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錢子為馬錢屬植物馬錢或云南馬錢子的干燥成熟種子,又名番木鱉(《醫(yī)方摘要》)、苦實(《本草原始》),性寒,味苦,有大毒,具有祛風勝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作用。馬錢子常用量為0.3~0.6g,超過0.9g則會出現(xiàn)毒性反應;其最主要的毒性成分
馬錢子為馬錢屬植物馬錢或云南馬錢子的干燥成熟種子,又名番木鱉(《醫(yī)方摘要》)、苦實(《本草原始》),性寒,味苦,有大毒,具有祛風勝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作用。
馬錢子常用量為0.3~0.6g,超過0.9g則會出現(xiàn)毒性反應;其最主要的毒性成分士的寧,成人1次口服約5~10mg時可導致中毒,30mg可致死亡。馬錢子中毒會有多方面的表現(xiàn),輕度毒性主要表現(xiàn)在頭痛、頭暈,舌麻,惡心、嘔吐、全身瘙癢、口唇發(fā)緊、煩躁不安、輕度抽搐等;中度中毒時可出現(xiàn)聽、視、味覺等感覺器官敏感性增高,體現(xiàn)在角弓反張,牙關緊閉,苦笑狀,雙目凝視,漸至紫紺,瞳孔散大,脈搏加快等;嚴重中毒者可發(fā)生延髓麻痹,出現(xiàn)強直性驚厥,繼而發(fā)展為強制性驚厥、全身抽搐、吞咽和呼吸困難,患者通常死于呼吸肌痙攣所致的呼吸驟停、窒息或心力衰竭或心室纖顫而死亡。此外,尚有非典型性臨床表現(xiàn),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如耳鳴、耳聾、雙側面神經麻痹等毒性反應。也有報道提示馬錢子中毒可導致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皮膚過敏的發(fā)生。
所以,在服用含馬錢子的中成藥時,應嚴格遵照說明書推薦的用法用量服用,不宜私自調整服藥劑量;含馬錢子的中成藥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毒性成分積蓄中毒;此外,含馬錢子的中成藥不宜聯(lián)合使用,以免馬錢子的劑量超過安全范圍而導致毒性反應。
馬錢子雖有大毒,但報道的不良反應并不多,說明只要嚴格掌握劑量、適應證和用藥周期,含馬錢子的中成藥還是較安全的。含馬錢子的中成藥在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有效率為86%~94.8%、腰腿痛為82.35%~94.3%、腰椎間盤突出癥為95.2%~100%。
九分散
成份:馬錢子粉、麻黃、乳香(制)、沒藥(制)。
適應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g,一日1次;飯后服用;外用,創(chuàng)傷青腫未破者以酒調敷患處。
注意事項:本品含毒性藥,不可多服;孕婦禁用;小兒及體弱者遵醫(yī)囑服用;破傷出血者不可外敷。
十三味馬錢子丸
成份:馬錢子、藏木香、寬筋藤、懸鉤木、干姜、訶子、沉香、肉豆蔻、木香、廣棗、安息香、綠絨蒿、藏茜草。
適應癥:行氣,降血壓,化瘀止痛。用于氣血上壅,高血壓,多血癥引起的胸背疼痛、呼吸困難、頭暈、耳嗚、牙齦腫痛。亦可用于“岡巴”病引起的氣血上逆癥。
用法用量:一次4~5丸,一日2次。
注意事項:不宜多服久服。

風濕馬錢片
成份:馬錢子粉、炒僵蠶、乳香(炒)、沒藥(炒)、全蝎、牛膝、蒼術、麻黃、甘草。
適應癥:祛風除濕,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用于風濕閉阻、瘀血阻絡所致的痹病,癥見關節(jié)疼痛、刺痛或疼痛較甚;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坐骨神經痛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常用量:一次3~4片,極量: 一次5片;一日一次。睡前溫開水送服。連服7日為一療程,兩療程間需停藥2~3日。
風寒雙離拐片
成份:地楓皮、紅花、千年健、川烏(制)、防風、草烏(制)、乳香(炒)、馬錢子(制)、木耳、沒藥(炒)。
適應癥: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用于風寒濕引起的腰背肢體疼痛,四肢麻木,筋骨拘攣等癥。
用法用量:黃酒或溫開水送服,一次3~4片,一日2次,或遵醫(yī)囑。
禁忌: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服;嚴重心臟病,高血壓,肝、腎疾病忌服;忌食生冷物。
注意事項:本品含烏頭堿,應嚴格在醫(yī)生指導下按規(guī)定量服用。不得任意增加服用量和服用時間。服藥后如果出現(xiàn)唇舌發(fā)麻、頭痛頭昏、腹痛腹瀉、心煩欲嘔、呼吸困難等情況,應立即停藥并到醫(yī)院就治。
平消片
成份:郁金、仙鶴草、五靈脂、白礬、硝石、干漆(制)、 麩炒枳殼、馬錢子粉。
適應癥:活血化瘀,散結消腫,解毒止痛。對毒瘀內結所致的腫瘤患者具有緩解癥狀,縮小瘤體,提高機體免疫力,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8片,一日3次。
注意事項:平消片還含有郁金和五靈脂,不建議與含有丁香或人參的中成藥/湯劑一起使用。
傷科接骨片
成份:紅花、土鱉蟲、朱砂、馬錢子粉、炙沒藥、三七、海星、炙雞骨、冰片、煅自然銅、炙乳香、甜瓜子。
適應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壯骨。用于跌打損傷,閃腰岔氣,傷筋動骨,瘀血腫痛,損傷紅腫等癥。對骨折患者需經復位后配合使用。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4片;十歲至十四歲兒童一次3片。一日3次,以溫開水或黃酒送服。注意事項:本品不可隨意增加服量,增加時,須遵醫(yī)囑。孕婦忌服。十歲以下兒童禁服。
伸筋丹膠囊
成份:地龍、制馬錢子、紅花、乳香(醋炒)、防己、沒藥(醋炒)、香加皮、燙骨碎補。
適應癥:舒筋通絡,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于血瘀絡阻引起的骨折后遺癥、頸椎病、肥大性脊椎炎、慢性關節(jié)炎、坐骨神經痛、肩周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飯后服用或遵醫(yī)囑。
禁忌: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注意事項:不宜過量、久服;心臟病患者慎用,運動員慎用。
追風舒經活血片
成份:馬錢子粉、麻黃膏粉、桂枝、乳香(炒)、木瓜、羌活、地楓皮、沒藥(炒)、獨活、千年健、防風、自然銅(煅)、杜仲(炭)、川牛膝、甘草。
適應癥:舒筋活血,散風祛寒。用于風寒串入經絡引起的腰腿疼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次。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運動員慎用。
通痹片
成份:制馬錢子、金錢白花蛇、蜈蚣、全蝎、地龍、僵蠶、烏梢蛇、天麻、人參、黃岑、羌活、獨活、防風、麻黃、桂枝、附子(黑順片)、制川烏、薏苡仁、蒼術(炒)、麩炒白術、桃仁、紅花、沒藥(炒)、炮山甲、醋延胡索、牡丹皮、北劉寄奴、王不留行、雞血藤、香附(酒制)、木香、枳殼、砂仁、路路通、木瓜、川牛藤、續(xù)斷、伸筋草、大黃、朱砂。
適應癥:祛風勝濕,活血通絡,散寒止痛,調補氣血。用于寒濕閉阻,瘀血阻絡,氣血兩虛所致痹病,癥見關節(jié)冷痛,屈伸不利;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見上述癥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粒),一日2-3次,飯后服用或遵醫(yī)囑;
注意事項:
- 肝功能損害或高血壓患者慎用。
- 本禁食生冷油膩食物;
- 運動員慎用;
- 不可過量或久服
- 服藥期間應注意血壓變化;
- 臨床使用時應注意合并用藥的組方成分,對于通痹制劑相同組方成分的藥物用考慮藥物劑量控制等問題;
- 本品含制川烏,注意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蔞子、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舒筋丸
成份:馬錢子粉、麻黃、獨活、羌活、桂枝、甘草、千年健、牛膝、乳香(醋制)、木瓜、沒藥(醋制)、防風、杜仲(鹽制)、地楓皮、續(xù)斷。
適應癥:祛風除濕,舒筋活血。用于風寒濕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艱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
疏風定痛丸
成份:馬錢子粉、麻黃、乳香(醋制)、沒藥(醋制)、千年健、自然銅(煅)、地楓皮、桂枝、牛膝、木瓜、甘草、杜仲(鹽炙)、防風、羌活、獨活。
適應癥: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風寒濕閉阻、瘀血阻絡所致的痹病,癥見關節(jié)疼痛、冷痛、刺痛或疼痛致甚,屈伸不利、局部惡寒、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及跌打損傷所致的局部腫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禁忌: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
- 按規(guī)定量服用,不宜多服。
- 體弱者慎服。
- 運動員慎用。
- 服用前應除去蠟皮、塑料球殼;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痹祺膠囊
成份:馬錢子(調制粉)、地龍、黨參、茯苓、白術、甘草、川芎、丹參、三七、牛膝。
適應癥:益氣養(yǎng)血,袪風除濕,活血止痛。用于氣血不足,風濕瘀阻,肌肉關節(jié)酸痛,關節(jié)腫大,僵硬變形或肌肉萎縮,氣短乏力;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腰肌勞損,軟組織損傷屬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3次。
注意事項:
- 高血壓病患者、孕婦忌服。
- 運動員慎用。
腰痛寧膠囊
成份:馬錢子粉、土鱉蟲、川牛膝、甘草、麻黃、乳香(醋制)、沒藥、全蝎、僵蠶(麩炒)、麩炒蒼術。
適應癥:消腫止痛,疏散寒邪,溫經通絡。用于寒濕瘀阻經絡所致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腰肌纖維炎、風濕性關節(jié)痛,癥見腰腿痛,關節(jié)痛及肢體活動受限者。
用法用量:黃酒兌少量溫開水送服。一次4-6粒,一日1次。睡前半小時服或遵醫(yī)囑。
禁忌:
- 孕婦及兒童禁用。
- 風濕熱體溫37.5℃以上應慎服或采用其它抗風濕治療,合并高血壓23/13Kpa(170/100mmHg)不宜應用。
- 腦溢血后遺癥及腦血栓形成的后遺癥偏癱患者試服時遵醫(yī)囑。
- 注意癲癇患者忌服。
注意事項:
- 如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等反應,改為晚飯后服用可減輕癥狀。
- 心臟病,高血壓,脾胃虛寒者慎用;運動員慎用。
- 本品不可過量久服,建議兩周為一個療程。
- 服藥后如出現(xiàn)口舌麻木,肌肉抽搐等癥狀,多飲溫開水即可緩解,或遵醫(yī)囑。
- 本品使用黃酒送服可以引藥歸經,但應注意避免與頭孢類,硝咪唑類等藥物同時使用;對酒精過敏者應使用溫開水送服。
- 本品含馬錢子粉,應避免與含馬錢子的藥物合并使用;本品含麻黃,應避免與麻黃及含麻黃組份的藥物合并使用。
復方夏天無片
成份:夏天無、夏天無總堿、制草烏、豨薟草、安痛藤、雞血藤、雞矢藤、威靈仙、防風、五加皮、羌話、獨活、秦艽、蘄蛇、麻黃、防風、全蝎、僵蠶、馬錢子(制)、蒼術、乳香(制)、沒藥(制)、木香、川芎、丹參、當歸、三七、骨碎補、赤芍、山楂葉、人工麝香、冰片、牛膝。
適應癥:驅風逐濕,舒筋活絡,行血止痛。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腫痛,坐骨神經痛,腦血栓形成肢體麻木,屈伸不靈,步履艱難及小兒麻痹后遺癥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小兒酌減。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運動員慎用。
@清風計劃#清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