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是海南人,因為工作的原因很久沒回家了,思鄉(xiāng)心切的她跟我說起海南的美食,最讓她難以忘記的就是海南四大名菜。四大名菜,文昌雞居于首位,它最大的特點是皮脆肉嫩,肥而不膩,用簡單的手法一提、一煮、一浸泡,再搭配秘制的調料,頗有一種東南亞的風味。
同事是海南人,因為工作的原因很久沒回家了,思鄉(xiāng)心切的她跟我說起海南的美食,最讓她難以忘記的就是海南四大名菜。
四大名菜,文昌雞居于首位,它最大的特點是皮脆肉嫩,肥而不膩,用簡單的手法一提、一煮、一浸泡,再搭配秘制的調料,頗有一種東南亞的風味。
周末邀請同事來家里,買了一只海南潭牛鎮(zhèn)的文昌雞,做了一道白切文昌雞給她品嘗,剛夾起一塊雞翅蘸了調料塞進嘴里,同事馬上顯露出很滿足的神情。整2斤的文昌雞,幾乎都被她一個人吃完了。

白切文昌雞
文昌雞為何會出名?它與廣東白切雞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在家做白切文昌雞如何能跟飯店的一樣好吃?秘制醬料如何調配?
諸多的疑問都會在下面的內容一一揭曉,那么繼續(xù)往下讀吧。
文昌雞的歷史由來
文昌雞最早出現(xiàn)在海南文昌區(qū)的潭牛鎮(zhèn),那里有一片綠蔥蔥的草地,周圍都是榕樹和其他的參天大樹,這樣環(huán)境生長的雞緩慢,每日以捉蟲、吃青草和榕樹籽為生,按我們的話來說就是走地雞。
在明朝的時候有一位來自文昌的官員,回京面圣時獻了幾只文昌雞給皇上,皇上品嘗后大贊文昌雞的口感和肉質,并稱雞香甜,文昌區(qū)也是人杰地靈,從那以后文昌雞開始流傳于世人,有了小小的名氣。
但真正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還得將功勞歸功于宋氏家族。1936年,民國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在文昌開會,吃了當?shù)氐奈牟u,對其贊不絕口,于是將文昌雞帶回廣州,請總統(tǒng)府的達官貴人們品嘗,這一嘗徹底被文昌雞的美味所折服。
海南文昌雞有著純天然的油脂,看似肥膩,實則擺上桌的文昌雞都夾雜著一層晶瑩剔透的雞汁,那是熱湯浸泡后放入涼水中所形成的,精華美味肥而不膩。
同樣是白切雞,廣東白切雞以清水煮沸來浸泡,海南文昌雞則需要在加了食材和調料的湯里去浸泡,這樣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鮮味。
健康食用白切雞的注意事項
無論我們在飯店吃飯,或點外賣白切雞時,有時候能看到骨頭之間還夾雜著血塊,肉上還掛著血絲,很多人稱雞帶有血絲的才嫩,味道更鮮美。
其實不然,雞一定要熟透,否則會隱藏著沙門氏菌,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接下來教大家做的白切文昌雞,會有提、泡、煮和燜的四個方法,想要雞熟透,最后燜的步驟和時間是很關鍵的,有助于排出骨頭的血。
浸白切雞湯水配制和方法
海南人做文昌雞是殺雞去除內臟后,放進燒滾的清湯中浸泡提拉煮燜,雞全身受熱膨脹定型,倒出湯水,再放入湯中浸煮,反復幾次,直至將雞煮熟。
我們在家做的時候需要準備兩個大鍋,一個是熱湯浸雞用的,一個是裝涼水泡雞用的。
準備浸雞湯的主料有:文昌雞、雞雜、蝦米一把、蒜頭幾塊、鹽40g、雞精少許、白胡椒少許。還需要準備食用冰,泡雞的時候用。
- 第一步:湯料準備。拍蒜去皮,拍白胡椒(可以用一塊布把胡椒放在布上,防止拍的時候彈去其他地方)、蝦米、鹽40克、少許雞精放入鍋中煮沸。此處我們用白胡椒去除雞的腥味,不建議用姜,會導致雞肉變柴。
在等待煮沸時,去掉雞表面的雞油,除去雞脖子淋巴。從雞脖子開始要清理干凈整個腹部,但雞不要切開,只需要保證從脖子到腹部、到屁股都是通暢的即可。雞腳放進雞肚子里,把雞撐起來。
- 第二步:湯沸騰后開始浸雞。手提著雞脖子,先放下去泡30秒左右,再拿起來,再放下去30秒左右,此動作反復操作,直到湯水不沸騰后,就將整只雞放進去。如果雞浮起來了,可以用筷子壓著雞,湯水一定要沒過整只雞。
- 第三步:當鍋中的湯出現(xiàn)了小泡泡后(我們俗稱蝦眼水),把火調成最小,煮25分鐘。在煮了15分鐘后,我們拿一根筷子把雞脖子挑起來,再次重復第二步手提的動作3-4次后,把整只雞放入鍋中繼續(xù)小火煮,雞雜也是在最后10分鐘放入鍋中。
- 第四步:25分鐘后可關火,雞在湯中浸泡10分鐘就可撈起。如果我們覺得肉比較厚,可以在10分鐘的基礎上再加5-10分鐘。我關火后還泡了約15分鐘,因此切的時候是完全沒有血水的。
- 第五步:拿出另一個鍋,倒入涼白開和食用冰,整只雞放入浸冰水,3分鐘左右可撈起。這個步驟可以幫助雞的皮脆,而且雞肉的汁能牢牢鎖在雞肉里,不會流出來,雞肉會更加嫩滑和鮮甜。
- 第六步:斬雞。把雞腳拿出來,從雞屁股劃一刀,從脊骨劃下去,也可以從背部一開二,具體看每個人的需求,當然有人會直接手撕,我是用一開二的方法。無論是切雞翅膀還是雞腿,順著骨頭旁邊的肉切下去,盡量不要斬碎雞骨頭。上桌前可以抹一點香油在雞的表面,皮色會顯得更加光亮。
按照以上六步做的白切文昌雞,就可以達到皮脆肉嫩鮮甜。在沒有蘸醬汁的時候,可以先嘗嘗它原始的味道,有蝦米的鮮味,與雞肉的香味融合了。
接下來是調醬汁,白切文昌雞蘸了醬料,入口說另一種獨特的風味。
蘸料的選料搭配和配制方法
調料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咸鮮味型,另一種是酸甜味型。咸鮮與廣東白切雞的姜蔥蒜配醬油的做法是一樣的,還有一種是用海南雞飯常蘸的雞飯老抽也可以。
這兩種不過多闡述,我個人更喜歡酸甜味的蘸料。酸甜味的蘸料包括檸檬(飯店常用青檸,家庭用檸檬即可)、冰糖、姜蔥蒜、鹽,無需放老抽生抽蠔油。
- 第一步:切蔥蓉。蔥花剁碎,切成末。姜切絲,再切成姜米,最后剁成姜蓉。蒜頭拍碎,切成蒜蓉,放一邊備用。
- 第二步:倒一斤水在鍋里煮沸,放冰糖三大塊,鹽5勺,雞精少許,煮沸后關火。鍋中的汁液要晾涼才能進行第三步。
- 第三步:汁放涼后,加入全部檸檬汁,倒入姜蓉、蒜蓉、蔥花,這三種香料不需要油炸或炒,切完后直接倒入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姜蔥蒜要等醬料涼了再放進去,否則味道不香,而且蔥遇高溫很容易變色,外型也不美觀了。同樣的檸檬也是等醬料冷了再擠進去,或者淋在雞肉上亦可。我將檸檬汁擠入醬料里了,整個的味道都是以咸香為主,略帶酸味,文昌雞蘸了這種料后,不膩而且能吃很多塊。
同事品嘗了我做的白切海南文昌雞后,忍不住直夸獎,尤其是那蘸料,直擊靈魂深處。聽同事說,正宗的海南雞飯還會加一些小辣椒,文昌雞一定要配雞雜,否則客人會投訴。
烹飪小貼士
看完了上述的步驟,大家能估算做一道文昌雞大約1個小時左右,掌握了步驟和技巧,哪怕是第一次做,也能很容易就成功了。再來與大家總結做白切文昌雞的要點。
- 選雞。好的雞跟一般的雞做出來的味道是不同的,我買的文昌雞超過100元2斤,養(yǎng)殖了170天,所以整體的肉會更緊實和香。原材料是做好一道菜的關鍵,文昌雞首選潭牛鎮(zhèn)出品的,不建議用清遠雞、三黃雞或者其他的黃油雞替代,這些雞普遍都是20-30元一斤做出來的味道真的沒法比,貴一點就貴一點,除了好吃也要健康。
- 湯料。廣東和海南的白切雞湯料的區(qū)別在于,廣東白切雞用的是清水,海南白切雞用的是加了蝦米、食鹽、白胡椒和雞精的湯水。浸文昌雞的湯水可以重復使用,味道鮮甜,可用來做上湯青菜,煮肉的高湯、火鍋湯底,甚至搭配泡飯都可以。
- 手法。白切雞是由浸泡、煮和燜三者合成的,整只雞一定要在煮之前先反復浸,每次30秒,就能看到皮變色開始膨脹,等鍋中的水不再沸騰時就放入整只雞煮。煮到15分鐘左右,再把雞提起來重復浸泡30秒的動作,再放入湯中繼續(xù)煮,此步驟是為了讓雞能翻轉燙氽,使雞身四周受熱膨脹定型。關火后燜10分鐘再撈起放入冰水,若肉比較后,可多燜5-10分鐘。
- 蘸料。有兩種蘸料,我更喜歡咸酸帶檸檬香氣的。要注意姜蔥蒜要等醬料涼了再放進去,否則味道不香,而且蔥遇高溫很容易變色。同樣的檸檬也是等醬料冷了再擠進去,或者淋在雞肉上亦可(擠檸檬可以用一個勺子,沿著檸檬的周邊斜著用力按壓,可以最大程度擠出檸檬汁)。這次我沒有買雞飯老抽,但我看過雞飯老抽的顏色,色相比自己調的蒜蓉醬汁更好,大家在做白切雞時,可以去買一瓶雞飯老抽,兩種蘸料一起搭配著吃。
結語
白切文昌雞已經成為無論是宴席、家庭聚餐、簡餐便餐都能有用武之地,尤其在香港和東南亞更受推崇。
作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肉質嫩滑,皮脆骨酥,搭配酸甜蘸料不會吃膩,成為既飽口福,又能成為強身健體的一道菜。
別說海南人惦念了,連外地人吃了一次海南文昌雞都忍不住想去文昌那里看看,是什么樣的地方能培育出負有盛名的雞。
中午的一盤雞,在我和同事的暢聊中,不知不覺就被吃光了,哪怕只有一碟的雞骨頭也忍不住吮吸其中的滋味。
【喂吃雞:一個能用美食讓自己開心,讓他人獲益的小饕客,常??鄲烙谙乱活D不知道吃什么,卻總能因自己的奇思妙想飽腹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