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皇溝酒業(yè)的前身永城地方國營酒廠,由當(dāng)?shù)氐年憳蔷品话l(fā)展而來。永城市,是河南省商丘市代管的縣級市,位于河南省最東部,地處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也是一個被安徽三面包圍的河南城市。歷史文化永城因城屢遭水擊不破而得名,取意“永固之城”。自古
1958年,皇溝酒業(yè)的前身永城地方國營酒廠,由當(dāng)?shù)氐年憳蔷品话l(fā)展而來。永城市,是河南省商丘市代管的縣級市,位于河南省最東部,地處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也是一個被安徽三面包圍的河南城市。

歷史文化
永城因城屢遭水擊不破而得名,取意“永固之城”。自古永城出美酒,永城酒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春秋戰(zhàn)國之時,孔子自陳返魯,途經(jīng)永城芒山時,天降大雨,避在一處前伸的山崖下,天氣陰冷,遂命弟子沽酒以御寒,可見春秋時永城這塊土地上就有了釀酒作坊。至今芒山風(fēng)景區(qū)還有“孔子避雨處”,成為后人瞻仰的一處勝跡。
皇溝來源,永城是漢文化的發(fā)祥地。秦末,漢高祖劉邦在永城芒碭山斬蛇起義,締造了漢王朝400年帝業(yè)。在永城市陸樓村西有一溝,溝中清泉長年涌流不息,味極甘美,取之釀酒,香味俱佳,故產(chǎn)美酒。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此地酒業(yè)已興。傳說漢高祖劉邦曾在此地豪飲佳釀,心曠神怡,賜此酒兮姓皇。
御酒來源,光緒永城縣志卷二十八后妃記載,明朝仁宗時,永城出了個張皇后,取家鄉(xiāng)美酒,以供皇家御用,隨賜名為“皇溝御酒”。這位張皇后就是明仁宗朱高熾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張皇后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皇后,歷史上被譽為“女中堯舜”,是明朝第一位皇太后、太皇太后,其歷經(jīng)六朝、輔佐祖孫三代帝王,在確?;饰豁樌唤拥耐瑫r,一定程度延續(xù)了“仁宣之治”。
所以,皇溝和御酒的“皇”和“御”分別指的兩位皇帝:漢高祖劉邦和明仁宗朱高熾,兩個皇帝承托一款酒。
1958年建成現(xiàn)代化的國營酒廠,1997年成立皇溝酒業(yè)集團,2003年完成產(chǎn)權(quán)制度改革,建立了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
什么是馥合香型
目前真正擁有國標的香型只有十大香型。
- 醬香型白酒GB/T 26760-2011
- 濃香型白酒GB/T 10781.1-2006
- 清香型白酒GB/T 10781.2-2006
- 濃醬兼香型白酒GB/T 23547-2009
- 鳳香型白酒GB/T 14867-2007
- 豉香型白酒GB/T 16289-2018
- 米香型白酒 GB/T 10781.3-2006
- 芝麻香型白酒GB/T 20824-2007
- 特香型白酒 GB/T 20823-2017
- 老白干香型白酒GB/T 20825-2007
再加上被廣泛認可,且有歷史積淀的馥郁香型和藥香型,目前有地方標準??偡Q為12大香型。
除了單獨的米香型和其衍生的豉香型以外,各種香型都是從濃、清、醬三大基本香型中衍生出來的。
馥合香型,目前有一個由安徽省食品行業(yè)協(xié)會出臺的團體標準:T/AHFIA 028-2019 復(fù)合香型白酒,是由安徽金種子酒業(yè)領(lǐng)頭起草的。這版的馥合香型具有,濃香、醬香和芝麻香的香氣。
另外,還有一個安徽亳州老井坊酒業(yè)起草的馥合香型企業(yè)標準:Q/LJX 0001 S-2019 馥合香型白酒,具有濃香、芝麻香的主體香氣,呈現(xiàn)為:芝頭、濃韻、醬尾,一口三香。
關(guān)于皇溝御酒的馥合香型,則是由中國白酒泰斗于橋先生擔(dān)任技術(shù)總顧問,具有醬頭、濃體、清韻、芝麻尾,含蓋濃、清、醬三香,突顯芝麻香。
雖然目前有三版的馥合香型,但不難看出,均是依托芝麻香型為主的。馥合香型標準最終能落究竟是誰說了算,估計還得靠市場發(fā)話,估計還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