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神秘感,是老白茶的標簽之一。這個象征著“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名字,自誕生以來,身邊便充斥著不少質疑聲??杉幢闳绱耍膊环恋K它繼續(xù)馳騁在茶圈之中。如今,老白茶依然是那個德高望重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神秘感,是老白茶的標簽之一。
這個象征著“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名字,自誕生以來,身邊便充斥著不少質疑聲。
可即便如此,也不妨礙它繼續(xù)馳騁在茶圈之中。
如今,老白茶依然是那個德高望重、受人敬仰的存在。
不同的是,那層“神秘感”面紗被人緩緩揭下,越來越多的老白茶公之于眾。
曾聽到不少茶友提起,“明明市場上有那么多老白茶,為什么我總買不到真品?太難了?!?/p>
市面上的老白茶,多嗎?
打開某寶,輸入“老白茶”三個大字,便會跳出許多的相關搜索。
再一看排名前五的成交量,通常在上千加,過萬的也不是沒有。
如此看來,老白茶似乎的確很多。
但其中有幾個真?幾個假?
至少看著那些黑乎乎的茶餅,發(fā)暗發(fā)黑,讓人完全沒有品飲的欲望,就知道它們絕對不會是真的。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老白茶從鳳毛麟角,變成了泛濫成災。
但買茶,不在于數(shù)量,而在于質量。
庸庸碌碌之輩繁多,難免人浮于事。
正如古人所言,選賢舉能,唯才是舉。
老白茶,寧缺毋濫。
《2》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
老白茶真的已經(jīng)泛濫成災了嗎?
不不不!
品質優(yōu)越的茶葉,向來是難能可貴的。
一款優(yōu)質的老白茶的前身,是優(yōu)質的新白茶。
它在保證內質充盈,品質上乘的前提下,還需要經(jīng)過多年的良好陳化,逐漸過渡為陳白茶,再到老白茶。
最后,以完美的模樣展現(xiàn)在眾人眼前。
想要達成這一蛻變,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間,關鍵在于日積月累。
白茶的陳化,其實是一個內含物質良性轉化的過程。
這個過程很緩慢,甚至在短時間內讓人難以清楚地感受出來。
但等到半年、一年,甚至更久以后,再次開箱,將會收獲滿滿的驚喜。
各位愛茶之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將它從呱呱墜地的新茶,漸漸培養(yǎng)長大,每一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老白茶的來之不易,是有目共睹的。
好茶稀缺,尤其是高山茶當中的白毫銀針、荒野茶等,更是珍品中的珍品。
不僅產(chǎn)量低,且還要滿足各位茶友日常品飲的需求。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被長長久久儲存下來的優(yōu)質老白茶,少之又少。
如此一來,又怎么會像外界所說的那般,泛濫成災呢?
好的東西,總是很少。
就像是每12顆黑松露中,只有一顆是白松露;沉香可以花重金購入,但奇楠沉卻可遇不可求。
能夠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個個都是精英。
物以稀為貴。
老白茶與生俱來的稀缺性和神秘感,成為了它價值頗高,甚至有市無價的資本。
《3》
這時候,有茶友不禁要問了:可是市面上的老白茶,的確很多啊!到處都可以買到。
是的,如今隨處可見“老白茶”三個大字。
見得多了,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甚至看到它們低廉的價格時,在潛移默化當中,許多新茶友便認為老白茶也不過如此。
而當遇到我們家3、4年陳的老白茶,不自覺地發(fā)出了驚呼:“怎么這么貴?比我買的10年陳老白茶還貴!”
“10年陳的老白茶,您花了多少錢入手的?”
“199元一餅,童叟無欺!”
額……這句話,竟然讓自己啞口無言,不知該從何說起。
前面提到,優(yōu)質的老白茶定然是稀缺且珍貴的。
并且,它真的不是眾人想象中的那般廉價,反而,超過了大多數(shù)人的想象。
以茶友所說的10年陳老白茶為例,多年的倉儲背后,成本也在逐年提高。
一個標準的倉庫,需要配備多臺抽濕機、空調等設備,再加上電費、人工費、管理費、設備維修費等等。
每一筆支出,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而這些費用,完完全全地反映在了老白茶的價格上,這也是為什么白茶每年都要經(jīng)歷一次價格上調的原因。
估算來看,若是真的存在10年陳的老白茶,價格也定然在千元以上。
至于那些年份高、價格低廉的,所謂的老白茶,大多是西貝貨。
除非是做慈善,否則誰會將如此珍貴的老白茶賤賣呢?
有句話叫,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
那些泛濫成災,且價格低廉的“老白茶”,它們真正面目是做舊茶。
通過渥堆、高溫烘干、暴曬等方式,將新白茶刻意做舊,使其失去了新茶所特有的外觀和風味。
不明真相的新茶友,便將其誤認為是真正的老白茶,踩坑上當。
做舊茶的量產(chǎn),讓原本難得一見的老白茶,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泛濫成災。
老白茶,實在是太冤枉了。
因此,我們日常在買茶的過程中,不應該想當然。
花區(qū)區(qū)幾十元,甚至百元出頭就想買到真正優(yōu)質的老白茶,是絕不可能的。
《4》
對于新茶友而言,想要買到真正的老白茶,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
如何才能避開雷區(qū),少花些冤枉錢在劣質茶身上呢?
首先,不要盲目追老,唯老是舉。
老白茶,未必一定是好茶。
我們買白茶,除了看年份以外,更應該關注產(chǎn)區(qū)、工藝和儲存。
這三個因素,才是塑造好茶的關鍵所在。
即便一款老白茶的的確確陳化了3年,但產(chǎn)區(qū)不佳、粗制濫造、儲存不當。
那么,也無法稱為優(yōu)質老白茶。
它只是最普通的茶葉,徒有年份,卻沒有內質,不值得購買和品飲。
對比之下,倒不如選擇優(yōu)質的新白茶。
養(yǎng)分充沛,風味美妙,潛力無限,如果有耐心進行良好儲存,將來便會收獲一款好茶。
其次,不要貪圖便宜,根據(jù)個人消費能力選擇。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
不可否認,有些時候低價確實可以買到好貨,但卻不是常態(tài)。
若總是抱著“撿漏”的心態(tài),覓得真正老白茶的幾率,微乎其微。
與其如此,倒不如腳踏實地地選擇年份真實、質量過關,且在自己消費能力之內的白茶。
不論年份是高是低,品質得到了保證,后續(xù)的一切都不是問題。
最后,多花些心思去了解老白茶。
想要了解一款茶,需要從外觀、香氣、滋味三個方面,全方位的品味。
盲目跟風,隨波逐流,也只是被他人牽著鼻子走。
其中孰優(yōu)孰劣,孰真孰假,一問三不知,又如何能成為一位愛茶之人?
愛茶者,自然也需要懂茶。
跟風不可怕,盲目跟風才可怕。
別人買什么,自己也跟著買,沒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往往會被淘汰出局。
多看、多學、多品,才能在一眾假茶中,挖掘到真正的老白茶。
《5》
老白茶泛濫的背后,反映的是茶圈的現(xiàn)狀。
大量做舊茶魚目混珠,讓人真假難辨,頻頻踩坑。
很殘酷,卻也值得我們反思。
想要買到真正的老白茶,有這么困難嗎?
其實,倒也未必。
有些劣質茶,假得不能再假了。
在經(jīng)驗豐富的老茶客面前,根本無處遁形,一秒破防。
而對于新人來說,經(jīng)過仔細的甄別后,也能夠輕松地判斷。
關鍵,還是在于眾人細心與否。
更多關于白茶的原創(chuàng)知識
都說老白茶好,是不是白茶新茶很難喝?
二十年陳的老白茶,沒有藥香,那這個年份的白茶是正常老白茶嗎?
從新白茶到老白茶,白牡丹的香氣會有哪些變化?要比老白茶更好?
白茶做舊后還有香氣嗎?三招八式,教你正確分辨做舊后的老白茶
買做舊老白茶時的僥幸,背后是戳破真相后的扎心,不值得同情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yè)原創(chuàng)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jīng)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