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做出這篇全網(wǎng)最全的自熱食物測評胖崽買了100+個自嗨鍋,從火鍋、米飯、粉面到臭豆腐、燒烤、奶茶…拆快遞的紙箱多到怕鄰居(發(fā)現(xiàn))誤會我以收紙皮為生計堆起來放,“家”都要改名叫“庫房”連吃12天每天,我坐于桌前,看煙霧繚繞,迷了雙眼這不是飯
為了做出這篇全網(wǎng)最全的自熱食物測評

胖崽買了100+個自嗨鍋,從火鍋、米飯、粉面到臭豆腐、燒烤、奶茶…
拆快遞的紙箱多到怕鄰居(發(fā)現(xiàn))誤會我以收紙皮為生計
堆起來放,“家”都要改名叫“庫房”
連吃12天
每天,我坐于桌前,看煙霧繚繞,迷了雙眼
這不是飯桌,是供桌
誰看了不感嘆——“真旺的香火”
一日三餐吃,一頓按一天的分量進食
短時間大量攝入防腐劑
我的肉體,在煉木乃伊
因為進行了(不)科學嚴謹?shù)娜梭w試驗
除總結(jié)性文字,結(jié)尾也做了表格供大家參考
自熱食物全測評
自熱火鍋
測評重點
吃自熱食物給人的感覺就像吃肯德基
——快餐
但吃自熱火鍋就感覺要吃肯德基全家桶
——幸福感
而且,除買來做對比,拼夕夕最便宜的7元自熱火鍋
各大品牌的自熱火鍋
線上售價30-40元(大部分無法單個購買)
線下單個售價40+元
這個價位,加上“火鍋”這個詞引發(fā)的聯(lián)想
測評的重點在于“吃的時候能不能產(chǎn)生幸福感”
1、鍋 底
火鍋好不好
鍋底很重要
然后,就發(fā)現(xiàn)…
如果說鴛鴦鍋是川渝人的讓步
那自熱火鍋就是川渝人找回的場子
自熱火鍋的“鍋底”
95%都是辣味
于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
各個品牌的鍋底能感受出的差別
要么是底料為液態(tài)路線,純辣味的
“清油鍋底”
要么,是底料為固態(tài)路線,又麻又辣的
“牛油鍋底”
細分各個品牌的鍋底
辣度與麻度有不同
但又不是愛
多一點少一點
真沒太大感覺
而最便宜的猛味自熱火鍋
吃起來覺得嘴巴犯了罪
不然為什么會被灌辣椒水
除每個牌子都出的辣鍋
海底撈、小龍坎有番茄湯底自熱火鍋
比起番茄,味道更偏番茄膏
…
小龍坎比海底撈多一分辣
胖崽個人更喜歡
小肥羊,是找到的唯一一款
“清湯口味”自熱火鍋
湯底像原味蘭州牛肉面的湯
屬于“重口清湯”
開小灶推出了鴛鴦鍋
其中清湯跟白開水
是近到法律不允許結(jié)婚的關(guān)系
統(tǒng)一跟大龍燚還出了冬陰功口味自熱鍋
就是酸酸辣辣的冬陰功調(diào)料包
2、食材
既然同味道系的“鍋底”,很難分出差距
那就用食材分高低
遺憾的是
每一款自熱火鍋,配的食材,看起來
都恍如火鍋剩菜
蔬菜包基本由土豆、蓮藕、海帶等組成
不同牌子有細節(jié)差別
而細節(jié),就是一般人都不會留意、在乎的東西
自嗨鍋比較特別
它是“脫水食材”的質(zhì)感
肉類就是罐頭肉,哪里吃得出肉味
肉量嚴格控制在2兩內(nèi),有什么值得對比?
牛腩,大塊,比較有“肉感”
在吃過的30個自熱火鍋中
小肥羊的牛/羊肉好
像海底撈小酥肉、開小灶鴛鴦鍋里的蛋餃、大龍燚牛排
這類自熱火鍋不常見食材
請避開
不推薦韓式部隊鍋自熱鍋
因為跟韓式部隊鍋太像了
一樣沒啥好吃
泡菜湯底,泡面主體
總結(jié):
- 單純從味道,小肥羊自熱火鍋,吃的時候能產(chǎn)生“吃火鍋的幸福感”
- 加上價格,沒有一款自熱火鍋,能讓人產(chǎn)生幸福感
- 所以用性價比衡量,推薦付小姐在成都麻辣系列
自熱飯
測評重點:
自熱飯,本質(zhì)是方便面的替代
所以方便、便宜才是硬道理
也是測評重點
世面上的自熱飯價格差距很大
最便宜的牌子——宏綠、莫小仙約10元一盒
最貴的是太二出的自熱飯,要43元
我內(nèi)心不接受超過15元定價的自熱飯
1、方便度
越精致的生活越繁瑣
越貴的自熱飯越不方便
低價位的自嗨鍋、紫山到飯點、莫小仙、小湯君
備有倒入米飯的飲用水包
宏綠不僅有引用水包,連自熱包加熱需要的水都準備了
2、飯
自熱飯對“米飯”味道、口感的還原
類似于芯片技術(shù)
是核心,也是難點
目前,大部分自熱飯只還原了“米”的形態(tài)
吃了10個牌子的自熱飯
紫山到飯點、太二的米
最有“飯”的口感,帶微微的飯?zhí)?/p>
3、菜
每個牌子的自熱飯都有十幾種口味
仿佛底部的自熱包是一整個廚房
什么菜都能做出來
雖然米飯跟價格無關(guān)
但“菜”,拋開味道,基本是越貴,肉越多
宏綠、莫小仙、自嗨鍋、小湯君的“菜”
是把自己當“醬料”在做
——肉少、味重、下飯
只適合在饑貧交迫的時候吃
然后吃了,又會讓你覺得更難過
這種感覺類似失戀時適合傷心的情歌,但聽了又更難過
肉最多的是開小灶
最糟糕的是太二的麻辣雞自熱飯
看形式是用米飯配火鍋
吃起來真的像吃火鍋時主食點米飯
——一點都不快樂
這次吃到比較特別的口味
廣州酒家、紫山到飯點出的海南雞自熱飯
姜蔥味重,有一點炒飯的感覺
開小灶當歸豬肚雞調(diào)味偏東北燉雞
雖然比較油,但挺特別
日日煮的撈飯
就是濃湯寶兌水
花10元吃我都覺得虧
總結(jié):
- 比起吃泡面的第一感覺是不健康,大部分自熱飯,第一感覺是心酸
- 綜合推薦:宏綠
- 米飯推薦:紫山到飯點
- 肉多:開小灶
自熱粉/面
測評重點:
市面上的自熱粉面基本就是在模仿“熱門粉面”
所以測評的重點在“像不像”
同樣是方便面食
自熱粉面比泡面貴了6、7倍
所以,面對自熱粉面
就像爸媽對孩子,總有過多期待
覺得多砸了錢,一定會有不一樣
事實證明并不會
大部分自熱粉/面就像社畜的性格
——軟
沒有口感,也沒有味道
主要吃個調(diào)味
最欣喜的是阿寬新疆炒米粉
辣味中帶酸
雖然重口,但辣與酸平衡得剛好
肉量多到用眼睛數(shù)不完
肉質(zhì)讓人覺得不是“聊勝于無”
最糟的是紫山一夻日式拉面
宣傳有3大片叉燒
打開一看
你是法醫(yī)嗎,從肉碎可以拼湊出整體
除了封面,沒有一點像拉面
湯底是會聯(lián)想到餿的酸
霸蠻紅燒牛肉燉粉、螺霸王螺螄粉、康師傅紅燒/香辣牛肉面
都是你看到名字聯(lián)想起的味道
但屬于A貨版
沒有原版好吃
都會偏淡,不夠入味
楊國福麻辣燙
傳統(tǒng)的麻辣燙口味中麻中辣
番茄跟酸菜口味比較奇怪
總結(jié):
- 20+元的自熱粉面,“超越泡面”這種要求真的跟北京戶口考上大學的要求一樣低,但事實就是,確實有很多人考不上
自熱奇葩鍋
測評重點:
“自熱”發(fā)展發(fā)展著
它就從一種“技術(shù)”
變成了一本“菜譜”
什么類別都有
自熱水已全網(wǎng)下架
但還有自熱奶茶、燒烤、臭豆腐…
從買到入口,就跟我們嚴格按照菜譜做飯一樣
看菜名很好吃-做的過程很復(fù)雜-味道很一般
所以這些自熱(不知道為什么存在)鍋,就跟這篇測評,此刻,寫到2000+的“字”,存在但很多人不會看到
沒有測評重點,看個新奇
香飄飄出的珍珠自熱奶茶鍋
11包配料
…
加冷水-自熱加熱-開蓋稍放涼
經(jīng)過20分鐘
你就可以喝到很一般的“甜味奶茶”
為了讓自熱奶茶鍋的存在顯得正常
香飄飄推出了血糯米奶茶,主打凍凍鍋
把配料撕開放入碗里,就可以吃了
這是在培養(yǎng)我的手動能力?
我已經(jīng)過了這個年紀
所謂凍凍鍋的“科技”
就把冰袋注水放進冰箱冷凍
再放入甜品鍋底部,就可以給“甜品”降溫了
我有冰箱,為什么不直接拿進去凍
希望香飄飄的產(chǎn)品開發(fā)人員了解一下
“智商低”不是傳染病
我們不會被你們感染
而自熱燒烤目前成功模仿了燒烤的“調(diào)味料”
都是孜然味、辣椒味調(diào)料
食材就是短時間水煮的口感
自熱烤魚的魚就是即食香鹵小魚的味道跟口感
真的有驚喜的
付小姐在成都的酸菜自熱豆花
雖然豆花是豆腐渣,但酸中帶微辣
比肯德基豆花要好
不要選金湯口味,那種酸
用“餿”形容更恰當
蒸一道老長沙臭豆腐
除了不脆,跟臭豆腐是一樣的味道
熱乎乎的臭豆腐,加上脆的蘿卜
辣、咸、香
總 結(jié)
吃了這么多
胖崽更不懂自熱食物了
說方便,大部分都不方便
盒子巨大,還要另備飲用水加到食物、自熱包中
說好吃
比起泡面創(chuàng)造了一種完全不同味道/口感的面
自熱食物還在“模仿”日常食物
這種模仿,像極了“小鐮倉”、 “小馬爾代夫”、“小摩洛哥”
大部分只有概念、熱鬧,實際感受起來挺不堪
說技術(shù)
網(wǎng)上自熱包1元1個
真的讓我覺得特別且有驚喜的:
阿寬新疆炒粉、蒸一道老長沙臭豆腐、付小姐在成都酸菜豆花
附自熱鍋測評表:
口味是主觀的
我的胃又不是從你的胃Ctrl+C、Ctrl+V生成的
如果不贊同
我實實在在吃了近80個口味的自嗨鍋,信我
實在不行,你們就當看心理測試
準就信,不準也不會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