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實習生:高逸佳薛雨霏,發(fā)自南京“幾百幾千的隕石大家還會買來玩玩,那些叫價“上百萬、上千萬”的隕石,即使是真的,也很難出手?!半E石市場就沒那么大,大多是炒作。”面對當前國內(nèi)隕石市場的亂象,徐偉彪這樣感嘆。作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首席研
南都周刊實習生:高逸佳薛雨霏,發(fā)自南京
“幾百幾千的隕石大家還會買來玩玩,那些叫價“上百萬、上千萬”的隕石,即使是真的,也很難出手。
“隕石市場就沒那么大,大多是炒作?!泵鎸Ξ斍皣鴥?nèi)隕石市場的亂象,徐偉彪這樣感嘆。
作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首席研究員、國際隕石研究領域的“明星教授”,徐偉彪研究隕石已有30 余年。
北京時間10 月11 日0 時16 分,一顆火流星墜落在吉林松原地區(qū)。大批被稱為“隕石獵人”的民間隕石愛好者趕往松原,尋找掉落下來的隕石。
近年來,這樣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這些“獵石”人中魚目混雜,也不乏用造假、埋雷等方式賺取利益的玩假石者。就國內(nèi)隕石圈的現(xiàn)狀,記者在紫金山天文臺的辦公室里,采訪了徐偉彪。

工作中的徐偉彪,攝影:高逸佳
談隕石造假
“松原這次還好,香格里拉那次比較嚴重”
《南都周刊》:吉林松原這次出現(xiàn)火流星,有大批“隕石獵人”趕往松原查干湖,開始了一場隕石搜查追逐賽。“隕石獵人”這個群體您了解嗎?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
徐偉彪:像新疆這樣的地方有很遼闊的戈壁灘、沙漠,以前一大批人在那里撿一些和田玉之類的東西,也同時開始找隕石。
漸漸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批隕石獵人。基本上都是出于一種愛好去收集,靠收集隕石賺錢養(yǎng)家是不靠譜的。
當然,不排除有少數(shù)人確實靠撿隕石發(fā)了財,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前往。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就像那些驢友冒著生命危險去深山野林一樣,物質(zhì)條件滿足了,就會追求一點精神生活的快樂。
《南都周刊》:那您怎么看待假隕石圈的人埋雷、造假這個事情?
徐偉彪:松原這次火流星還好,造假還沒那么嚴重。
2017 年香格里拉那次火流星,這個現(xiàn)象比較多,拿一些沙漠上撿的不值錢的隕石,說成是香格里拉找到的。還有些人拿爐渣之類的去冒充隕石。
西雙版納是因為找到了掉落的隕石,就沒有那么多人再埋雷冒充。但是有人會在那里炒作價格,聲稱1 克五萬,擾亂市場。
這樣撿到隕石的老百姓就不舍得賣低價,最后賣不出去了,這些炒價格的人再出來順勢低價收購隕石。
那些玩假石的套路太多?,F(xiàn)在越來越多的正規(guī)獵隕團隊去找隕石,所以埋雷現(xiàn)象越來越少。這兩年情況是越來越好了。
《南都周刊》:一般人可以鑒定隕石嗎?比如市面上那些光譜檢測儀,真的有用嗎?
徐偉彪:有經(jīng)驗的星友可以分辨一些隕石的基本特征,像隕石表面的熔殼、氣印。
但是真正的鑒定只有專業(yè)人員拿專業(yè)儀器才可以做。那些光譜儀什么的都是騙人的。
真正的專業(yè)機器幾百萬,而且一般人即便有專業(yè)儀器也鑒定不了,必須由專業(yè)人員來操作和分析。
紫金山天文臺的隕石鑒定儀器。攝影:高逸佳。
隕石的真正價值在于科學研究
《南都周刊》:那么隕石的價值究竟體現(xiàn)在哪里?
徐偉彪:隕石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做科研,是用來研究整個太陽系形成和演化過程的,也就是研究太陽系的歷史。
你要是學過歷史的話就知道,研究人類的文明發(fā)展歷史就要去找各種文物、歷史記錄,這樣才能把前后文明發(fā)展的過程串聯(lián)在一起。
那我們研究太陽系的歷史,就要去研究隕石。
隕石相當于是太空中的化石。因為它來自小行星帶,母體比較小,直徑也就幾公里、幾十公里,形成以后它基本上就不變了。
不像地球上會有很多地質(zhì)運動,導致早期的一些信息都丟失了。所以隕石上記錄了很多太陽系早期形成和后期變化的歷史,我們可以從里面提取很多信息,包括研究地球早期的歷史也可以從中找到線索和啟示。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研究隕石,是隕石的重要性所在。
《南都周刊》:主要用作科研的隕石為什么成為了一種收藏品?
徐偉彪:中國人有一種觀點:“物以稀為貴”,不知道這個東西有什么用,只是因為很稀少,所以先收藏起來了再說。
因為隕石比較稀缺,所以就有收藏價值了。你如果了解中國的收藏界,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藏品其實沒有什么實用價值,就是因為少,少就有了收藏價值。
如果到處都能撿到,那就沒什么收藏價值了?,F(xiàn)在物質(zhì)生活豐富了,很多人喜歡搞收集,那隕石也就有市場價值了。
《南都周刊》:那隕石的正常市場價值是多少?
徐偉彪:普通鐵隕石一般每克就賣幾塊錢,還有更便宜的。尤其有些鐵隕石量比較大,價格上不去,國內(nèi)很多礦物展會上那種阿根廷的鐵隕石幾塊錢就可以買到。在非洲沙漠上很多牧民,放牧賺不了多少錢,就順便撿隕石,這些普通的隕石就幾塊錢一克。真正貴的是比較稀少的月球隕石、火星隕石。
徐偉彪向記者展示實驗室里的隕石樣本,上為月球隕石樣本
上為火星隕石樣本。
《南都周刊》:那網(wǎng)上宣傳的那些1 克幾萬的隕石是真的嗎?
徐偉彪:那都是搞假隕石的人來糊弄老百姓的,隕石根本沒那么貴。
經(jīng)常有老百姓不遠萬里從新疆、西藏跑到南京這里來鑒定,以為是個隕石,就能發(fā)大財了。
實際上就算是真的也都不夠他們來回旅途的車馬費。
最后鑒定出來99%是假的,這些百姓還是不放心,又跑到別的地方去鑒定,就被搞假隕石的那些人騙。
社會上的騙子就是抓住他們想發(fā)財?shù)男膽B(tài),張著血盆大口等著他們自投羅網(wǎng),說他們手里的石頭是珍稀隕石,價值連城,可以發(fā)大財,然后套路就一個接一個來了。拉著你去拍賣啊、參展啊,全都是騙錢的套路。
套到最后,百姓發(fā)現(xiàn)自己受騙了,但也為時已晚。
隕石市場利益鏈:
“就是因為有貪念,搞假隕石的騙子才有機可乘”
《南都周刊》:那么搞假隕石的市場是怎么運作的呢?
徐偉彪:先在網(wǎng)上吹噓隕石的天價,攪亂隕石愛好者的心態(tài),吊起你的胃口,讓愛好者的心里價位都調(diào)得很高。以前說一塊隕石值幾百萬,現(xiàn)在幾百萬已經(jīng)滿足不了這個宣傳需求了,都開始說一塊隕石可以賣幾個億了?!?/p>
那些玩假石的就是通過這些炒作宣傳,讓隕石在這些愛好者心里價位抬得很高,渴望通過隕石發(fā)橫財。
但是大部分愛好者找到的所謂“隕石”其實都是地球巖石,科研機構說是假的,他們大多不會相信,心理落差太大,一時無法接受。他們一轉身又會去找那些玩假隕石的人。
這些人先是賺一筆幾百到幾千的鑒定費,然后告訴你手中的石頭是非常稀有的“珍貴隕石“,價值連城,下來就要拉著愛好者去開展銷會、拍賣會,許諾會有大買家來買,賣出去就能賺幾百萬幾千萬。
那幾萬塊的展位費、拍賣費也就不算什么了嘛。有些老百姓就會乖乖交給這些玩假隕石的人各種費用。
玩假隕石的人本身還會造假,吹噓隕石的“特殊功效”,賣假隕石。這個市場就這樣賺錢。
《南都周刊》:國內(nèi)像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這樣的機構,會不會給愛好者鑒定隕石?
徐偉彪:科研部門主要精力在做科研,老百姓鑒定需求太多了,而且他們心目中的“隕石”其實99%都是假的,所以基本上都不會幫百姓鑒定。
以前我們還給百姓鑒定過一段時間,鑒定了好幾年也就只有極少數(shù)是真的。鑒定出來石頭是假的,這樣的鑒定結果一般老百姓大多接受不了,可能還會反過來埋怨你。
現(xiàn)在我們天文臺每天都會接到幾十個電話,想要鑒定隕石,但是已經(jīng)基本不接的。我們現(xiàn)在只會給一些比較資深的藏家(隕石收藏家),或者藏家推薦來的人進行鑒定。這就讓那些搞假石的人抓住機會了。
上為真正隕石表面的“氣印”
上為隕石切面可以看到的內(nèi)部結構
《南都周刊》:如果在科研機構鑒定隕石是真的,那這個隕石之后的去向是怎樣的?
徐偉彪:一般是撿到的人拿去賣,留下點切片給我們做科研。鑒定是真的的情況非常少。
以前我在湖北的時候遇到過一次。有一家人,爺爺撿到了隕石拿回去,一直在家里放著,孫子有一點知識,覺得不是普通石頭。檢驗之后發(fā)現(xiàn)是真的,覺得可以發(fā)大財了,想賣幾百萬。
但是實際上沒有買家。最后幾年兜兜轉轉,也就幾萬塊錢出了手?,F(xiàn)實是很殘酷的,很少有人會花幾百萬買塊隕石。
另外一個新疆來的也是,鑒真之后同樣賣不出手,市場沒有那么大的價格在那里。幾百萬一塊隕石都是搞假石的人炒作的。
《南都周刊》:除了科研機構,國內(nèi)有沒有比較專業(yè)權威的隕石協(xié)會或者機構?
徐偉彪:很少很少。
有些做科普的組織,有抱著公益性科普目的的組織,也在做隕石鑒定工作,他們不會去坑蒙拐騙老百姓。
但是他們也和我們科研機構一樣面臨一個很尷尬的處境,得罪了很多堅定認為自己的石頭是真的,想賺錢的老百姓,“花了鑒定費,但是卻不是真的”。
這些科普機構也很難做,發(fā)展不起來,不能“順應”民心。歸根到底,就是有些星友心里老想著靠隕石發(fā)財,有貪念,才會讓騙子有機可乘。
《南都周刊》:之前聽您說會去國外買隕石,那國外市場會更規(guī)范一點嗎?
徐偉彪:國外一般很少造假,他們沒有這個造假的文化傳統(tǒng)。雖然他們的隕石所屬權也沒有規(guī)定,但是整個市場就是要正規(guī)規(guī)范很多。我這里比較珍貴的月球、火星隕石樣本,都是從國外買回來的。
《南都周刊》:科研所用的隕石是從哪里來的呢?
徐偉彪:一般我們科研會向國外自然博物館借隕石樣品來研究。每年都會有南極科考隊在南極收集大量的隕石。所以現(xiàn)在即使是真隕石,我們科研所也不太鑒定了,因為大部分都比較普通,科研價值不大。而且一塊隕石我們要研究好幾年。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關注一般普通隕石。
徐偉彪辦公室的隕石樣本
采訪之余,徐偉彪還向記者展示了他辦公室里的隕石樣本。當記者詢問幾年如一日的研究一塊隕石會不會很枯燥時,徐偉彪笑著擺擺手:“不累,心里有期待,有盼頭,就不覺得研究枯燥了。”
混亂的隕石市場缺乏有力的監(jiān)管和規(guī)范,但是隨著權威的科研機構和民間隕石愛好者的不斷宣傳科普,也會有更多人規(guī)避騙子的套路,正確、理智地收藏隕石。就像徐偉彪所說的一樣,“會越來越好的”。
藏友用隕石拼出徐偉彪的名字作為禮物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