟負擔,都可以使用水飛薊來進行保護,防止出現(xiàn)藥物性肝損傷。網(wǎng)傳抗癌治療
今天,我們要聊話題的主角,是一款病友圈里口口相傳的的“網(wǎng)紅護肝藥”——水飛薊。
相信不少病友對這個護肝藥物非常熟悉。在病友中口口相傳的治療指南中,無論是靶向還是化療導致的肝臟負擔,都可以使用水飛薊來進行保護,防止出現(xiàn)藥物性肝損傷。

網(wǎng)傳抗癌治療“指南”,甚至點名了水飛薊賓的藥物品牌
事實上,水飛薊確實曾一度在癌友們的治療歷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演化出了“品牌選擇說”和一些保健品代購:病友們認為藥物治療期間,要選擇藥字號的水飛薊賓,例如某兩個水飛薊藥物,藥物濃度相對更高;而在平時的空窗期,則可以選擇保健品的水飛薊賓膠囊進行日常的護肝,美國某著名品牌的水飛薊賓膠囊效果最好。
然而,病友們吃的這么多水飛薊,有可能并沒有那么有效!
1. 水飛薊的前世今生
與中國的傳統(tǒng)中藥不同,水飛薊算是一味徹徹底底的“舶來品”中藥。水飛薊在西方有2000多年的使用歷史,但距其引進中國尚不到50年。
不同于西方國家只將水飛薊作為保健品生產(chǎn)和銷售,在中國,它搖身一變成為了市場上的處方藥銷售,目前市場規(guī)模已達7億元。(其中癌友可能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
早在公元70年左右(中國的東漢時期),西方就有記載認為乳薊(即水飛薊)可用于治療肝臟疾病,到了中世紀的歐洲,醫(yī)生開始廣泛地使用它來治療肝臟等疾病。彼時的水飛薊,在希臘醫(yī)學中被視作平衡人體“氣質(zhì)體液”的一種藥物,與今天傳統(tǒng)醫(yī)學中的“陰陽平衡”頗有相似之處。
而它當來到中國,“西方草藥”這一光環(huán)讓它迅速被中醫(yī)藥屆吸納為自己的一份子:
根據(jù)《中國現(xiàn)代中藥》雜志中的一篇《水飛薊栽培研究進展》介紹:1952年,北京植物園從英國引進水飛薊作為觀賞植物栽培。1972年,由中國土產(chǎn)畜產(chǎn)進出口公司天津土產(chǎn)分公司從德國引種作為藥用植物進行栽培。不同的中草藥雜志對其藥效進行了記載。
從70年代開始,水飛薊正式進軍中國“保肝藥”行列:國內(nèi)先是出現(xiàn)了以水飛薊素為主要成分的保肝藥「益肝靈」,之后,以水飛薊素和五味子提取物為主要成分的「復方益肝靈」也出現(xiàn)了。
《中國藥典(2005年版)》把水飛薊歸入了中藥類,「歸肝經(jīng)、膽經(jīng)」,「清熱解毒,舒肝利膽」。時至今天,水飛薊已搖身一變,成為了商務(wù)部統(tǒng)計表上的中藥材出口重點品種之一,遠銷韓國、美國、中東等地。
2. 水飛薊真的有效嗎?
面對水飛薊如此龐大的銷售額,我們只能說,有一定的證據(jù)證明水飛薊對肝臟有一定益處,但這些證據(jù)并不能證明它真的對我們的肝損傷有確鑿的療效。
作為西方的藥物,西方的現(xiàn)代醫(yī)學界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對它的療效進行了一系列探索:結(jié)果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在理論研究及小鼠實驗中,水飛薊對肝臟確實表現(xiàn)出了十足的療效,穩(wěn)定細胞膜,刺激解毒途徑,刺激肝組織再生,抑制某些癌細胞系的生長等等不在話下。
然而,這些優(yōu)異的結(jié)果到了復雜的人體中,就并沒有那么“完美”了:
1997年,一項在甲型和乙型肝炎患者中進行的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與安慰劑組相比,水飛薊素使用的第五天就會觀察到血清中轉(zhuǎn)氨酶含量的降低,它們的降低在臨床醫(yī)學中意味著肝損傷的好轉(zhuǎn)。
但同年的另一項關(guān)于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中,使用了更高劑量的水飛薊,得到的結(jié)果卻是對病程和轉(zhuǎn)氨酶水平均沒有影響,即水飛薊素對病毒性乙型肝炎沒什么療效。
2008年,由美國國家糖尿病與消化和腎臟疾病研究所支持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調(diào)查了先前抗病毒治療失敗的1000多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最終的結(jié)論指出:水飛薊素的使用也許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但對最終的臨床結(jié)局(死亡)并沒有影響。
除了針對肝臟疾病,研究者們還進行了關(guān)于水飛薊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前列腺癌、乳腺癌、頭頸癌和肝細胞癌等等的各種小型研究,在美國國家腫瘤研究院官網(wǎng)上,這樣的臨床試驗就有十幾個,但這些試驗幾乎全部以失敗告終。
截止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權(quán)威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臨床可以證明,水飛薊對我們的肝臟,到底能有多少確切的療效。
3. 處方藥和保健品之間,隔著多大的鴻溝?
鑒于上述的種種臨床證據(jù),盡管是一味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藥物,在西方國家水飛薊只被批準用于保健品的生產(chǎn)與銷售,在美國的相關(guān)診療指南中,只有在野生菌中毒時可以使用水飛薊。
而在中國,水飛薊是常見的肝病用藥,是被作為「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保肝護肝類藥物的代表之一。在中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2010)》、《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2015)》和《肝臟炎癥及其防治專家共識》等多部肝病診療指南中,水飛薊都曾被列為抗炎保肝的治療藥物,直到最近幾年的修訂版中才逐漸將相關(guān)的條目去掉。
水飛薊到底對我們具有多少益處?恐怕仍需一個更明確的答案。
參考文獻:
[1] 文章部分素材參考《一種西方傳統(tǒng)草藥,在中國改頭換面的「 神奇 」之旅》,來自公眾號 - 偶爾治愈
[2] Effect of misoprostol on the course of viral hepatitis B. Hepatogastroenterology,1997
[3] Herbal product use by persons enrolled in the hepatitis C Antiviral Long-Term Treatment Against Cirrhosis (HALT-C) Trial. Hepatolog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