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通志永福縣磨笄山縣之主山也。由磨笄而來,溯流而上三十余里,一起一復(fù)為筆架山,至極巖,有洞石之勝。由巖而下,形脈聯(lián)絡(luò),猶蜂腰鶴膝;行六七里,峙為圓阜,號曰仙掌。平坡迤邐自東北來,為縣前弧矢山。東有展旗山,當(dāng)溪之沖,襟帶環(huán)抱,秀聳可愛。楠木
八閩通志
永福縣磨笄山縣之主山也。由磨笄而來,溯流而上三十余里,一起一復(fù)為筆架山,至極巖,有洞石之勝。由巖而下,形脈聯(lián)絡(luò),猶蜂腰鶴膝;行六七里,峙為圓阜,號曰仙掌。平坡迤邐自東北來,為縣前弧矢山。東有展旗山,當(dāng)溪之沖,襟帶環(huán)抱,秀聳可愛。楠木崎山在十六都。澄潭山鐘山(上二山在十七都。已上四山俱縣北。)陳山在十一都。中有石龍山,山如龍形,循山之脊為路,俗呼“登石龍”,通福清則溪為十八灣,通興比則山為十八折。六洞仙山山極高而秀,舊有仙居之,風(fēng)雨晦冥不可測,又時有音樂出巖洞外。鄉(xiāng)人有沿崖而至其地者,遇二人對弈,越明日,再造,不復(fù)見焉。眾以為異。遂刻六洞仙像于其上,禱雨祈夢,屢有靈驗。昔嘗有縣尉,因歲旱謁山乞靈,茹葷而往,未至,有蜂數(shù)百,若將螫之,竟不達(dá)。仙之靈異多類此。對面南山有三石室,中室有一石龍,四面云霧分明,如斯如畫。龍口出泉,鑿井貯之,四時不溢亦不竭。大張山其山穹窿磅礴,如尊貴人偃坐,而諸山拱列其旁,若人之侍立然,其中六洞仙山尤為秀特。山之南有沖峰。(上三山俱縣南。)龍泉山在三都。古靈陳氏墓在焉。大小妃山在七都。舊傳越王葬二妃于此:一在可坑之道旁,一在洋埔山之麓。(上二山俱縣東。)高蓋山在縣西二十都。峰巒秀聳,其上常有紫云如蓋,故名。昔徐登、趙炳皆升仙于此。偽閩將郊天,嘗封為西岳。玉華峰。宴玉巖。放云峰。水簾。龍吟池。螺泉。石龜。歲早,禱雨于此多應(yīng)。飛升壇。有徐登祠。宋知縣施常詩:“白云來去自閑閑,鎖斷千山與萬山;仙客已歸霄漢去,虛堂流水漫潺潺?!兵P立臺。龍都峰。其下雙崖對峙,拔出千仞,宛若洞門。有三石室,世傳趙炳飛升之所,舊有祠宇。宋陳旸詩:“巖頂風(fēng)云常不散,洞門日日吐煙霞,濟(jì)時偏解為霖雨,信是神仙第一家?!?已上俱在高蓋山。白巖在龍都峰頂。)金支山。山之別峰也。秀插天表,中有泉,色如金,故名。大極山在縣西南二十七都。鐵券山在縣南仁崇里。唐宗室李氏居之,鐵券猶存,上署侍郎韓愈押。越峰在元鋪里。瑞峰在十七都。群峰高拔。初,僧無爽廬此,名“寄林”,后改今名。白雞仙巖在縣北十九都。巖極高秀,前有懸瀑。舊傳有 仙煉丹于此,丹成有白雞飛來守之,巖因以名。禱雨求夢多應(yīng)。極樂巖方廣巖在縣東七都。峭拔千仞,上有石室,可容千人。室之內(nèi)構(gòu)閣三重,上雨旁風(fēng),皆石室庇之,不假片瓦也。宋黃非熙讀書其中,嘗摭山中之景為十奇,各有詩以刻于石,有“煙霞不改古今色,山水無閑朝暮聲”之句。國朝林鴻亦有詩:“玄巖太古色,恍若入鴻蒙,一徑攀躋盡,諸天香靄中,云歸山殿冷,月出水簾空。”玉泉洞。瑞松塢。鐘磬石。聽泉崖。瀑布泉。懸崖千丈,散若瓊瑤,響如琴筑。龍樹巖。靈。龍尾泉。有石如龍貫石崖中,潑潑然僅見其尾,有泉緣其尾而下注于石盂,不盈不涸。望仙臺。清陰洞。(已上即所謂十奇也。)星巖。仙掌。仙樹。仙墻。仙芝。石門。石筍。石灶。石田。石燈。觀音影。(已上亦皆山中奇觀也。)巖之路口,有井曰白龍,其泉清冽而甘,以瀹,號第一泉。曹溪巖在縣南二十都。上摩蒼空,下臨深澗,其巔微有一徑,僅可著足。舊傳有張、趙二仙嘗經(jīng)于此。上有仙灶、仙廚。鳳凰巖翠林巖(上二巖在二十三都。)西興巖在縣西三十二都。巖高二十三丈,其巔有瀑布泉。創(chuàng)嶺在二十四都。埔?guī)X在二十五、六都。龜嶺在縣西南二十八都。舊有宋大夫黃裳廟,故址尚存。石壁在四都。按《永??h志》:“古讖云:'天寶石移,瑞云來期,龍爪花紅,狀元西東。'”宋干道間,天寶瑞云寺后,崖石橫山而行,嚙地成溪,既而此石松上復(fù)生龍爪花。是年,蕭國梁魁天下,繼而黃定又魁天下,人以為應(yīng)。又按《福清縣志》亦載此讖,蓋瑞云寺西,即永福縣境也。但云“天寶陂向有石移”,與《永福志》微不同矣。又按《夷堅志》:“福清縣石竺山,干道三年,居民夜半聞山上有聲如震雷。明旦,山頂有大石方九丈,飛落半腰間。縣士孛槐云:'山下舊有碑石曰:'天寶石移,狀元來期,龍爪花紅,狀元西東。'邑境有石陂曰天寶,是歲,永福人蕭國梁魁天下。永福在福清西。又三年,興化鄭僑繼之,正在福清之東?!贝苏f又與《永??h志》所載多不同。未詳孰是。太原石在十一都太原灘上。按《閩中記》:“唐太初中,縣令王君罷秩,艤舟于此。王令因邑人留餞,至夜未抵舟,其室人題詩于石曰:'何事潘郎重別筵?離情未斷妾心懸;太原灘下相思處,猿叫青山月滿船。'”宋政和中,縣令陳武佑命工刻于石。詩久磨滅,惟“太原”二字猶存。(上二石俱在縣東。)烏石在縣西北三十五都。高峰絕頂,坦然一丘,林巒掩映,幽雅可愛也。林壁崖崖石赤色,屹立于大溪之濱。元縣尹王用文游此,因刻“赤壁”二字于石。龍嶼在二十四都。釣磯在縣治東岳廟前。溪中有巨石平坦,元王用文刻“釣磯”二字于上。雁湖在縣東二都。鑒湖在縣之東北,又名沖灣潭,清深莫測。邑人崇德宰黃泰,少與群兒習(xí)水。俄頃疾風(fēng)暴雨,陰暝不辨人色,有物舒鱗鬣,掀舞寒碧;泰視之,乃龍也。群兒恐,未達(dá)岸,龍露一爪及泰肩,衣袂成文,泰以為瑞,匣置之。今邑人猶以為有龍潛其間。白葉湖在縣南二十五都。宋干道二年修浚。龍嶼十八溪在二十四都。源發(fā)于福清縣界,至龍嶼委蛇盤曲,凡十有八折,流至大樟渡,始合大溪。樟溪在縣 三都。源出德化縣,流至懷安縣境,去楊崎渡三十里入江。雙江在縣之前,雙流帶繞。漈溪在十七都。源出瑞峰。按《三山舊志》:“溪流會注,曰漈溪?!饼埧咴诳h治之東。隔仙掌一山,地脈相貫,每霖潦泛濫,水由小溪出,先經(jīng)鑒湖,未至大溪而龍窟之水已增尺許矣,或以為有龍居于其間之。鯤潭在越峰寺前。古語云:“鯤潭生芝草,溪沙架高樓,此時出公侯。”湖汰潭縣治之西,溪流皆灘石,惟此彌漫衍迤,潴而為潭,時有龍見其中。宋寶佑元年。邑宰楊子咸16創(chuàng)龍神廟于潭之前,故址尚存。龍門三灘在縣西三十一都17。湯泉在十九都。又待旦里亦有溫泉。大湯小湯在縣南十五都。在大湯分為四池。小湯分為二池。俱有室屋,各分左右,以別男女。漁坑場在縣北十八都溪流之側(cè)。龍津湯在縣西二十六都。溫湯泉按《閩中記》:“在縣中流石上,特為彌怪?!毕闳诙叨?。岳廟前。溪中有巨石平坦,元王用文刻“釣磯”二字于上。雁湖在縣東二都。鑒湖在縣之東北,又名沖灣潭,清深莫測。邑人崇德宰黃泰,少與群兒習(xí)水。俄頃疾風(fēng)暴雨,陰暝不辨人色,有物舒鱗鬣,掀舞寒碧;泰視之,乃龍也。群兒恐,未達(dá)岸,龍露一爪及泰肩,衣袂成文,泰以為瑞,匣置之。今邑人猶以為有龍潛其間。白葉湖在縣南二十五都。宋干道二年修浚。龍嶼十八溪在二十四都。源發(fā)于福清縣界,至龍嶼委蛇盤曲,凡十有八折,流至大樟渡,始合大溪。樟溪在縣東三都。源出德化縣,流至懷安縣境,去楊崎渡三十里入江。雙江在縣之前,雙流帶繞。漈溪在十七都。源出瑞峰。按《三山舊志》:“溪流會注,曰漈溪?!饼埧咴诳h治之東。隔仙掌一山,地脈相貫,每霖潦泛濫,水由小溪出,先經(jīng)鑒湖,未至大溪而龍窟之水已增尺許矣,或以為有龍居于其間之。鯤潭在越峰寺前。古語云:“鯤潭生芝草,溪沙架高樓,此時出公侯?!焙犊h治之西,溪流皆灘石,惟此彌漫衍迤,潴而為潭,時有龍見其中。宋寶佑元年。邑宰楊子咸16創(chuàng)龍神廟于潭之前,故址尚存。龍門三灘在縣西三十一都17。湯泉在十九都。又待旦里亦有溫泉。大湯小湯在縣南十五都。在大湯分為四池。小湯分為二池。俱有室屋,各分左右,以別男女。漁坑場在縣北十八都溪流之側(cè)。龍津湯在縣西二十六都。溫湯泉按《閩中記》:“在縣中流石上,特為彌怪?!毕闳诙叨?。岳廟前。溪中有巨石平坦,元王用文刻“釣磯”二字于上。雁湖在縣東二都。鑒湖在縣之東北,又名沖灣潭,清深莫測。邑人崇德宰黃泰,少與群兒習(xí)水。俄頃疾風(fēng)暴雨,陰暝不辨人色,有物舒鱗鬣,掀舞寒碧;泰視之,乃龍也。群兒恐,未達(dá)岸,龍露一爪及泰肩,衣袂成文,泰以為瑞,匣置之。今邑人猶以為有龍潛其間。白葉湖在縣南二十五都。宋干道二年修浚。龍嶼十八溪在二十四都。源發(fā)于福清縣界,至龍嶼委蛇盤曲,凡十有八折,流至大樟渡,始合大溪。樟溪在縣東三都。源出德化縣,流至懷安縣境,去楊崎渡三十里入江。雙江在縣之前,雙流帶繞。漈溪在十七都。源出瑞峰。按《三山舊志》:“溪流會注,曰漈溪。”龍窟在縣治之東。隔仙掌一山,地脈相貫,每霖潦泛濫,水由小溪出,先經(jīng)鑒湖,未至大溪而龍窟之水已增尺許矣,或以為有龍居于其間之。鯤潭在越峰寺前。古語云:“鯤潭生芝草,溪沙架高樓,此時出公侯。”湖汰潭縣治之西,溪流皆灘石,惟此彌漫衍迤,潴而為潭,時有龍見其中。宋寶佑元年。邑宰楊子咸16創(chuàng)龍神廟于潭之前,故址尚存。龍門三灘在縣西三十一都17。湯泉在十九都。又待旦里亦有溫泉。大湯小湯在縣南十五都。在大湯分為四池。小湯分為二池。俱有室屋,各分左右,以別男女。漁坑場在縣北十八都溪流之側(cè)。龍津湯在縣西二十六都。溫湯泉按《閩中記》:“在縣中流石上,特為彌怪?!毕闳诙叨?。,每霖潦泛濫,水由小溪出,先經(jīng)鑒湖,未至大溪而龍窟之水已增尺許矣,或以為有龍居于其間之。鯤潭在越峰寺前。古語云:“鯤潭生芝草,溪沙架高樓,此時出公侯。”湖汰潭縣治之西,溪流皆灘石,惟此彌漫衍迤,潴而為潭,時有龍見其中。宋寶佑元年。邑宰楊子咸16創(chuàng)龍神廟于潭之前,故址尚存。龍門三灘在縣西三十一都17。湯泉在十九都。又待旦里亦有溫泉。大湯小湯在縣南十五都。在大湯分為四池。小湯分為二池。俱有室屋,各分左右,以別男女。漁坑場在縣北十八都溪流之側(cè)。龍津湯在縣西二十六都。溫湯泉按《閩中記》:“在縣中流石上,特為彌怪?!毕闳诙叨?。,每霖潦泛濫,水由小溪出,先經(jīng)鑒湖,未至大溪而龍窟之水已增尺許矣,或以為有龍居于其間之。鯤潭在越峰寺前。古語云:“鯤潭生芝草,溪沙架高樓,此時出公侯?!焙犊h治之西,溪流皆灘石,惟此彌漫衍迤,潴而為潭,時有龍見其中。宋寶佑元年。邑宰楊子咸16創(chuàng)龍神廟于潭之前,故址尚存。龍門三灘在縣西三十一都17。湯泉在十九都。又待旦里亦有溫泉。大湯小湯在縣南十五都。在大湯分為四池。小湯分為二池。俱有室屋,各分左右,以別男女。漁坑場在縣北十八都溪流之側(cè)。龍津湯在縣西二十六都。溫湯泉按《閩中記》:“在縣中流石上,特為彌怪?!毕闳诙叨肌?/p>

《三山志》:“張?zhí)鞄煶髓F舟抵浮山,舍舟而陸,憩於盤石,陟而北,留巨跡鹿蹤於蒼石上。天禧元年,邑人高赟率眾立廟。熙寧十年,封保禧真人。紹興八年,賜額‘昭靈’。三十年,加封妙應(yīng)。乾道三年,加‘普祐’。
按《永福縣志》:“高蓋山有龍都峰,其頂為白巖?!彼o(jì)事跡,亦大約相似,疑即此巖而界二縣間,故并志之。烏石巖在縣西南舊宣政里。其巖最峻,登其巔,眾山在目。唐薛秘監(jiān)行祠在焉。仙人坐化石在縣西十四都演溪中。舊傳張圣君卒于其上。石旁有潭最深,曰九龍?zhí)丁S昔~群聚其中,雖洪潦溢不散,人以為異,無敢取者。
淳熙三山志 >
卷第三十七 寺觀類五
僧寺 永福縣 七十一所。慶歷《舊記》:七十所。內(nèi)五所有寺額。曾師建“記”:七十二所。鐘世明根括寬剩:七十二所。淳熙八年《縣申》:七十一所,內(nèi)六十所會到起置年代,十一所未詳。 枕煙院 唐元里。唐永徽元年置?! ∨f產(chǎn)錢八百五十四文?! ≈毓馑隆¢_平里。大中二年置。皇朝宣和二年改為神霄宮,建炎元年,仍為寺。吳侍郎栻《登重光寺》詩云:“上窮蒼石躡丹梯,(底本先書“梵成拂”,復(fù)校改“拂”為“梯”字,庫本作“梵成拂”,據(jù)崇抄改“躡丹梯”。)祖意誰參只履西。曉閣濃陰云散嶺,夜堂清影月雙溪。(底本作“亥堂”,據(jù)庫本改。)池開今日青銅鑒,(底本、庫本作“地開”,據(jù)崇抄改。)碑立何年碧玉圭。靜覺官名微可笑,《南華經(jīng)》里一醯雞?!庇蟹派亍! ∨f產(chǎn)錢三貫四百六十二文?! ≡齐H院 待旦里。五年置。 蘇老亭 慶歷間,提刑蘇舜元建。(底本、庫本作“蘇舜元□”,缺一字,據(jù)崇抄補(bǔ)。)吳栻詩:“蘇老行諸郡,多為灑落游。靜心山共止,動意水俱流。赴社辭陶令,(底本、庫本作“辭”,崇抄作“呼”。)翻經(jīng)約謝侯。高風(fēng)誰復(fù)記,明月上西樓。” 舊產(chǎn)錢二貫二百一十文?!霸洝保憾灦俣??!犊h申》:二貫二百一十五文?! √熘^音院 永安里。咸通二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七百三十文。《縣申》:一貫七百三十二文。 大興院 保安里。同年置?! ∨f產(chǎn)錢二貫四十八文?!霸洝保憾炓话傥??!犊h申》:二貫五十文?! ∪逶骸⌒仑S里。同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三百五十六文?!犊h申》:一貫三百五十一文?! ∩狭衷骸√圃?。同年置。 舊產(chǎn)錢一貫一百五十四文?!霸洝保喝炓话倨呤?。 上生院 唐元里。同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九十六文。“曾記”:一貫一百一十六文。 棲林院 新豐里。三年置?! ∨f產(chǎn)錢二百三十三文?! ∩淆埲骸〈├?。十年置。 舊產(chǎn)錢一貫七百九十二文?! ↓埮d院 永安里。乾符三年置。 舊產(chǎn)錢二百五十三文?!霸洝保何灏俣??! ⌒屡d院 保安里。四年置。 舊產(chǎn)錢八百五十四文?!霸洝保喊税傥迨?。 瑞應(yīng)院 安樂里。廣明元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三百六十七文?! “自圃骸⌒仑S里。二年置。 舊產(chǎn)錢五百二十文?!霸洝保何灏俣晃摹!犊h申》同曾。 中峰寺 待旦里。中和元年置。 舊產(chǎn)錢五百四文。 惠安院 保安里。光啟元年置。初為大普慈報國禪院。大中祥符八年,敕改今額?! ∨f產(chǎn)錢四貫六百八十五文?! 「呱w名山院 平蓋里。文德元年置。后唐天成中,閩王賜額。時主僧智幽。并賜銅鐘,命馬朱記,命服授而不掛。(底本作“時主□智幽”,又“命馬朱□”,庫本無此注,據(jù)崇抄補(bǔ)。)山在縣西二百里,周回九里。秀巒插天,常有紫云蔭之如蓋。因名高蓋山。有泉金色,亦號金支山。偽閩將郊天,乃封西岳。以霍童山為東岳。始后漢時,土人徐登《院記》作徐登隱。弟兄姐妹七人隱于此。齊建元初,有僧姓陳氏、號慧炬,與一侍者姓喻氏、號智者,(底本先書“智著”,復(fù)校注為“智者”,庫本、崇抄皆仍作“智著”。)亦入此山,絕粒禪定。唐乾封中,因霍童山趙炳來于白巖,時,樵者戢步林間,見炳與登酌東流水為醪,(底本、崇抄作“東流水”,庫本作“東澗水”。)剝枯松皮為脯,(底本、崇抄作“枯松皮”,庫本作“枯桑皮”。)醉臥久之。炳語登曰:吾當(dāng)先去。子亦速來。登曰:“鳳立煙霄迥,(底本、崇抄作“煙霄遇”,據(jù)庫本改。)桃香碧洞逢?!毖匀A,俱不見。儀鳳二年元日,登與弟兄姐妹七人于壇上并蟬蛻上升而去。僧慧炬者,后縣宰三請不下,乃遣侍者赴縣城,屆重光寺始信宿,命浴,坐化。時炬在室內(nèi),亦然。今二真身皆存。(底本作“皆在”,據(jù)庫本、崇抄改。)室前有一石龜,旱禱必應(yīng)。見偽閩鄉(xiāng)貢進(jìn)士王贍“記”?!坝洝痹疲荷裣勺兓庆`洞而不棲;祖佛修行非圣岳而不憩。以王子晉騰身于緱嶺,(底本作“紙嶺”,據(jù)庫本改。)能大師示跡于曹山。(底本作“景跡”,據(jù)崇抄改。)雖出凡之路斯然,而達(dá)本之原不爾。是謂:控鶴驂鸞之客,以九仙六洞為家;出生離死之人,以大道三界為宅?;蚪鸸腔鵁熛纪S?,空閉古壇;或色身謝而水月回光,(底本作“月四光”,據(jù)庫本改。)卻歸他世。豈可以凡目識予去住,(底本作“凡心識于去住”,據(jù)崇抄改。)豈可以凡心測彼變通哉?(底本作“玄心則彼變通哉”,據(jù)崇抄、庫本改。)大閩國西岳名山者,初有神仙以變化,次有祖佛以修行。圣跡聿興,(底本作“堊跡”,據(jù)庫本改。)在于唐朝之前葉。(底本作“之百為”,據(jù)崇抄、庫本改。)其山,中分六合,高冠二儀。巖根而吼出雷聲,峰首而戛橫斗柄。寒生六月,風(fēng)起五天。上有列仙聚會之壇,中有至士修真之室。云云。崇寧三年,敕封:登,凈慧真人;慧炬,慈利大師;智者,惠應(yīng)大師。大觀三年,知縣鄭仁達(dá)始建三圣殿室。先是,有徐真君祠堂及東西二室。嘉祐中許公將留題二室云:“上得山來過石門,謁靈特地乞真言。再三許我前程事,敢不留詩荷圣恩?!苯B圣初,陳公旸亦繼前韻:“六題曾徹九重門,暫阻堯階奏萬言。今日又蒙師許我,漢廷當(dāng)沛異常恩?!敝h施常“詩”:“白云來去自閑閑,鎖斷千山與萬山。(底本先作“鎖靳”,旁校改作“鎖斷”,庫本作“鎖靳”,崇抄作“鎖勒”。)羽客已歸霄漢去,(底本作“□客”,缺一字,崇抄作“仙客”,據(jù)庫本補(bǔ)。)虛堂流水漫潺潺?!薄安奖M千山與萬山,白云步處叩禪關(guān)。曉猿夜鶴應(yīng)相笑。笑問勞生幾度閑。”良翰敘詩:“巨鎮(zhèn)標(biāo)閩越,靈蹤肇晉、齊。(底本作“□蹤”,缺一字,庫本作“高蹤”,據(jù)崇抄改。)空壇仙一去,(底本作“仙一上”,據(jù)崇抄改。)古洞佛雙棲?;敧q在,(底本作“龜□在”,缺一字,據(jù)崇抄補(bǔ)。)燒丹井已迷。塵襟誰復(fù)悟,惟聽曉猿啼。” 龍都峰巖 在龍都峰頂。其下雙崖對峙,拔起千仞,(底本、庫本皆作“千竹”,據(jù)崇抄改。)宛若洞門。有三石室,世傳趙真君壇,有祠宇。后,頭陀侵其洞口為庵。(底本作“須陀”,庫本作“傾陀”,據(jù)崇抄改。)政和三年,陳侍郎旸還自高蓋,來謁祠下,遷其庵,葺祠宇,遂復(fù)洞門故跡。詩云:“巖頂風(fēng)云常不散,洞門日日吐煙霞。濟(jì)時偏解為霖雨,信是神仙第一家?!薄 ∨f產(chǎn)錢二貫九十八文?!犊h申》:二貫一百文?! ∩腺Y福院 義仁里。景福元年置。 舊產(chǎn)錢一貫二百四十五文。 報恩院 新豐里。同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四十一文?!霸洝保阂回炈氖奈摹! “采圃骸「袘?yīng)里。二年置?! ∨f產(chǎn)錢二百三十一文?! 〔既骸¢_平里。(底本作“開平院”,據(jù)崇抄改。)乾寧二年置。 舊產(chǎn)錢五百五十二文?! 〈浞逶骸“矘防?。同年置?! ∨f產(chǎn)錢五百三十二文?!霸洝保何灏偎氖摹! ∠闳骸×x仁里。同年置?! √珮O山 樂賢亭有侍郎吳栻留題。 舊產(chǎn)錢二貫九百八十一文?! 〖U院 安樂里。三年置。 舊產(chǎn)錢五百八十八文?! ∠蓭r羅漢院 唐元里。光化二年置。有篆書十,不知何代書也,夭矯崖間,灑落奇妙,古號仙篆。歐陽文忠公嘗得之,喜其無鐫刻之跡,如指畫成文,(崇抄作“指畫成之文”。)欲以蕃夷金書字、圖號譯之,未暇也。蔡端明釋曰:“貧道守真乙,中有不死術(shù)”,亦莫得其據(jù)。一在安仁寺仙人山,狀如云雷文,蜿蟺模重,疑古羅漢字。(底本作“羅漢寺”,據(jù)庫本、崇抄改。)后僧憚墨蠟之費(fèi),燎斫瘞而之。一在中和寺,黃坑之崖,尤劂剞,生如華葩,熟如槁橈,或水消而未既,或布汞地上,枝葉不屬而脈絡(luò)皆通。疑開辟之初,孕云結(jié)寶,若龜圖、馬箓,鎮(zhèn)壓山川,未易以今書通。政和三年,陳令武佑得安仁二字于沙燼之中,又于上生院僧景純得所藏善本四字,并羅漢、中和鋟諸木?! ∨f產(chǎn)錢一貫三百文?! 蠖髂嵩骸¢_平里。同年置?! ∨f產(chǎn)錢二百二文。“曾記”作無產(chǎn)錢?! ∠沦Y福院 保安里。同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一百九十文?! ∥氖庠骸¢_平里。三年置。 舊產(chǎn)錢三百六十三文?!霸洝保喝倨呤?。《縣申》:三百六十一文?! ”鄙皆骸」獾吕铩L鞆?fù)三年置?! ∨f產(chǎn)錢二貫一百一十六文?!霸洝保憾炓话僖皇摹! ∧苋仕隆”5吕?。天祐二年置。溪流會注,曰漈溪。溪之源,群峰高拔者,曰瑞峰。初,僧無爽廬此,名寄林。后唐清泰二年,更號瑞峰。皇朝大中祥符中,李郎中欣以天子承天祐,名山異跡多所旌表,奏以承天為額。政和中,易名能仁。有放生池。 舊產(chǎn)錢一十一貫六百一十二文?!霸洝保阂皇回灠税傥迨摹! ≠Y國院 歸義里。同年置?! ∨f產(chǎn)錢三貫六百四十一文?!犊h申》:三貫六百八十四文?! 毞e院 開平里。梁開平二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七百九十五文。 總持院 開平里。同年置。 舊產(chǎn)錢六百四十五文。 靈鷲院 永津里。同年置。 舊產(chǎn)錢四百三十九文。 靈峰院 開平里。乾化二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三百一十九文?!霸洝保阂回炄俣呶摹!犊h申》同曾?! ∏鍥鲈骸」獾吕?。三年置?! ∨f產(chǎn)錢三百五十八文?!霸洝保喝倭宋??! ∝菰骸“矘防?。同年置?! ∨f產(chǎn)錢一百六十文?! §`居院 平蓋里。四年置?! ∨f產(chǎn)錢一百八十二文?!霸洝倍嘁晃??! ”睅r院 歸義里。貞明元年置?! ∨f產(chǎn)錢七百六十三文?! ∠闵w院 保德里。后唐同光二年置?! ∨f產(chǎn)錢九百三十文?! ⊙訅墼骸¢_平里。六年置。 舊產(chǎn)錢三百九文?! ¢e居院 平蓋里。同年置?! ∨f產(chǎn)錢二貫八十文。“曾記”:二貫七十五文?!犊h申》:一貫一百三十八文?! ≈x洋觀音院 同里。天成三年置。 舊產(chǎn)錢一百五十文?! ∩铣鐗墼骸×x仁里。長興二年置?! ∨f產(chǎn)錢二百七十九文?! →惙逶骸〈├?。晉天福元年置。 舊產(chǎn)錢四百一十六文?! ▲P棲院 光德里。二年置?! ∨f產(chǎn)錢二百五十二文?! ⌒惴逶骸”5吕铩h乾祐二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六十八文。 上觀音院 感德里?;食《曛谩! ∨f產(chǎn)錢七十五文?! 》綇V巖院(底本、庫本只作“方廣巖”,據(jù)崇抄改。) 保安里。同年置,巖高千仞。慶歷間,邑人黃非熊養(yǎng)高其中,訪得奇所。作十詩留于石。玉泉洞、瑞松塢、鐘磬石、聽泉崖、瀑布崖、龍樹巖、靈羊谷、龍尾泉、望仙臺、清音洞?! ∨f產(chǎn)錢二百六十文?! ∶飞皆骸”0怖铩i_寶元年置?! ∨f產(chǎn)錢一十一文?! ≡椒逶骸¢_平里。同年置。吳栻詩:“野僧迎客笑開關(guān),更拂殘碑蘚字斑。徐姓仙歸空碧洞,越封王去漫青山。影來秋月林千缺,聲落春風(fēng)水一灣。焙茗滿甌須強(qiáng)啜,過橋車馬便人間?!薄 ⊥娣纪ぁ≡S七年創(chuàng)。知縣黃敘名而記之。(底本作“□敘”,庫本作“某敘”,據(jù)崇抄補(bǔ)。查《八閩通志》,有知縣黃敘任于建炎之后,仍疑誤。) 舊產(chǎn)錢一貫八百五十四文?!霸洝保阂回灠税傥迨??! ▲P凰巖院 安樂里。六年置。 舊產(chǎn)錢一百四十六文?! 〈淞謳r院 同里。太平興國元年置。 舊產(chǎn)錢二十九文?! ∠鲁鐗墼骸√圃铩6曛??! ∨f產(chǎn)錢六十四文?!霸洝鄙僖晃摹! ”绷衷骸「袘?yīng)里。八年置?! ∨f產(chǎn)錢一貫四百三文?!霸洝倍嘁晃摹! 《U林院 保安里。九年置?! ∨f產(chǎn)錢五百四十八文。 善凈塔院 開平里。同年置?! ∨f產(chǎn)錢二百六十一文?! 【靶悄嵩骸”0怖?。淳化四年置?! ∨f產(chǎn)錢二百二十二文?! O樂巖院 開平里。大中祥符二年置。 舊產(chǎn)錢一百八十五文?! ”勰嵩骸⊥铩c歷元年置?! ∨f產(chǎn)錢一十五文?!霸洝保核氖??! ∠慢埲骸∮腊怖??! ∨f產(chǎn)錢六貫二十四文?!霸洝保何遑灳虐倭呶?。 仙峰院 待旦里?! ∨f產(chǎn)錢二貫四百九十九文?! “踩试骸√圃?。 舊產(chǎn)錢六百九十四文?! 〈髸r院 義仁里。 舊產(chǎn)錢一百三十四文。“曾記”:大會巖,一百三十五文?! ∠懔衷骸⌒仑S里。 舊產(chǎn)錢一百二十三文?! ∥淞陰r院 待旦里。 舊產(chǎn)錢一百七文?! §`源巖院 保安里。 舊產(chǎn)錢五十二文。“曾記”作靈源巖?! ≈杏^音院 待旦里。 舊產(chǎn)錢二十三文?! ≈泻驮骸∮腊怖?。 舊產(chǎn)錢一十八文?! ∑臻T庵 唐元里?! ∨f無產(chǎn)錢。《縣申》:二文。 陸山堂 保安里?! ∨f產(chǎn)錢七十文。 已上十一所,未會到起置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