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盛唐時期著名詩人,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孟浩然等人交往深厚,與高適、王之渙、岑參并稱“四大邊塞詩人”,是邊塞詩的創(chuàng)始和先驅(qū)。有“詩天子”、“七絕圣手”的美譽(yù)。其七絕成就極高,被譽(yù)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其七絕數(shù)量在盛唐詩人中占據(jù)了六分之一。此外,七絕至王昌齡而體制大定,表現(xiàn)手法完全成熟,給后人以很大影響。

王昌齡最著名的十首詩
1、《出塞》
這是邊塞詩的代表之一。詩的意境雄渾深遠(yuǎn),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這首詩被后人稱為“七絕壓卷之作”。全詩如下: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芙蓉樓送辛漸》
這是送別詩中的經(jīng)典,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意蘊(yùn)深遠(yuǎn),余味無窮。全詩如下: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閨怨》
這是王昌齡閨怨詩的代表作,全詩采用先抑后揚(yáng)的手法,耐人尋味。全詩不刻意寫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一覽無余。全詩如下: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4、《從軍行·其四》
詩人通過對邊塞的描寫,反映了將士們渴望建功立業(yè)、報效朝廷的決心。全詩氣勢高昂,格調(diào)雄渾。全詩如下: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從軍行·其一》
全詩亦情亦景,深刻表現(xiàn)了邊塞將士對親人的思念。全詩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dú)上海風(fēng)秋。
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6、《從軍行·其二》
詩人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xiàn)將士們深沉、復(fù)雜的感情。全詩如下: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7、《送柴侍御》
這也是送別詩的代表,詩人通過樂觀開朗的詩詞來減輕柴侍御的離愁,全詩情感真摯,構(gòu)思巧妙。全詩如下: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8、《長信秋詞·其三》
這是宮怨詩的佳作,詩人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達(dá)了內(nèi)心非常深沉的怨憤。全詩如下: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tuán)扇暫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9、《采蓮曲·其二》
全詩輕快活潑,描寫細(xì)致,把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yōu)美意境。全詩如下: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10、《春宮曲》
這首詩以漢喻唐、借古諷今,全詩言近意遠(yuǎn):似乎無怨,怨至深;似乎無恨,恨至長。全詩如下:
昨夜風(fēng)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