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荏苒,時間??!就像流水一點一點地流逝、不知不覺中便稍縱即逝,猶如白駒過隙,徒增傷悲!我們是否應(yīng)該是為那些最核心東西思考過?”這個豫南決水之岸的“史河無我居士”,在今晨于《我的青花我的瓷》日志體散文集中,記錄上述幾句人生感悟時,開始僅僅是形容描述一下對時光流逝的感傷,他的思維邏輯方向卻一下停留在“荏苒”之上面了,那好吧!真實的面對這個眾生萬物世界!真誠的面對此時此刻的自我!放下心里的執(zhí)著心事、些許誤解與委屈,一切隨緣吧!在這個辛丑年三月初七,如此甚好的日子里,來說一說,這個“時光荏苒”中的“紫蘇”吧!其實“荏苒”就是國醫(yī)中常常使用的中藥“紫蘇”?。?/p>
紫蘇,原產(chǎn)于我國南部地區(qū),人工栽培的歷史也十分悠久了。相傳東漢末年,洛陽城里一些年輕人因為吃多了螃蟹腹痛難忍,有些人甚至昏厥。名醫(yī)華佗用一種“紫葉草”煎水送服,不久那些年輕人便蘇醒過來。從此,人們就把這種能煮出紫湯的葉子稱為“紫蘇”。時至今日,每逢丹桂飄香之際,人們在蒸煮大閘蟹時,也不忘放上幾片紫蘇......

相傳,華佗在江南某地的河邊上采藥,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只水獺在地上打起滾來。華佗心想,可能是吃多了,倒要看看它是否有自救法?這時水獺沿著河灘爬,待爬到一片紫色的草前就吃了起來,后又躺了一會兒,竟然沒事了。

華佗把這些草采了回去,親自嘗嘗,苦苦思索后,豁然有所悟,認(rèn)為此草既然能解涼性螃蟹之毒,定屬溫性。此后每當(dāng)螃蟹上市時,有些人因多食蟹而發(fā)生腹痛,求醫(yī)于華佗時,他就用采集回來的紫色草煎湯給患者喝,效果十分靈驗。從此,華佗就把這種紫草稱為“紫舒”,即紫蘇。

紫蘇是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葉闊卵形或圓形,長7-13厘米,寬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側(cè)脈7-8對,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葉柄長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輪傘花序2花,組成長1.5-15厘米、密被長柔毛、偏向一側(cè)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約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紅褐色腺點,無毛,邊緣膜質(zhì);花梗長1.5毫米,密被柔毛?;ㄝ噻娦?,10脈,長約3毫米,直伸,下部被長柔毛,夾有黃色腺點?;ㄖ榷讼嗟?淺裂?;ūP前方呈指狀膨大。小堅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徑約1.5毫米,具網(wǎng)紋?;ㄆ?-11月,果期8-12月。

分布于中國、不丹、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爪哇)、日本、朝鮮。中國各地廣泛栽培。紫蘇適應(yīng)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在排水較好的砂質(zhì)壤土、壤土、黏土上均能良好生長,適宜土壤pH值6.0-6.5。較耐高溫,生長適宜溫度為25℃。

一般情況下紫蘇可供藥用和香料用。入藥部分以莖葉及子實為主,葉為發(fā)汗、鎮(zhèn)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劑,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解毒作用,治感冒;梗有平氣安胎之功;子能鎮(zhèn)咳、祛痰、平喘、發(fā)散精神之沉悶。葉又供食用,和肉類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用紫蘇的種子榨出的油,名蘇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也可以供工業(yè)使用。

紫蘇在日式料理中的出鏡率極高,可以這么說吧!讓人無法忘卻它的存在,被經(jīng)常使用。因為紫蘇有著孜然清香的葉片,不僅適合擺盤裝飾,而且能夠抑菌保鮮,幾乎成了生鮮食材的固定伴侶。據(jù)考通常認(rèn)為,紫蘇在大概公元8世紀(jì),由我國“遠嫁”日本,從此備受人們的寵愛。古籍中記載的,那種有著純青色葉片的“紫蘇”,一般認(rèn)為指的是白紫蘇,也叫白蘇,在日文里也被稱為荏胡麻,它的葉片多為卵圓形,葉表面積較大,邊緣生有細(xì)密的小齒。當(dāng)然,如今的白蘇通過改良栽培也有紫色的。

而白蘇在華夏之古語中被稱為“荏苒”。因為白蘇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從繁茂到凋零只有短短一年,于是古人便用“荏苒”來形容時光易逝。有著“古代第一美男”之稱的西晉文學(xué)家潘安,在悼念忘妻的詩中曾經(jīng)這樣寫道:“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意思是四季隨著時光的流逝不斷更替,寒暖伴著時間的改變迅速輪換,時光飛逝,讓人無奈......
在華夏之傳統(tǒng)國學(xué)里關(guān)于紫蘇的詩句也是比較多,這個豫南決水之右岸的石隱齋里,史河無我居士與同好者分享、誦讀一下,幾首宋代歷史上有關(guān)紫蘇的詩句吧!

1、逸民《江城子 》:
秀才落得甚乾忙。
冗中秋,悶重陽。
百年三萬,消得幾科場。
吟配十年燈火夢,新米粥,紫蘇湯。
如今且說世平康。
收戰(zhàn)場。
息欃槍。
路斷邯鄲,無復(fù)夢黃梁。
浪說為農(nóng)今決矣,新酒熟,菊花香。
2、汪元量《賈魏公府》:
湖邊不見碾香車,斷珥遺鈿滿路涂。
門逕風(fēng)輕飛野馬,亭臺火盡及池魚。
海棠花下生青杞,石竹叢邊出紫蘇。
卻憶相公游賞日,三千衛(wèi)士立階除。

3、章甫《紫蘇》:
吾家大江南,生長慣卑濕。
早衰坐辛勤,寒氣得相襲。
每愁春夏交,兩腳難行立。
貧窮醫(yī)藥少,未易辦芝術(shù)。
人言常食飲,蔬茹不可忽。
紫蘇品之中,功具神農(nóng)述。
為湯益廣庭,調(diào)度宜同橘。
結(jié)子最甘香,要待秋霜實。
作腐罌粟然,加點須姜蜜。
由茲頗知殊,每就畦丁乞。
飄流無定居,借屋少容膝。
何當(dāng)廣種藝,歲晚愈吾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