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綿山不能不說到介子推,引出一個寒食節(jié)的典故,很多人不知道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是寒食節(jié)。相傳春秋之時介子推跟隨晉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重耳回國為君成為晉文公后,介子推攜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為逼迫介子推出山為官,采取放火燒山的辦法想把介子推逼出山
說到綿山不能不說到介子推,引出一個寒食節(jié)的典故,很多人不知道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是寒食節(jié)。相傳春秋之時介子推跟隨晉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重耳回國為君成為晉文公后,介子推攜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為逼迫介子推出山為官,采取放火燒山的辦法想把介子推逼出山,沒想到介子推誓死不從,和母親一起燒死在山中的大柳樹下。晉文公得知后悲憤交加,命將綿山改為介山以示懷念。并規(guī)定清明節(jié)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禁止燒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jié)”。唐代以后寒食節(jié)逐漸被融合到清明節(jié)中,而寒食掃墓祭奠先人的習(xí)慣也由此而來。

為了方便早點進入景區(qū),我們前一天晚上就住到景區(qū)門口的農(nóng)家樂,好處就是早晨可以不用太早起。
綿山景區(qū)門票是提前在網(wǎng)上預(yù)訂的,景區(qū)交通車現(xiàn)場七點半就開始賣票運行,本來想坐頭班車進景區(qū)的,無奈網(wǎng)絡(luò)購票要到八點才開始取票,眼看著現(xiàn)場買票的游客已經(jīng)坐上大巴了,我們還在等取票的工作人員來上班。
八點坐上景區(qū)交通車半個小時后到達終點站水濤溝,由遠(yuǎn)及近是我游玩的習(xí)慣。大部分游客下了車直接進水濤溝,我們先拐了彎進了古藤谷。
古藤谷
古藤谷俗名“溪水溝”,這里曾經(jīng)是綿山靜林河的發(fā)源地之一,又曾是唐代著名宰相令狐楚創(chuàng)辦靜林書院的地方。這是一片原始的野生植物園,谷內(nèi)古藤纏繞古樹,溪流涌泉隨處可見,吸引了眾多的歷史名人來此游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題留石刻,至今清晰可辯。這個古藤谷沒有其他游客過來,我們只走了半個小時就退出來了。
水濤溝
水濤溝是綿山自然景觀最好的地方,水濤溝水系發(fā)達為北方少有,尤其在夏天因為溝里有水顯得格外清涼。水濤溝既有南方水色秀麗旖旎的一面,又不失北方山水氣勢磅礴的大氣。溝內(nèi)空氣每平方米負(fù)氧離子含量達15000多個,有天然氧吧之稱。
“十里畫廊,疊瀑大觀”,一條湍流不息的十里水系,大小瀑布近百處重疊而下,形成層層疊疊的瀑布波段。真謂是步步有景,素有“北方小九寨溝”的美稱。
水濤溝瀑布最大落差為80余米的五龍瀑,如果徒步的話走到這里就可以往回撤了,再往后新修建的人工痕跡太多太明顯,我們多走了好幾公里費了很多時間。
介公嶺、介公墓
介公嶺便是千古先賢介子的隱居地、焚身地和享祀處。介公墓建于 2000 級石階之上的柏樹嶺中央,古墓依山而建,有元、明、清歷代墓碑?dāng)?shù)座。
介公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祠,坐落在一處深28米,寬30米,高18米的自然石窟中,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祠廟。
介公廟里的彩塑描述的是千古先賢介子推的一生,色彩鮮艷人物生動。廟里的大殿雖在炎炎夏日卻覺得十分陰涼。
棲賢谷、九曲一線天大峽谷
從介神廟往棲賢谷可以走大路,也可以走一條驚險的峽谷棧道。站在上面看九曲一線天的峽谷不僅雙腿打顫,下到峽谷下面看到一路都有鐵鏈可以抓握也不算太危險。腳踏天梯棧道,仰望一線晴空,耳聽幽谷濤聲還蠻刺激的。棧道兩邊怪石嶙峋,谷底溪流淙淙,攀十余架天梯才能通過。相傳當(dāng)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經(jīng)這里到達歸隱地的。
封侯亭是當(dāng)年文彥博宣旨誥封介子推為潔惠侯時所建,具有皇家園林的氣派。亭內(nèi)有宋神宗的圣旨碑刻彌足珍貴。
云峰寺抱腹巖
上山的路上遇到幾個可以免費提供導(dǎo)游的人,我們開始以為是景區(qū)的自愿者,被引領(lǐng)進小屋才知道原來是測字算命讓燒高香的。
登上127級石階便是綿山中心抱佛巖,山巖上部突出如穹窿,下部凹回猶如兩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后來在巖中建寺稱抱佛寺,即云峰寺。有殿宇20余間,為初唐遺物。殿中有當(dāng)?shù)卣嫔窠樽油啤ⅰ翱胀醴稹碧镏境人芟瘢忌钋对趲r壁石窟中的佛龕內(nèi)。
抱腹巖頂壁掛鈴,為綿山特有的一景。據(jù)說掛鈴場面驚心動魄,令人贊嘆叫絕。
抱腹巖向東百米有鐵索嶺,鐵索從崖頂垂下,可攀援而上到達山巔,是天下最古老的攀崖鐵索棧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允許游客攀爬。鐵索嶺的鐵索和下方云梯懸掛于唐代之前,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當(dāng)年登山的一條險徑,賀知章也是位戶外達人啊。
正果寺、全身舍利像
上正果寺15元的電梯建議要乘坐,可以節(jié)省不少時間和體力。步行從云峰寺到正果寺雖然有路相通,但是走過去我們將近一個小時才走到。
正果寺內(nèi)有十三尊包骨真身像,雖歷經(jīng)千年而骨架完好,頗有靈氣。靈應(yīng)塔高達69米,明七暗九層,高出云霄,巍峨壯觀,是中國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
此外還有通天云衢、五龍松、彌陀殿、圣母殿、觀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五龍殿等,來歷神奇,廟殿靈驗。
天橋
天橋是寬一米左右的云中棧道,上離峰頂80余米,下距溝底300余米,修筑在懸崖絕壁上,有千余年的歷史。每逢雨過云涌,人在橋上過,云在腳下飛,使人有平步青云,飄飄欲仙如在天上之感。景區(qū)內(nèi)有中國古代最險絕的軍事堡壘——石勒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還有孔明和張良等人的修行洞。
大羅宮
大羅宮當(dāng)?shù)厝怂追Q“中巖”?!叭迳?,曰大羅”。道家認(rèn)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為大羅天,因此這座宮殿為大羅宮,意為最高的仙宮。
大羅宮依山而建,共十三層組成,為全國廟觀之最,可謂天下道家第一宮觀。游覽大羅宮,如步步臨仙境,步步升高。
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筑,唐初時已具有相當(dāng)規(guī)模的佛教禪林。綿山早在春秋時候便有了道家的活動,介子推作為道家思想的先驅(qū)之一,身體力行道家清凈無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樸素思想。
綿山游玩Tips:
地址:晉中市介休市城東南20公里處新地村
交通:介休火車站公交站302路公交直達綿山景區(qū),整點發(fā)車,票價5元。
門票:旺季110 、游覽車50元(04月01日-10月31日);淡季90、游覽車50元(11月01日-次年03月31日)
免票范圍: 65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身高低于1.2米的兒童免票。
半票范圍:全日制在校學(xué)生、殘疾人、60-65歲老年人、身高1.2米以上1.4米以下的兒童門票半價優(yōu)惠。
綿山自然風(fēng)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景點眾多,景區(qū)交通車下午五點就停止運行了,一日游一定要控制好在各個景點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