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第十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旅游節(jié)開幕還有7天【小編語】許昌老鄉(xiāng)、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鄭永彪先生關于鈞瓷的鑒賞文章,以其獨到眼光與詩意表達,受到讀者青睞。今天,鈞瓷網再次刊發(fā)鄭先生的5首鈞瓷鑒賞詩詞,讓我們在鄭先生建構的
距第十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旅游節(jié)開幕還有 7天
【小編語】
許昌老鄉(xiāng)、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鄭永彪先生關于鈞瓷的鑒賞文章,以其獨到眼光與詩意表達,受到讀者青睞。今天,鈞瓷網再次刊發(fā)鄭先生的5首鈞瓷鑒賞詩詞,讓我們在鄭先生建構的鈞瓷詩境之中,領略鈞瓷之美、詩詞之美。
孔家鈞窯廣口瓶《煙籠荷塘》

廣口瓶,孔家鈞窯制,手拉坯成型,自然窯變釉?,F(xiàn)藏孔家鈞窯珍寶館。
廣口瓶,廣口,短頸,闊肩,直腹,下微收,圈足,瓶體呈優(yōu)美的流線型,長短合度,肥瘦適中,曲線運用恰到好處,給人秀雅別致,雍容華貴之感。該瓶造型挺秀,姿態(tài)端莊,線條灑脫,釉質瑩潤細滑,活而多變,層次繁多,富有立體感。釉層潤如凝脂,釉色幽雅飄逸,有深淺不等的紅、紫、白、灰交相匯融,山披著云,云籠著山,白云把千峰萬壑遮蓋起來,只剩下鮮花滿地的山石,云煙似乳白色的薄紗,如夢如幻、如詩如畫,揮不走斬不斷,有一種飄飄然乘云欲飛的感覺,真像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山村里萬卉爭艷,姹紫嫣紅,更有那蓮花盛開,蓮葉田田。
此刻,身似在幻海,聆聽幽婉的心聲,如曠古中美妙的梵音。那婉約的情,清幽的心,在抬頭低眉間婉轉飛揚,情迷跌宕。窯變之妙,美輪美奐,好不典雅清秀。這是一種大美,美到無需任何修飾,無需任何語言表達??芍^“一絕涵納天地秀,千年獨得鬼神工”,千窯難求,萬里挑一,實乃當代罕見的鈞瓷窯變珍品,彌足珍貴。正所謂:
云煙朦朧涵山巖,
千花萬卉正嬌艷。
蓮葉有意作畫工,
見此窯變也糾纏。
鄭永彪,寫于許昌縣西王村摘星樓
錦豐源鈞窯梅瓶《大圣思凡》
梅瓶,錦豐源鈞窯制作,口徑3厘米,腹徑18厘米,足徑12厘米。自然窯變釉,柴燒,現(xiàn)藏于北京大觀堂。
梅瓶,最早出現(xiàn)于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在歷史上,梅瓶各大窯系都有,其造型的優(yōu)美程度可以說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造型。“梅瓶”這種器形得名比較晚,它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名字,叫“經瓶”。這跟宋代皇家的講筵制度有關。當時“講經”也叫“講筵”。講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當時的酒,就是裝在這樣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經瓶“(馬未都《醉文明》)。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于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
此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瘦底,圈足,微外撇。造型挺秀俏麗,形體飽滿修長,線條洗練流暢,釉層肥厚透活,質感溫潤似玉,開片疏朗雅致。此瓶窯變自然絕妙,觀上部,卿云繚繞,三宵之境幻化出一個惟妙惟肖的孫猴子形象,他雙手趴著云頭,仿佛在探頭俯瞰人間世界、蕓蕓眾生。正所謂:
齊天大圣趴云端,
俯瞰天下九月天。
都說天宮樣樣好,
誰知老孫心中煩。
上次大鬧蟠桃宴,
玉帝王母大不滿。
人間自由最可貴,
不如重返花果山。
鄭永彪,寫于林萃西里大觀堂
正玉鈞窯鈞山《晚秋山水》
鈞山,中國傳統(tǒng)工藝大師王現(xiàn)鋒作品,自然窯變釉,正玉鈞窯燒制。
鈞山是王現(xiàn)鋒大師的創(chuàng)意作品,標新立異,打破了長時期以來人們對鈞瓷的傳統(tǒng)認識,開辟了鈞瓷陶藝的新天地。
該作品,造型具象生動,線條剛柔相濟,氣勢不凡,形神兼?zhèn)?,釉層豐厚,透活欲滴,釉質玉潤,流光溢彩,乳光晶瑩,釉色變化豐富,紅中透紫,紫中有藍,藍中泛青,青中藏紅,青藍錯雜,紅紫相映,略有熒光,多種顏色集于一身,色澤絢麗奪目,乳光交融,凝厚深沉,瑩徹濃艷,變化復雜,輝映競芳,妙不可言,巧奪天工。
型釉結合恰到好處,層次感、立體感強烈,酣暢淋漓地體現(xiàn)了“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鈞瓷藝術特征,讓人不由想起毛澤東主席《沁園春長沙》詞里的“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等詞句。最妙的是,一條瀑布從左上角的山上噴涌而出,飛流直下三千尺,動感十足,瀑水如藍,晶瑩剔透。整個窯變意境,五彩滲化,交融生輝,真是鬼斧神工又自然天成。在不同光線、不同角度下觀賞,還會發(fā)生釉色的輕微變化,給你以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感受,各有意趣,耐人尋味,讓人感到有一種在普通的生活里不常感覺到的新奇感、異趣感,堪稱“神、奇、絕、妙”。正所謂:
萬山紅遍層林染,
飛瀑奔流只等閑。
奇思妙想驚世人,
鈞藝天地譜新篇。
鄭永彪,寫于京華觀澳園坐忘齋
元豐鈞窯豐裕瓶《東方風來滿眼春》
豐裕瓶,口徑4厘米,足徑11厘米,腹徑16厘米,通高44厘米,注漿成型,2014年12月元豐鈞窯氣窯燒制,自然窯變釉,大觀堂藏。
該瓶為連體式魚形造型,細高,小口,溜肩,直腹,高圈足,兩肩部各有一個抽象的魚形標志,兩側各有鼓釘裝飾,每側9個,寓意九九常有。胎體堅硬,壁厚均勻,造型規(guī)整,簡樸端正。內外施花釉,釉層豐厚而勻,釉質瑩潤,釉紋深沉多變,釉面有明快的流動之感。
該瓶窯變豐富,飛壁流火釉色欲滴,五顏六色,意境奇美。釉色以紅紫為基調,玫瑰紫、海棠紅、胭脂紅、朱砂紅、茄皮紫、葡萄紫、丁香紫、火焰紅,天藍,海藍,藍紫相間,如蔚藍水光中泛出的片片紫浪,絢麗多姿;紫紅相映,如瑩潤的瑪瑙,凝厚深沉。諸彩交融,錯綜掩映,五彩爭艷,輝映競芳。形如流云,燦若晚霞,動若春潮,勢如地火,變幻莫測,美不勝收,猶如一幅濃筆重彩的山水畫,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鈞瓷窯變之美。正所謂:
春潮涌動映山川,
諸彩交融層林染。
紅雨化作千層浪,
韻味無窮意悠遠。
鄭永彪,寫于京華觀澳園坐忘齋
珍鈞官窯賞盤《狼圖騰》
賞盤,口徑29厘米,足徑22厘米,手拉坯成型,采用鄭永彪博士命名的黑唐新花釉,氣燒,自然窯變,燒成于2013年12月,現(xiàn)藏于北京大觀堂。
賞盤窯變絕妙,在盤中央幻化出一只狼的側面圖案。但見狼的兩耳向后高豎,一雙警惕的狼眼兇狠地瞪著左前方,瞳孔打開,黑白分明,炯炯有神,眼神犀利,狼嘴大張。此盤窯變自然,構圖清晰,立體感強,形象鮮明,栩栩如生,活脫脫像一只馬上要投入大戰(zhàn)的草原狼,特別勇敢、特別威猛、特別強悍、特別自信,讓人不由地想起著名作家姜戎寫的一部小說《狼圖騰》??梢哉f,該盤窯變淋漓盡致地完美展現(xiàn)了一只強悍、智慧、溫情以及為了自由尊嚴以命相拼草原狼戰(zhàn)士形象,畫面又如一曲蒙古長調,深沉、豪放、孤獨、憂郁而綿長。
《狼圖騰》啟示我們,正是由于歷史上游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永續(xù)發(fā)展從未中斷。當今危機之世,中國國民性格改造亟需吸取“狼性”中的積極成分,加強強悍勇武、銳意進取、冒險競爭、抱團合作的基因改造。中國真正需要的一定不是讓世界輕視的,也一定不是讓世界畏懼的,而是讓中國人有尊嚴、讓世界尊敬的民族性格,這才會引領中國走上一條持續(xù)長久的和平崛起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正所謂:
千年文明有傳承,
全賴文治與武功。
漢唐帝國威名在,
首功應推狼和龍。
揚文抑武保大統(tǒng),
悲催命運數(shù)大宋。
百年風云鐵與血,
中華崛起靠狼性。
鄭永彪,寫于京華觀澳園坐忘齋
鄭永彪簡介
鄭永彪博士,河南許昌人。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政策方向碩士生導師,世紀學院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文化部中國社會藝術協(xié)會北京大西山墨香書畫院副院長兼陶藝委員會主任,許昌中國鈞瓷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美鈞瓷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郵電大學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研究中心主任鄭永彪博士的鈞瓷新著《大美鈞瓷——當代鈞瓷窯變藝術珍品鑒賞》精選當代有代表性的鈞瓷作品100件,以獨特的審美視角、傳統(tǒng)的古典詩詞形式對作品進行鑒賞解讀。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10月份出版發(fā)行,鈞瓷網鈞瓷書城代理。
關注海外藝術客戶端公眾號看更多藝術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