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這個世界,貴在自知、他知,找到適合自己的狀態(tài)。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tài)很尷尬,過得也不快樂。水果亦是如此!何謂“高端水果”?價格至少要很高,10元一斤以上,或要30元一斤以上的水果吧。這兩年市場不好,高端水果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高不成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貴在自知、他知,找到適合自己的狀態(tài)。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tài)很尷尬,過得也不快樂。水果亦是如此!
何謂“高端水果”?價格至少要很高,10元一斤以上,或要30元一斤以上的水果吧。這兩年市場不好,高端水果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高不成低不就!

01、高端水果怎么界定?
我國水果種植面積以及產(chǎn)量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水果總產(chǎn)達2.57億噸。盡管這幾年也在優(yōu)化產(chǎn)業(yè)結構,但所種植的水果多半是香蕉、蘋果、柑橘、梨子等常見水果以及品種,其產(chǎn)量比較大,但價格卻十分低,單產(chǎn)收益并不是太高。
從2014年開始,我國的水果市場就迎來了轉型升級,成就了萬億規(guī)模市場,2019年的水果行業(yè)規(guī)模達25039.4億元,預計今年在25872.5億元。然而,盡管我國的水果規(guī)模很大,但在進口水果之路上卻越走越遠,每年的進口量都會增加。
據(jù)悉,2019年我國進口了682.9萬噸水果,總額為95億美金,各同比大漲24%、25%,出口了360.9萬噸水果,出口額為55億美金,分別增長4%、14%,可見出口比進口少了近一半。
進口水果量之所以增加,還因消費需求年年增加,那些進口水果價格多賣出20元以上,妥妥的高端水果,但即便價格比較高,消費者還是愿意花那么高的價格去購買,國內(nèi)水果盡管幾元一斤,卻經(jīng)常堆積賣不動。
說起高端水果,很多人都會聯(lián)想到榴蓮、車厘子、山竹、紅毛丹、釋迦果、牛油果等,這些水果價格普遍在30元以上,就算是上市高峰期也能賣出20元以上,在國內(nèi)多年來一直受歡迎,銷量年年增加。正是眾多消費者,養(yǎng)活了越南、泰國、智利、澳國等水果大國的水果產(chǎn)業(yè)。
當然,我國也有高端水果,比如說最常見的藍莓、草莓、大櫻桃等,這些水果售價在20元以上,不過因價格昂貴,市場銷量并不是太好,這兩年大櫻桃、突尼斯軟籽葡萄均已跌落神壇,行情年年走低。
02、高端水果價格全跌
然而,那些常年賣出高價的進口高端水果,2020年至今并不好過。從相關數(shù)據(jù)來看,2020年1-7月份進口了431.14萬噸水果,同比大跌了9.22%。
如今已是年前的銷售旺季,然而水果銷量并沒有迎來大漲,反而銷量有所減少。一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超市水果銷量同比下降15%-30%,盡管如今已臨近年關,但水果走貨量依舊不高,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也在減少。
一進口商坦言:“今年進口生意不能做,往年春節(jié)前2個月賺上五六十萬不成問題,但今年不賺錢就不說,還虧了不少,東西進購卻賣不掉。”
確實,從近期車厘子事件就已能窺探進口行業(yè)的弊端,網(wǎng)上不少視頻中,批發(fā)商望著大量囤積的車厘子哭泣,只因“車厘子陽性”檢測報告引來了恐慌,人們不敢再去購買品嘗,結果批發(fā)商只能低價拋售才行,不少地方傳出了5元、8元一斤的車厘子,一箱不到200斤,不少人哄搶。
其實車厘子只是一個導火索,引出了高端水果的尷尬。
孫經(jīng)理表示,目前他們果業(yè)的進口水果業(yè)務已嚴重萎縮,普通進口果規(guī)模降了50%,車厘子更是不敢進購,原本一天進購10個貨柜,但這2天只能進購兩個貨柜。
老王是一個水果超市的負責人,他表示,在過去進口水果攤位一直圍滿人,然而這兩天行情太過于冷清,很多進口水果都有所降價,跌幅在20-30%,跌得厲害的更是達50%,例如山竹原本一斤賣三四十元,不過如今市場上5A6A大果100元可買5斤,相比往年跌了50%,可以說價格直接腰斬。但就算價格跌得厲害,依舊沒有什么人前來購買品嘗。
紅毛丹也是一種美味的水果,它的主產(chǎn)區(qū)是在越南,和荔枝是親戚,在熱帶才能生長,吃起來有葡萄+荔枝味,且甘甜多汁軟糯,多年里深受認可。往年它的價格是25元一斤,然而如今已跌到了15-20元一斤,在電商平臺更是低到10元一斤,不少店家抱怨沒人買,畢竟它們多是從泰國、越南進口,大家都不敢購買。
泰國荔枝價格也有所降價,往年一斤賣出30元左右,行情好的時候更是高達50元一斤,然而2020年泰國荔枝產(chǎn)量大增,再加上進口需求萎縮,結果荔枝價格下跌,中國反而成了救命稻草。這些荔枝到了國內(nèi)后,也受到了歡迎,主要是價格比較合理,其報價在10-15元/斤,多買多送。
黑金剛蓮霧也是高品質(zhì)的水果,在我國海南、臺灣比較多見,而在菲律賓、越南、馬來、泰國也大量種植,它有著水果皇帝之稱,去年春節(jié)前光是批發(fā)價就高達25元,市場一斤42-50元,但今年零售價已降至20-25元一斤。
就連“國產(chǎn)之光”的草莓,今年價格也沒能守住,丹東草莓批發(fā)價跌到10元一斤,按理說它是本土化水果,不需要擔心食用安全,大家可放心購買,然而它的銷量并不高,人們也不愿購買。
03、銷量大跌
按理說今年的進口水果價格下跌,不少人應該能實現(xiàn)“高端水果”自由,實際上在價格下跌的背后,高端水果的銷量也在減弱。
一貿(mào)易商表示,今年從事進口生意的都沒賺上什么錢,因國際的運輸費用增加,進口水果的批發(fā)成本也在上漲,如果賣價和往年相同,那批發(fā)商的利潤就有所縮減,但現(xiàn)今價格下跌,銷量下跌,手里的水果賣不出去,出售難度比較大,市場走貨量不高,時間長了水果爛掉或品質(zhì)下跌,批發(fā)商損失很大。
就拿車厘子來說,目前很多批發(fā)商已暫停批發(fā),那些貿(mào)易商只能開放銷售,將其賣給散戶,很多人也在群里發(fā)布需求,以8元、10元一斤賣出去,而市場上不少水果店也都打出了20元一斤的車厘子,然而即便是這樣,銷量依舊不是太好。
至于草莓、山竹、獼猴桃等高端水果,它們的銷量也都不太可觀,走貨量減少,盡管價格下滑還是不能吸引別人。至于原因,主要還是大家的消費更理性,從去年開始,高端水果銷量就降低,大家本來就沒賺上多少錢,有那么多錢不如用在購買生活必需品。
更何況,蘋果、柑橘、香蕉等大眾化水果,從去年開始價格就一直走低,滿足大家的食用需求,這也減少了高端水果的食用。還有就是最近的核檢陽性檢測事件,讓大家的恐慌加劇,不敢再購買進口水果,盡管被感染的概率非常低,但沒人會拿健康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