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筆墨紙硯中的硯貴嗎?宋仁宗時(shí),有人送給孫甫1硯,說是“直三十千”即30貫。孫甫驚奇地問道:“硯有何異,而如此之價(jià)也?”回答說:“硯以石潤為貴,此石呵之則水流?!薄鯈埂端稳宋募幙塘鱾鲄部肌纺纤纬酰B興府有位老者回憶說:“右軍之后
在古代,筆墨紙硯中的硯貴嗎?
宋仁宗時(shí),有人送給孫甫1硯,說是“直三十千”即30貫。孫甫驚奇地問道:“硯有何異,而如此之價(jià)也?”回答說:“硯以石潤為貴,此石呵之則水流?!薄鯈埂端稳宋募幙塘鱾鲄部肌?/p>

南宋初,紹興府有位老者回憶說:“右軍之后,持一風(fēng)字硯,大尺余,色正赤,用之不減端石,云右軍所用者。石揚(yáng)休以錢二萬得之。”石揚(yáng)休是宋仁宗時(shí)人,以20貫買了據(jù)說是王羲之用過的風(fēng)字硯?!冻幾V》
王羲之用過的另一枚“右軍古鳳池紫石硯”,被“蘇子瞻以四十千置往矣?!碧K軾以40貫買得此硯?!总馈睹总兰?/p>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殿中侍御史杜莘老彈劾樞密使周麟之時(shí),揭發(fā)道:“有浚井而得古硯,麟之欲償以百金,得其硯而弗償也。”⑤這塊古硯的交易價(jià)格是100兩銀子。——《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南宋中期,周南見一人家有硯,“索價(jià)不啻二萬錢之貴”,要價(jià)20貫?!苣稀渡椒考?/p>
南宋時(shí),衢州出現(xiàn)了一枚蘇軾的“東坡硯”,后刻《東坡銘》曰:“東坡硯,龍尾石。開鵠卵,見蒼璧。與居士,同出人。更寒暑,就燥濕。今何者,獨(dú)先逸。同參寥,老空寂?!北灰煌粜展賳T“以五千”即5貫買去?!獜埵滥稀队位录o(jì)聞》
端州所產(chǎn)著名的端硯,號稱絕品者價(jià)值10余貫:“亦不過十來千。”——杜綰《云林石譜》
米芾在列舉了一些端硯后說:“已上硯平生約見五七百枚,十千已上無估?!币馑即蠹s是最低價(jià)也要10貫。——米芾《米芾集》
一枚蘇軾使用過的端硯,因多星斑而名為“涵星硯”,制作精美,“廣四寸,其長倍蓰,高寸有半”。刻有蘇頌的字“子容”二字,“意其初得也”,也即最早蘇頌也擁有過此硯。南宋中期,此硯在成都以150貫(鐵錢)成交:“史君以百五十緡購得之?!薄獜埵滥稀队位录o(jì)聞》
南宋前期,臨安府有貴人出價(jià)50貫要買一端硯:“欲以五萬錢輟研,”但賣主舍不得出手?!紊彙洞轰炯o(jì)聞》
南宋時(shí),有一農(nóng)夫在田中鋤地時(shí),刨出了1枚被鋤斷的古端硯,“絕佳,雖中斷,墨位猶全”。后來被人“以緡錢千、故硯一易之”。價(jià)格至少是1000余貫?!踬|(zhì)《雪山集》
端硯以有眼為貴:“大抵以石中有眼者最為貴,謂之鴝鵒眼,蓋石文之精美者,如木之有節(jié)也…工人每市石材,必以眼之大小多少為之重輕,若石之無眼,雖資質(zhì)甚美,其大者不出千錢。”沒有眼的硯石,再好也賣不過1貫?!扉L文《墨池編》
宋人還珍愛瓦硯。蘇軾有詩云:“舉世爭稱鄴瓦堅(jiān),一枚不換百金頒。”——蘇軾《蘇軾詩集》
說的是用曹操在鄴城所建銅雀臺瓦改制的瓦硯,備受士大夫的喜愛,價(jià)值很高。另有武昌古安樂宮瓦硯,“舊傳此宮中古瓦皆澄泥為之,可作硯,一瓦值錢一千文”澄泥古瓦硯1枚價(jià)值1貫?!摹懂Y牖閑評》
此外還有陶硯,價(jià)格更昂貴。河?xùn)|澤州高平人呂老,原來以造墨為業(yè),后來有人有教會(huì)他制作陶硯,“研成堅(jiān)潤宜墨,光溢如漆。每研首必有一白書呂字為志”。呂老死后,這一技術(shù)失傳,“好奇之士,有以十萬錢購一研不可得者”。其硯100貫1枚也很難買到。相州湯陰人看到了商機(jī),遂紛紛仿制其硯,但在京師開封市場上卻賣不到100文:“持至京師,每研不滿百錢之直?!辫b別真假的方法是,“以金鐵物劃之,不入為真”。——何《春渚紀(jì)聞》
昂貴的硯臺,數(shù)量是有限的,擁有者多將其當(dāng)作工藝品或古玩收藏,越是貴重的硯臺,使用價(jià)值反而越不高。一般使用的硯臺,還是大眾化的普通廉價(jià)硯。宋徽宗時(shí),唐州方城仙公山下的新寨,大量產(chǎn)硯,顏色有紫、青、白三種,“石之易得,一枚不過百錢”,每枚僅售100文?!獜埌罨赌f漫錄》
婺源出產(chǎn)歙硯,當(dāng)?shù)亟橙硕嘁源藶樯?,“終日成一硯,少有病,不直數(shù)十金,幸完好,直五七千以上無估”。價(jià)格一般從數(shù)十文到7貫以上不等?!总馈睹总兰?/p>
兩宋之際,曾有人在歙州用3貫買了1硯:“出捐三千錢,售眉子石一,隨輒予人莫惜”;當(dāng)時(shí)有人對洪適說:“使君雅無長物,諸郎案頭研不百錢直?!彼瓶烧f明,一般士人家中所用,不過是價(jià)值100文左右的普通硯?!?dú)W陽修《歸田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