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原料,最初來源于中美洲熱帶雨林中野生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當(dāng)時古代印第安人用焙炒過的可可豆制成帶著苦味和泡泡的一種可可飲料,這算是人類首次食用巧克力。作為天生浪漫的代言人,人們都愿意將巧克力作為傳遞情感的信物。然而,由于將巧克力制成固體
巧克力原料,最初來源于中美洲熱帶雨林中野生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當(dāng)時古代印第安人用焙炒過的可可豆制成帶著苦味和泡泡的一種可可飲料,這算是人類首次食用巧克力。
作為天生浪漫的代言人,人們都愿意將巧克力作為傳遞情感的信物。然而,由于將巧克力制成固體需要加入糖分和脂肪,為此巧克力也被貼上了高熱量的標(biāo)簽。
你愛吃的巧克力真的是“熱量炸彈”嗎?
2018年1月,《澳門消費》測試了包括吉百利(Cadbury)、雀巢(Nestle)、安迪士(Andes)、瑞士蓮(Lindt Swiss)、費列羅(FERRERO ROCHER)、富路達(dá)(Furuta)、樂家(BROWN&HALEY)、薇莉(Vivani)、德菲絲(Truffettes)、麥提莎、瑞士三角、金舵、探歌、阿華田、明治、健達(dá)、M&M's等20款巧克力,產(chǎn)地包括中國、澳洲、瑞士、德國、馬來西亞、美國、中國臺灣、日本、意大利、法國等,對比測評其熱量及糖含量等指標(biāo)。
結(jié)果顯示,20款巧克力的熱量平均值為540.0kcal/100g,黑巧克力熱量并無更低;含糖量方面,吉百利、安迪士、探歌、麥提莎、瑞士三角、M&M’s等品牌超過五成,一顆費列羅即含一顆方糖。

1罐麥提莎=10碗米飯
巧克力的主原料可可豆是一種脂肪含量很高的果實,它賦予了巧克力入口即化的口感,此外,制作巧克力還要額外添加糖、香草、乳化劑等其他原料,使巧克力的熱量動輒“超標(biāo)”。
人體熱量的基本來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zhì),它用來維持身體機(jī)能、新陳代謝和日常生活活動,如心臟跳動、呼吸、四肢的運動等。
不過,如果人體長期攝入過多的熱量,就會在體內(nèi)變成脂肪貯存起來而造成肥胖,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機(jī)會。
根據(jù)中國營養(yǎng)學(xué)會的資料,一般成年人每日所需的熱量約為1800kcal~3200kcal不等,根據(jù)年齡、性別和每日活動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由于巧克力在制作過程中所添加成分的不同,也造就了它多變的面貌。國標(biāo)GB/T 19343-2016將巧克力分為4種: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其他巧克力。
雖然不少消費者深知巧克力是減肥的大敵,但近些年,“黑巧克力減肥法”風(fēng)靡一時,不少減肥人士在“縱享絲滑”的同時瘋狂為其“打call”。
然而,事實很殘酷!
測試結(jié)果顯示,20款巧克力每100g所含的熱量為475.7kcal~595.0kcal。從品種而言,黑巧克力所含熱量并不低,比如明治鋼琴醇黑巧克力,其熱量(549.0kcal)甚至高于20款巧克力的熱量平均值(540.0kcal)。
如果在正常膳食的基礎(chǔ)上來吃黑巧克力,就算是小小的一塊,也是增添多余的熱量。由此可見,無論是哪一種巧克力,它都是你減肥路上的攔路虎,千萬不要因為黑巧克力不太甜而覺得它更適合減肥。
我們不妨將巧克力與日常食物進(jìn)行換算對比。
以一碗(約200g)白米飯的熱量(約235kcal)計算,一份麥提莎牛奶巧克力(520g/罐)的熱量就相當(dāng)于10碗米飯的熱量。以費列羅巧克力來看,一盒375g所含的熱量就輕松超過了8碗米飯,食用該款巧克力的4顆,所攝入的熱量已超過了1碗白米飯的熱量。
瑞士三角、M&M’s糖分超六成
研究發(fā)現(xiàn),吃甜食讓人更開心,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甜食中的糖分進(jìn)入人體后會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從而產(chǎn)生大量的多巴胺,它可以通過血管流至全身,傳遞幸福感的信息;二是甜食的口感能使人產(chǎn)生滿足感,緩解灰色情緒。
然而,食用巧克力來調(diào)節(jié)情緒還得適可而止。
目前,兒童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達(dá)到了1980年的4倍,英國、墨西哥和一些美國城市已開征糖稅加以應(yīng)對。
糖柔和了可可的苦澀,它是屬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可以提供人體熱量,但糖攝入過多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風(fēng)險。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早于2002年建議糖分?jǐn)z入量應(yīng)少于攝入總熱量的10%(強(qiáng)烈性建議,約50g),并于2015年發(fā)布《指南: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進(jìn)一步建議將游離糖攝入量降至5%(條件性建議,約25g)以下。
測試結(jié)果顯示,20款巧克力的含糖量平均值為48.4g/100g,全部屬于高糖食品(≥15g/100g)。即使是糖分最低的阿華田營養(yǎng)麥芽威化餅,100g所含糖分就超出了每天推薦攝入量。
尤其是吉百利、安迪士、探歌、麥提莎、瑞士三角、M&M’s等品牌,巧克力中的含糖量更為驚人,50%以上的原料都是糖。
以費列羅巧克力為例,進(jìn)食該盒巧克力中的一顆,相當(dāng)于攝取將近4.9g的糖分,約等于一顆方糖的量。
Q&A
1.巧克力為什么會“起霜”?
巧克力的白霜分為糖霜和脂霜。當(dāng)周圍濕度過大時,水蒸氣便會促使巧克力表面砂糖晶體溶化,當(dāng)濕度降低時,砂糖再度結(jié)晶,從而形成糖霜;當(dāng)周圍環(huán)境溫度上升時,高熔點的液態(tài)脂肪分子逐漸向巧克力表面遷移,伸出表面形成脂霜,它對巧克力品質(zhì)的影響更大。
2.巧克力包裝上的“%”代表什么?
“%”代表巧克力中可可固形物的比例,比如70%表示可可固形物占了70%(其他30%為糖、香草與乳化劑等),一般而言,此數(shù)字愈高代表可可含量較高、味道較苦,反之,數(shù)字愈低則含糖量高,味道較甜。
3.松露巧克力真的是“巧克力中的貴族”嗎?
松露巧克力與“松露”止于形似,并無實際關(guān)聯(lián)。真正巧克力的核心原料應(yīng)是可可脂和可可粉(來自天然可可豆),而松露巧克力多為廉價的代可可脂(由植物油精煉而成),代可可脂本身含有大量高度飽和脂肪,以及制作過程可能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不建議消費者選購。
4.如何挑選巧克力?
一看成分,可可脂含量高的巧克力對人體健康相對更有益;二看外觀,好的巧克力外形整齊,表面光亮平滑、細(xì)膩均勻,掰開之后沒有氣孔;三看熔點,可可脂的熔點在35~38℃,室溫下呈固體,入口就會融化,而代可可脂熔點相對較高,融化較慢。
5.如何正確地享用巧克力?
巧克力能量密度高,尤其適合參加運動或體力活動的人群、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青少年、體質(zhì)虛弱者以及重體力勞動者的能量補(bǔ)充。但巧克力為高糖分食品,兒童、減肥人士、糖尿病患者應(yīng)保持均衡飲食,不宜過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