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52年9月,湖北省大冶縣銅山口巖山朱村中的一戶人家中,傳出了打鐵的“叮?!敝?。細看屋內(nèi)只有一張木床和一堆打鐵的用具,一個男人正在火焰前揮灑汗水。這時一個送信員在屋外大聲喊道:“老朱,這里有你的信,是北京發(fā)過來的?!鞭D(zhuǎn)身看向信封,送
前言
1952年9月,湖北省大冶縣銅山口巖山朱村中的一戶人家中,傳出了打鐵的“叮?!敝暋<毧次輧?nèi)只有一張木床和一堆打鐵的用具,一個男人正在火焰前揮灑汗水。
這時一個送信員在屋外大聲喊道:“老朱,這里有你的信,是北京發(fā)過來的?!鞭D(zhuǎn)身看向信封,送信員疑問道:“咋還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辦公廳秘書室發(fā)來的?”
老實巴交的老朱放下鐵錘,趕忙接過信封。打開信封后他直接傻眼了,這里面除了他看不懂的信件之外,還有200萬元(舊幣)放在其中。
他趕忙找孟淑純老師請他讀信:
“其升兄:
來信收到,甚為高興。寄上人民幣200萬元,聊作小貿(mào)資本。彭友勝尚在人間,曾有信來,知注附告。順祝,興吉。
毛澤東,1952年8月30日”
聽到信件,朱其升熱淚盈眶地高喊道:“我的潤之兄弟……你官做得那么大,當主席也沒忘我啊!”

毛澤東在中南海
一個偏遠地區(qū)的鐵匠到底和毛澤東有什么經(jīng)歷?為什么他把毛主席叫作兄弟?他拿上200元后又會做些什么?且聽我慢慢道來。
鐵匠逃難入伍,主席自愿當兵
1891年朱其升出生在湖北省大治縣的巖山口朱村,因為被地主剝削,他們家中并無田產(chǎn),每年只能租用別人的土地耕種,勉強維持生存。
雪上加霜的是,一個小小的土屋住著兄弟四人,土屋年久失修,沒有余財資助小孩上學讀書。
12歲的朱其升只能遠離家鄉(xiāng),帶著幾塊餅跑到湖南田江的商戶中當作學徒,學一些打鐵、修傘的生意。
三年之后朱其升終于出師,但老板沒有讓他走,反而要求他留在店中,義務干活。
義務干活就是不發(fā)工資,朱其升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沒有錢財購買糧食,無奈之下只能潛入廚房偷吃老板家的米粒。
正當他拿起一小碗米飯正要送入口邊之時,一個巴掌打在了他的頭上:“讓你偷吃我的米,看我怎么打你!”
店長直接拿起自己的手掌,對著朱其升的臉“啪啪”地扇打,原本嫩白的小臉蛋,變成了朱砂色,仿佛弄出血一般。
朱其升一氣之下,拿起父母給的破衣衫,連夜逃出了鐵匠鋪。
可是偌大的田江,卻沒有他的容身之處,他舉目無親之際,自己又不認識回家的道路,朱其升只能沿街乞討,四處尋求生計。
當他來到長沙附近之時,湖南新軍正在招攬士兵,朱其升聽說當兵能吃飽,還能賺點錢財。但對于新軍是干啥的,朱其升是一無所知,他只是想填飽肚腩,賺錢回家罷了。
很快朱其升便投軍入伍,被編入趙恒惕的新軍當中。在此他與兩個人義結金蘭,一個叫彭友勝,一個叫毛澤東。
彭友勝出生在湖南衡東三樟鄉(xiāng)粟子港,他和朱其升一樣家境貧窮,為了吃飯他早年離開家鄉(xiāng),當過一段時間礦工。
1907年礦上出事,彭友勝便參加湖南新軍,因為其打仗勇猛,為人老實,很快就被提拔為副目,并與朱其升相識。
兩人都是吃過苦的壯漢子,關系便越走越近,再加上朱其升有一些手藝,部隊里修理兵器的活兒也都是他去辦,隨后被晉升為上士,每月能領取8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正式爆發(fā),革命軍遭受鎮(zhèn)壓之際,湖北的革命軍向湖南新軍求助,希望新軍起義聲援救助。譚延闿兵分兩路攻打長沙城,起義的火炬正式燃起。
湖南巡撫余格誠自知不是起義軍的對手,他命人拿出潔白如雪的白色旗幟,在上面寫上“漢”字,高掛于城樓之上,表示愿意投誠,湖南革命政權正式成立。
起義五天之后,朱其升帶來了一個相貌英俊的青年,他對著彭友勝說道:“彭副目,這位姓毛的兄弟想?yún)⒓痈锩?,我看這個小兄弟很是聰明,就讓他來班里吧?!?/strong>
彭友勝目光一轉(zhuǎn),將眼睛看向青年,詢問他姓甚名誰?
青年閃爍著炯炯有神的雙眼,對他說出三個字:“毛潤之?!?/p>
義結金蘭,三兄弟共斗惡霸
原本毛澤東應該在長沙湘鄉(xiāng)駐省中學讀書,但在武昌起義之后,一名革命黨人跑到了學校,向大家闡述武昌的革命思想。
在革命黨人激烈的言辭當中,少年毛澤東頓時熱血沸騰,他心中暗想:
“我要投筆從戎,推翻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為建立人民共和政府出力。”
原先毛澤東想和幾位同學一起北上漢口,參加黎元洪的軍隊。但漢口較為潮水,徒步前去必須要穿著雨鞋,可在那個年代,雨鞋的產(chǎn)量可不高價格頗為昂貴,本就捉襟見肘的毛澤東自然沒有錢財購買雨鞋。
恰巧,毛澤東的同鄉(xiāng)好友家中有一雙雨鞋,他便前往長沙,拜訪一下對方。
但毛澤東剛到長沙城下便被衛(wèi)兵攔下了去路,一來二去之下才知道長沙已經(jīng)起義。既然選擇就能參軍革命,何必再前往漢口?于是毛澤東便走到革命軍的軍營前方,要求參軍入伍。
然而,負責征兵的軍官看毛澤東來路不詳,需要一個可靠的人作為擔保才能接收他。毛澤東當時孤身一人,根本沒有人替他擔保,便與軍官產(chǎn)生了爭執(zhí)。
就在此時朱其升突然竄出,看到毛澤東神采奕奕的,不像是平常人家,便說道:“這位老兄,你何必與他爭論,有什么事情與我商量一二?!?/p>
毛澤東便將自己的經(jīng)歷與想法述說了一遍,這時朱其升問道:“你前來此地,為什么要參軍?”
毛澤東鎮(zhèn)定自若地看向朱其升,隨后望向了軍營,自言自語地說道:
“為革命而盡力!”
朱其升見毛潤之志向遠大很是欣賞,便將他帶入軍營找到了副目彭友勝,希望他能夠同意毛澤東參軍。
毛澤東也不含糊,直接對彭友勝說道:“我叫毛潤之,家住湘潭韶山?jīng)_,我想要當兵?!?/p>
彭友勝點了點頭,將毛澤東拉到營房,用手指著一旁的空床說:“我同意了,我上鋪正好沒有人住,以后你睡上鋪,我睡下鋪,咱們也算有個照應。”
從此之后,毛澤東便用“毛潤之”為名加入革命軍,被編入了湖南新軍二十五混成協(xié)五十標第一營左隊,每個月能拿到7元銀餉。
有一次毛澤東的槍頭卡住了,自己擺弄半天后修理不好,這時朱其升一臉和善奪過槍支,用煤油將零件擦得發(fā)亮,又丟給了毛澤東。
毛澤東接過槍支后,發(fā)現(xiàn)可以正常使用了,他不由地夸贊道:“朱大哥在這方面,可真是個能手?!?/strong>
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在新軍當中,朱其升和彭友勝對毛澤東很是照顧,尤其是朱其升,更是將他當作自己的親弟弟。可隨著時間增長,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毛澤東的不同。
前來參軍的都是混口飯吃,但毛澤東與他們不同,他居然能看懂報紙上的字,是個徹徹底底的“文化人?!?/p>
毛澤東在報紙上看到了“社會主義”的新詞,當時有一個頗有文化的士兵對此大放厥詞。毛澤東便專門對此與他爭論,雙方言辭激烈,自然吸引了一大堆看熱鬧的戰(zhàn)友。
彭友勝覺得很是新奇,便跑上前去專門為他們當?shù)谌降牟门小?/p>
此時的毛澤東很是精神,他引經(jīng)據(jù)典,多次抓住對方言語漏洞,弄得對方是啞口無言,只好灰溜溜地跑回營中,不敢見人。
軍中空閑的時候,毛澤東經(jīng)常拉著朱其升和彭友勝談天說地,有時還會給他們二人講述書中的故事,《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故事講述得格外精彩。
有一次毛澤東給他們講述《三國演義》的故事,正說到劉、關、張?zhí)覉@結義之時,毛澤東說道:
“我們周圍雖然沒有桃園,但是有紅楓,我們不如來個‘紅楓坡前三拜把’成為至交兄弟,以后同甘共苦!”
朱其升和彭友勝自然沒有異議,他們?nèi)吮阌脴渲橄?、泥土為爐、天地為證、日月為媒,在紅楓之下義結金蘭。
不久之后,一個兵痞仗著自己人高馬大,跑到一個老婆婆那里,拿上香煙就要跑路。這時一只大手伸向前來,一把就抓住了他的臂膀。
拉住他的人正是毛澤東
毛澤東高聲喊道:“你既然拿了人家的煙,就得把錢給她,有我在你就不要想走?!?/p>
這兵痞原本不想掏錢,可隨著毛澤東的大喊越來越多的人匯集此處,眼看自己被圍,他也只好乖乖掏出錢財。
可事情并沒有完,因為毛澤東喜歡干凈,經(jīng)常向挑夫購買涼水,用來洗澡。有一次他買水時正好被兵痞看到。
那兵痞一眼就發(fā)現(xiàn)了毛澤東,他大聲嘲笑道:“你看看這人手無縛雞之力,連水都要去買,就這還要當兵?快回家去吧!”
毛澤東也沒有認慫,張口回懟道:“我用自己的錢去買水,總比你隨意欺壓老百姓好得多。”
眼看毛澤東還敢回話,兵痞直接向前沖出,拿起拳頭就要向毛澤東砸去。
這時朱其升擋在了毛澤東面前,對著兵痞說道:“你這是在故意找事,說不過人家是想打人嗎?”
可兵痞還是不知悔改,他看著朱其升較為老實,居然召集了一堆朋友,想要將兩人一起毆打。
這時彭友勝走了過來,大聲喊道:“誰要打架?是你嗎?”說完之后,便將自己的雙眼看向了兵痞。
看著彭友勝前來,這兵痞立馬失去了勇氣,他笑嘻嘻地跑來認錯,隨后灰溜溜地跑回營地。看到此人如此的吃軟怕硬,毛澤東直接笑出了聲。
1912年3月,孫中山與袁世凱議和一時間無仗可打,此時的毛澤東已經(jīng)參軍半年,也與朱其升和彭友勝相處了半年。
一天夜里,毛澤東悄悄地走到彭友勝面前,小聲地說道:“副目,我想離開部隊回到學校讀書,這段時間里你們對我都很好,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后會有期?!?/strong>
彭友勝一瞬間就蒙了,他勸說道:“潤之啊,你在軍中深受長官的器重與軍人的喜愛,你要是在此,一定能成大器的?!?/p>
毛澤東搖了搖頭,對他緩緩說道:“副目,現(xiàn)如今溥儀退位,民國政府已經(jīng)成立,而孫中山與袁世凱也達成了協(xié)議,我在軍中無法革命,在軍中沒有意義,因此我要回去讀書,學習知識,探索真理?!?/p>
彭友勝嘆了口氣,也害怕因為自己耽誤了毛澤東的前程,他沉默良久,對毛澤東說道:“潤之,我知道你有大志向,也不可能一直和我們待在一起,既然你要走就走吧,我就不留你了。”
朱其升看見毛澤東要走,便將此事告知了戰(zhàn)友。離別之際他決定舉辦一場送別宴,湊錢給毛澤東弄一場酒席。
毛澤東很是感動,正當他們落座之時,一個戰(zhàn)友拿出了碗紅燒肉放到了毛澤東的面前。他們知道毛澤東喜歡吃紅燒肉,專門準備了一碗放到他的身前。
酒足飯飽之后,全班戰(zhàn)士走出營房要送別毛澤東。這時彭友勝說道:“我一個人再送潤之一程,你們先回軍營吧。”
朱其升摸了摸毛澤東的后背,依依不舍地走了回去。
隨著時間的流逝,彭友勝已經(jīng)陪伴毛澤東走了很長的路程。毛澤東突然停住了腳步,對彭友勝說道:“益山(彭友勝)你也別送了,我們就在此分別吧?!闭f完舉起雙拳,恭恭敬敬地向好友道別。
這時彭友勝從自己懷中掏出了兩塊大洋,不等毛澤東反應便塞到手中:“你趕緊拿著走吧,就當作你路上的盤纏了?!?/strong>
他知道毛澤東并沒有余財,每月的錢財都用來買書看報,這兩塊大洋是彭友勝一點點才積攢出來的。
毛澤東自知不能辜負好意,離別之際,他用雙手握住了彭友勝的手掌:“你可要多加保重,我們后會有期!”
隨即毛澤東轉(zhuǎn)身離去,這時兩道目光向他傳來,因為在他背后的不僅僅有彭友勝,還有在遠方注視的朱其升……
主席回信,我的潤之兄弟
自從毛主席離開朱其升便無心參軍,回到老家的他再也沒有當兵的意愿,只想著安分守己地度過余生,等有錢的時候找到自己的“潤之兄弟”。
1950年朱其升跑到鐵匠鋪上工作,在路過茅草屋時看到門口懸掛著毛主席的肖像,而在畫框兩邊用紅紙金筆書寫著:
“澤潤民生功垂宇宙,
東方紅日普照五洲?!?/p>
朱其升很是好奇,仔細地向前看去,他發(fā)現(xiàn)畫像上的毛主席很是眼熟,特別像自己的潤之兄弟。
“他難道是我的潤之兄弟?居然當了這么大的官了!”朱其升急忙向前看去:“真像?。∮绕涫窍掳蜕系酿?,太像潤之了?!?/p>
由于朱其升居住偏遠,很多人不知道毛主席的字是“潤之”。朱其升帶著疑慮忙活了一天,晚上將想法告知了妻子。
妻子戳了戳朱其升的腦袋:“你這個人怎么和毛主席稱兄道弟?毛主席這么大的官怎么會和我們有關系,你可不要瞎說。”
但朱其升和毛主席稱兄道弟的事情還是傳遍了整個村子,大部分的人都覺得他是在吹牛,讓他前去證明。
在眾人的慫恿之下,朱其升找到一個老先生,前前后后地向北京寫出了六封信件,可最終卻石沉大海。
1952年有一個叫孟淑純的女老師來到了朱其升的面前,她與李先念先生是同鄉(xiāng)戰(zhàn)友。經(jīng)過交談孟淑純覺得朱其升不像是說謊的人家,便找他要了兩張照片,并寫一封信給李先念,請他轉(zhuǎn)交到毛主席的手中。
很快一份印有“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辦公廳秘書室”的信件來到了朱其升的手中,從而出現(xiàn)了上文中的一幕。
10月,朱其升帶著毛主席親筆信前往北京,當時的他61歲,與毛主席已經(jīng)分別了整整41年。
幾天過后,一輛轎車搭載著朱其升來到了毛主席的面前,剛一下車,毛主席便沖出到他的身邊,激動地說道:“其升兄,我們見面實在是太晚了!”
毛主席松開手后,雙眼看向了朱其升:“你怎么不早點寫信給我?接到信你該早點來嘛,我好想見見你們這些朋友哇!”
說著就將朱其升拉到書房,與他促膝長談。朱其升伸出手指,稱贊道:“毛主席真有本事,都當上了國家主席?!?/p>
毛主席笑道:“這可不是我的本事,都是人民和同志們信任我……而且不要叫我主席,叫我潤之吧,親切!”
朱其升在北京呆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臨走前毛主席又給了他500萬元(舊幣)補貼家用,但朱其升怎么也不肯收下。
毛主席則說道:“這是我的稿費,我絕對慷國家之慨,其升兄你就收下吧!”
朱其升收下錢后在湖北成立了“和平油布雨傘廠”,與別家不同,他的廠子不為賺錢,只為對社會作出貢獻,產(chǎn)品不光便宜還很結實。
1954年朱其升前往北京,將“和平油布雨傘廠”的事情告訴給了毛主席,毛主席非常高興地說:“很好啊!這個工廠不錯,有社會主義的氣魄!”
然而,這便是他們兄弟二人最后一次相見,1956年朱其升在漢口病逝,享年63歲。
布衣之交、深懷不忘,這便是毛主席的心胸與情懷;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他們的友誼并未因時光而殞滅,反而熠熠生輝,讓人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