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座座皆巍峨,壯心上下勇求索。
“請預(yù)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隨著元宵節(jié)的臨近,各地百姓已經(jīng)開始制燈籠、搭燈棚,為即將到來的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做準備了。
但在熱鬧之余,農(nóng)村也是有著一定的講究,據(jù)說這一天諸事不宜,真的是這樣嗎?
楊公忌日
在民間說法中,趙匡胤命令楊繼業(yè)率領(lǐng)自己的楊家將前往北國談判。在這次北征途中,他們遇到了狼,頓時心里有所不安。因為在古代時期人們比較重視“諧音”,自己本身姓楊,“羊”和“楊”是同音,遇到狼這不就是往敵人嘴里送嗎?
此時的他也有所預(yù)兆,但事已至此,難道原路返回嗎?這個理由想必也說服不了皇帝,于是繼續(xù)帶著隊伍前進。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金沙灘中楊繼業(yè)遭遇了埋伏,隊伍士氣大大受損。
人們?yōu)榱思o念保家衛(wèi)國的楊家將家族,便設(shè)立了“楊公十三忌”: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一共十三天,正月十三也正是第一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玄空家開始大力提倡這一傳統(tǒng)。
他們認為這一天是一個悲傷的日子,決不能被選來做為開張、動工、嫁娶、簽訂合同等等,否則就是違背天命,自然也會得到上天的懲罰。慢慢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上也形成了一種“俗信”,都知道這樣的講究。
閻王忌
在南方地區(qū),人們還流傳“正月十三閻王忌,屙屎尿尿都不利”這樣一句俗語。起初品史君還很好奇,這一了解還真有這么一回事。相傳在這一天閻王爺做了地府的王,整個人都十分高調(diào),認為沒有人能奈何了他。
有一天他和別人打賭,自己有十三個孩子,就算每個月“走”一個,一年也走不完。這人算不如天算,在這句話剛說出去后的第二個月,他的兒子每隔28天就離去一個,直到正月十三最后一個孩子離去。
從中國傳統(tǒng)角度出發(fā),這樣的事實也不難理解。陰歷按月球的月相周期變化來安排的歷法,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chǔ),一個月28天左右。本來自己的賭約就要實現(xiàn),沒想到在正月十三這一天化為了泡影。
這也令閻王爺非常生氣,自己現(xiàn)在是地府的王,還有人這樣和自己作對?隨即也開始大肆報復(fù)民間百姓。
閻王爺在百姓心中,從來都是不吉利的代名詞。人們?yōu)榱瞬蛔岄愅醢l(fā)現(xiàn)自己,躲在家中不敢出門,久而久之也就有了這樣的說法。
我認為這并不能令人信服,無非還是人們的一種求吉心理罷了。新時代發(fā)展之下,人們的思想覺悟已經(jīng)提高,一切都建立在科學(xué)的基礎(chǔ)之下。對于封建迷信一類的傳統(tǒng),自然也會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