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遇:比問性別還過分?萌新的兩句話,徹底暴露了人品
前言:
大家好,我是喜歡玩游戲、聊游戲的孟婆小叔。很多人反應(yīng),在與陌生人交互時,最討厭的一件事,就是別人一開口就問性別!這讓玩家感覺,好像被歧視(性別歧視)。事實上確實如此,有些人知道對方是“女孩”時,立即就跑了。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找“男生”,這真的讓人尷尬。相比問性別時用“男女”,這兩句話更過分。
今日話題:比問性別還過分?萌新的兩句話,徹底暴露了人品!

1.攻受
在問性別時,大多數(shù)人使用的詞語,都是“男女”。但是極少數(shù)人,卻喜歡標(biāo)新立異,如直接問對方,“你是攻還是受?”以為這樣的措辭,會得到對方的認同,甚至是欣賞(終于用了跟別人不一樣的表達方式),事實上這種表達,非常不禮貌,也顯得沒有素質(zhì)。即便是開玩笑,也沒有人喜歡這樣的方式。

攻受,本是網(wǎng)絡(luò)詞語,系BL文化中,兩個男生的身份與地位的區(qū)別。攻,是施動方,而受則是被動方。在某種意識上而言,具有一定的“歧視性”,非褒義類詞語。當(dāng)然,并非所有情況下,都是貶義。無論如何,在正常的社交環(huán)境下,都不應(yīng)該在問性別時,問對方“是攻是受”,并非所有能接受這種文化。

2.公母
小叔的朋友,說她在云野玩耍時,有小黑過來點火,之后幾個人一起聊了起來。其中有人問她的性別時,使用的詞語是“公母”!這讓她很詫異,在游戲中問性別,已經(jīng)是很不禮貌的事情,還公然使用“公母”,這不僅僅是沒有素質(zhì)的表現(xiàn),更是對人性的踐踏。朋友直言,真想順著網(wǎng)線爬過去打他。

公母,與之對應(yīng)的是雄?,是用來區(qū)分動物性別的詞語。如家里的豬分公豬、母豬;雞分公雞和母雞;有時候,也會用雄?來表達??梢钥隙ǖ氖?,無論是公母,還是雄?,都不可能使用在人的身上。因此,這無異于在將人與豬狗相提并論。這樣的語言,就是無禮的表現(xiàn)。對此你們怎么看?

如果覺得有用,不妨一鍵三連再走。故事來源粉絲投稿,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好了,今天的內(nèi)容就到這里,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孟婆小叔還會以更多方式陪伴大家,你們想知道哪些小知識呢?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分享自己的觀點,同時喜歡小叔的小伙伴,記得點關(guān)注哦,么么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