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新柑橘人”將目光投向果林,將生命融入土地,正耕種著柑橘的數(shù)字生存空間。文|張展編|石燦12月上旬的江西贛州,農(nóng)戶正在漫山遍野的臍橙果林間摘果。這里有全球面積最大的臍橙果林,贛南臍橙的品牌價值也位居全國水果產(chǎn)地品牌的第一位。臍橙從贛州被
一群“新柑橘人”將目光投向果林,將生命融入土地,正耕種著柑橘的數(shù)字生存空間。
文 | 張展
編 | 石燦
12月上旬的江西贛州,農(nóng)戶正在漫山遍野的臍橙果林間摘果。
這里有全球面積最大的臍橙果林,贛南臍橙的品牌價值也位居全國水果產(chǎn)地品牌的第一位。臍橙從贛州被打包發(fā)走,乘著輛輛貨車,飛進千家萬戶。
贛州以西約1600多公里,于岷江以西、青衣江以東,坐落著愛媛果凍橙的家鄉(xiāng)——丹棱。憑借皮薄汁多的優(yōu)勢,愛媛果凍橙成為柑橘“網(wǎng)紅”,大有挑戰(zhàn)贛南臍橙“霸主”地位之勢。
忙碌的果農(nóng)中有一群年輕人。他們既是“果二代”,也是“電商一代”。他們開起了網(wǎng)店——柑橘不再完全依賴傳統(tǒng)線下大批發(fā)的方式賣向全國,而是以“拼購+產(chǎn)地直發(fā)”的方式直連消費者。
歐陽藝峰于1990年出生,是土生土長的贛州人;侯宇比歐陽藝峰小3歲,從小在丹棱的柑橘林里長大。
地理上相隔1600多公里的兩人,命運通過柑橘匯聚在一起。以贛州和丹棱為原點,他們都有美好的前“橙”。
歐陽藝峰和侯宇分別向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分享了他們的故事。我們將故事整理了出來,與大家分享。
“我的整個童年都是橙子味的”
歐陽藝峰 | 贛南臍橙 | 1990年出生
從事水果電商6年

歐陽藝峰
中國盛產(chǎn)柑橘的地方很多,但“世界橙鄉(xiāng)”只有一個,那就是我的家鄉(xiāng)——贛州。
我家種了80畝臍橙,父母還經(jīng)營一家臍橙廠,專做臍橙大批發(fā)。我從小就在臍橙林和臍橙廠里長大,整個童年都是橙子味的。
十年前,我去杭州上學,留在那里做了兩年打工人。
后來,父親病倒了。當時正值采收季,母親一人無力應(yīng)付這么大的果園和果廠,果子摘下時,品相不好,無人愿收。冬至將至,父母心急如焚——那幾車橙子怕是要爛在倉庫了。
著急不是辦法,于是,我問辦公室同事要不要橙子。沒想到,他們直接把幾車橙子全買光了。我很感動,同時也大受啟發(fā)——原來,這么多人喜歡臍橙。
2015年,我回到贛州,想幫家里賣橙子,減輕父母負擔。剛開始,我在傳統(tǒng)電商上賣,但競爭實在太激烈,直通車我又玩不轉(zhuǎn),愁得我都快抑郁了。
這時,我關(guān)注到拼多多。當時朋友“吹?!闭f,這個平臺代表電商的未來。我半信半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放棄了原來平臺,一門心思只做拼多多。沒想到,銷量蹭地就起來了。當時我特別意外,難道我一夜之間開竅了?變成電商運營高手了?后來想想,還是因為新平臺流量大、活躍用戶多。
銷量上來后,橙子很快就不夠賣了,于是我就去找橙子。當時,我家所在的安遠縣還沒摘帽,是國家級貧困縣。根據(jù)政策,每家臍橙企業(yè)都要幫扶農(nóng)戶,要定點向他們收購橙子。從那時起,我們就與18家農(nóng)戶結(jié)成對子。至今,他們還是我們的貨源。除此之外,我們還綜合考慮品質(zhì)和價格,陸續(xù)在整個贛南地區(qū)選擇了300-400家農(nóng)戶進行合作。
我有一個堅持——只賣正宗的“贛南臍橙”,那些拿到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臍橙協(xié)會認可的橙子。做水果電商,品質(zhì)是首位的,沒有品質(zhì),沒有復(fù)購,豈不是賣個寂寞?
很多人以為,產(chǎn)地直發(fā)就是把橙子從樹上摘下,再打包發(fā)走。其實不是,采后處理是很重要、很花錢、也很影響品質(zhì)的環(huán)節(jié)。采后初加工,不是粗加工,這個“初”應(yīng)該是初心的“初”。
既然要做好,我就想到了標準化,從臍橙分級開始做起。當時,我看中了一臺清洗分揀一體機,一天能分揀50萬斤橙子。但這臺機器要100多萬。這對于我們這兒的農(nóng)村青年而言,絕非小數(shù)目。為了籌到這筆錢,我只好讓父母支持些、又硬著頭皮四處找朋友借、甚至還去銀行貸了些款。這段經(jīng)歷讓我很難忘。
現(xiàn)在,我的臍橙生意已步入正軌。會預(yù)留100萬斤左右的安全庫存,保證約一周的發(fā)貨量,以防天氣因素導致不能摘果。我還安排了專人盯售后,中評和差評都會特別跟進,盡可能做到讓消費者滿意。
廠里現(xiàn)在雇傭了近100個的工人。他們原來每年都去外地打工,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資兩千五,這幾年,他們在廠里,每月差不多能拿到六七千。
未來,我打算把直播做起來,讓電商占我們總營收的比例變得更大,同時電商這塊還能保持30-50%的增長。我相信,保持目前的勁頭和策略,實現(xiàn)這一目標,問題不會太大。
當然,我們也面臨競爭,比如果凍橙就是強勁對手。由于品種特性,果凍橙的視頻和照片,視覺效果很好。但贛南臍橙的顧客忠誠度很高,每年橙子還沒上市,客戶就會來問。
雖然果凍橙分走了一部分流量,但我相信人在地種、事在人為。
“在讓家鄉(xiāng)變得更好這件事上,我努力過”
侯宇 | 丹棱果凍橙 | 1993年出生
從事水果電商2年多
愛媛果凍橙這幾年確實火了。很多人都知道丹棱有果凍橙,但不知道它的過去。
我們這兒幾代人都種植柑橘類水果,爺爺輩種紅桔,父母那一代種臍橙,輪到我們,我們賣不知火、果凍橙,等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其實,這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適合這片土地的優(yōu)勢品種。
果凍橙的學名叫“愛媛38號”,是丹棱當?shù)赝翆<?0多年前從日本愛媛縣引進的品種。水果水果,沒有水,怎么能叫水果?而果凍橙有個顯著的特點,汁水特別充沛。
我們每年也賣不知火、粑粑柑,但果凍橙最受歡迎,銷售額能占到一半。
我們從2019年開始做拼多多,除了我,還有兩個合伙人。當時,我們跟父母說,以后是“新農(nóng)人”了。他們不太理解,什么新舊,還不是賣橙子。
在丹棱,我們是最普通的年輕人。2019年之前,我在縣城賣電腦,賣了7年。他們倆,一個做廚師,一個之前做過電商,有些經(jīng)驗。那時,我對自己的未來很迷茫。我要一直賣電腦嗎?能賣成什么樣?如果不賣電腦,我還能做什么?類似的困惑,他們也有過。
我沒想到,問題的答案竟然就藏在我每天經(jīng)過的橙子林間。我也沒想到,水果電商現(xiàn)在發(fā)展得這么好,還能幫助家鄉(xiāng)弘揚橙子文化。
我們“三個臭皮匠”,一個倉配,一個采購、一個運營,雖然分工不同,但理念一致——要做就做好果子。
第一年,我們并不知道哪些園子好,于是就跟著父母跑,一家家看果子、嘗甜酸。但等到第二、第三年,連導航都知道哪些園子好,因為,水平高的種植戶,果子品質(zhì)可以做到持續(xù)“不翻車”。
這些收回來的橙子,我們要進行分揀。在這方面,我們比較保守,請了一批摸了幾十年橘橙的老農(nóng)人,他們一摸一掂就知道果子好不好。果凍橙皮薄,機器不知輕重,容易把果子磕壞。盡管人工的成本比機器更高,但我們相信,有些傳統(tǒng),還得堅持。
坦白說,我們店鋪橙子的價格相比同行略高,因為不想壓縮前端采購和選果的成本。低價或許能贏一時,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而且,從去年開始,我們明顯感到競爭壓力變大,做柑橘電商的人越來越多。因為果凍橙銷售情況好,農(nóng)戶也越來越愿種。我一個合伙人家里,2018年開始種愛媛,最初一點點,現(xiàn)在種了果園的六七成,甚至還開墾了一些荒地,打算接著種。
這些都要求我們一定要保證品質(zhì)。目前,我們店一天能出三萬單,希望明年能做到日發(fā)五萬單。除了賺點錢,讓家人生活得更好,我還有個夢想,那就是打造一個大家想買果凍橙時能夠想起的品牌,一個可能有點土但很真誠的品牌。
我想用這個品牌告訴別人,在讓家鄉(xiāng)變得更好這件事上,我努力過。
尾聲
就像歐陽藝峰說的,中國盛產(chǎn)柑橘的地方有很多,不同地方柑橘的品種也不盡相同。
除了丹棱果凍橙和贛南臍橙,還有“每五個中國沃柑就有一個產(chǎn)自武鳴”的武鳴沃柑、“中國砂糖橘看荔浦”的荔浦砂糖橘、“褚橙之鄉(xiāng)”的新平冰糖橙和“長壽之鄉(xiāng)”的麻陽冰糖橙,等等,
作為柑橘原產(chǎn)國,我國2020年的柑橘產(chǎn)量達到5121.9萬噸,在全國水果產(chǎn)量中比重高達17.9%,是名副其實的“大戶”。
作為一種重要的貢品,千百年前,柑橘借貨船和馬車從如今的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貴州、江西、安徽、河南、江蘇、陜西的南部等地向朝廷運輸。
小小柑橘的命運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發(fā)生了轉(zhuǎn)折。借助拼多多這樣的電商平臺,柑橘被植入了電商的基因,它們能以更為從容的姿態(tài)飛入尋常百姓家。
“新柑橘人”歐陽藝峰和侯宇和世世代代的“柑橘人”一樣,將自己的目光投向果林,將自己的生命融入土地。但不一樣的是,他們耕種的是柑橘的數(shù)字生存空間。
一幅嶄新的柑橘漂流圖景正在被描繪,這里面蘊含著的是早就被注入柑橘文化的靈魂——人們對幸運、繁榮、豐饒與富足永恒不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