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接上文,小伙伴們發(fā)現(xiàn)沒有,此劇的畫面感極強(qiáng),隨便哪里截下個(gè)圖,都是一副養(yǎng)眼美麗的畫作………

第九集開始
第一句
“李生大路無人采摘,必苦”

這句話,原本出自西晉時(shí)期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之口,王戎和小伙伴們在路邊玩耍,忽然看到馬路中間有一顆碩大的李子樹,上面結(jié)滿了果實(shí),小伙伴們紛紛爬上樹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為所動(dòng)。有路過的行人就好奇了,問他,他們都去摘李子了,你不怎么不去?王戎抿嘴一笑,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言論:“李生大路無人摘,必苦!”果不其然,小伙伴們接下來的表情充分說明了王戎的判斷是正確的。
第二句“喪心病狂”

出自《宋史·范如圭傳》
原文選節(jié):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
第三句“今朝有酒今朝醉”

出自“唐 · 羅隱”的《自遣》
原文: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第四句
“水晶心肝,玻璃肚腸”

出自“清?曹雪芹”的《紅樓夢》第四十五回
原文選節(jié):“一席話說的眾人都笑起來了。李紈笑道 :“真真你是個(gè)水晶心肝玻璃人。”
第五句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出自“清·文康”的《兒女英雄傳》第九回
原文選節(jié):“姐姐原是為救安公子而來,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p>
第六句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出自“明?劉伯溫”的自勉
原句:“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第七句“有花堪折直須折”

出自于“唐 · 無名氏”的《雜詩》
原文選節(ji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shí)。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青天無云月如燭,露泣梨花白如玉。子規(guī)一夜啼到明,美人獨(dú)在空房宿。
第八句“固然身陷泥淖”

出自“宋?蘇轍”的《送劉道原學(xué)士歸南康》
原文:“大川傾流萬物俱,根旋腳脫爭奔徂。流萍斷梗誰復(fù)數(shù),長林巨石曾須臾。軒昂顛倒唯恐后,嗟予何獨(dú)強(qiáng)根株。三年一語未嘗屈,擬學(xué)文學(xué)驚當(dāng)涂。心知?jiǎng)萘Ψ侨陻?,?dú)恐清議無遺余。扁舟歲晚告歸覲,家膳欲及羞純鱸。隱居高節(jié)世所尚,掛冠早歲還州閭。紛紜世事不著耳,得失豈復(fù)分錙銖。投身固已陷泥滓,獨(dú)立未免遭沾濡。君歸左右識(shí)高趣,牛毛細(xì)數(shù)分賢愚。
第九句“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戰(zhàn)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
原文選節(jié):“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39;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39;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39;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39;”
第十句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出自“唐 · 鮑溶”的《雜曲歌辭·壯士行》
原文:“西方太白高,壯士羞病死。心知報(bào)恩處,對酒歌易水。砂鴻?quán)铺炷?,橫劍別妻子。蘇武執(zhí)節(jié)歸,班超束書起。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第十一句“賞月酌美酒”

已忘記出處,只記得這兩句
“賞月美酒,酌我嘉賓。有懷其樂,不知醉人?!?/p>
第十二句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出自“唐 · 李白”的《將進(jìn)酒·君不見》
原文: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huì)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shí)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第十三句
“沖天香陣透岳陽,滿城盡帶琉璃甲”

出自“唐 · 黃巢”的《不第后賦菊》
原文: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第十四句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p>

出自《史記》卷一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原文選節(jié):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贝朔强昭砸?。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第十五句“作法自斃”

出自《史記·商君列傳》
原文選節(jié):“商君亡至關(guān)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yàn)者,坐之?!叹叭粐@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第十六句
“遇神殺神,遇鬼殺鬼”

出自“禪宗”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
第十七句“陶然已忘憂”

出自“宋?釋文珦”的《書友墨萱后卷》
原文:澹然自忘憂,獨(dú)立薰風(fēng)里。紅藥非其倫,緇衣古君子。
第十八句“世間再無知音”

出自“秦?呂不韋”的《呂氏春秋·本昧篇》
原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第九集結(jié)束。
第十集開始
第一句“咎由自取”

出自《三國志·劉封等傳評》
原文選節(jié):“覽其舉措,跡其規(guī)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p>
第二句
“大都好物不堅(jiān)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出自“唐 · 白居易”的《簡簡吟》
原文: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十一把鏡學(xué)點(diǎn)妝,十二抽針能繡裳。十三行坐事調(diào)品,不肯迷頭白地藏。玲瓏云髻生花樣,飄飖風(fēng)袖薔薇香。殊姿異態(tài)不可狀,忽忽轉(zhuǎn)動(dòng)如有光。二月繁霜?dú)⑻依睿髂暧藿衲晁?。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质翘煜芍喨耸溃缓先碎g十三歲。大都好物不堅(jiān)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第三句“世上無難事”

出自“宋·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第九卷
原文選節(jié):“世上無難事,人心自不堅(jiān)?!?/p>
第四句“庸人自擾之”

出自《新唐書·陸象先傳》
原文選節(jié):罷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按察使,為政尚仁恕,司馬韋抱真諫曰:“公當(dāng)峻撲罰以示威,不然,民慢且無畏?!贝鹪唬骸罢谥沃眩匦谭ㄒ詷渫??”卒不從,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xùn)|按察使。小吏有罪,誡遣之,大吏白爭,以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遠(yuǎn),謂彼不曉吾言邪?必責(zé)者,當(dāng)以汝為始?!贝罄魬M而退。嘗曰:“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第澄其源,何憂不簡邪?”故所至民吏懷之。
意思就是說,陸象先被罷去相位,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道按察使,處理政事崇尚仁德寬恕。司馬韋抱貞勸諫說:“你應(yīng)當(dāng)用嚴(yán)刑拷打的懲罰來顯示威嚴(yán),不這樣,百姓就會(huì)輕忽并且沒有畏懼。”陸象先回答說:“政事在于治理罷了,一定要用嚴(yán)刑峻法來樹立威嚴(yán)嗎?”最終沒有聽取(韋抱貞的意見),但蜀地百姓得到了教化。陸象先屢次升遷,做到蒲州刺史兼任河?xùn)|按察史。小吏犯了錯(cuò)誤,陸象先訓(xùn)誡他打發(fā)他回去。大吏向陸象先陳述、爭辯,認(rèn)為(小吏)應(yīng)該受杖打。陸象先說:“人情大概相差不多,(你)說他不明白我的話嗎?一定要責(zé)罰的話,應(yīng)當(dāng)從你開始?!贝罄魬M愧地退了下去。陸象先曾經(jīng)說:“天下本來沒有什么事端,(只是)庸人自己擾亂它,制造麻煩罷了。只要澄清源頭,何愁不簡明呢?”所以陸象先到的地方,百姓和官吏都懷念他。
第五句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fēng)”

出自“明·吳承恩”的《西游記》第三十三回
原文選節(jié):“眾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fēng) ?’”
第六句“損人不利已”

出自“魯迅”的《書信·致曹聚仁》
原文選節(jié):“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p>
第七句“其心可誅”

出自“明 沉周”的《石田雜記》
原文選節(jié):“傳聞?dòng)谔煜拢?strong>為王公誅心之鉞也?!?/p>
第八句“福淺緣薄”

出自《前漢書平話》卷上
原文選節(jié):“ 高皇 贊 陳豨 一絕詩云……料爾福緣名分薄,何能端坐鎮(zhèn)方隅?”
第九句
“鳩占鵲巢,落人口實(shí)”

“鳩占鵲巢”出自“先秦?佚名”的《國風(fēng)·召南·鵲巢》
原文: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落人口實(shí)”出自《國語.楚語下》
原文選節(jié):“使無以寡君為口實(shí)?!币馑际钦f,使我國國君不會(huì)有什么話柄。第十集結(jié)束。
好吧,今天太累了,也就更2集吧,咱們明天繼續(xù)[送心]
影視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