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中國是美石的同義語。古人視玉為寶,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各式玉器,并不間斷地延續(xù)到現(xiàn)在。古人佩玉,不只是簡單地作為裝飾,更是自我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玉的種類很多,中國最常見的是翡翠(硬玉)、和田玉(軟玉)、瑪瑙、岫玉、獨山玉、四大名石等,顏色也
玉,在中國是美石的同義語。古人視玉為寶,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各式玉器,并不間斷地延續(xù)到現(xiàn)在。古人佩玉,不只是簡單地作為裝飾,更是自我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玉的種類很多,中國最常見的是翡翠(硬玉)、和田玉(軟玉)、瑪瑙、岫玉、獨山玉、四大名石等,顏色也是多種多樣。
中國古代對玉色歷來頗有爭議,玉有幾色?何色為貴?各有看法。明代周履靖《夷門廣牘》中說:“于闐玉有五色,白玉色如酥,冷色、油色及雪花者皆次之。黃玉如栗者曰甘黃玉,焦黃次之。碧玉色青如藍靛,即今深青色,或有細墨星者、色淡者皆次之。墨玉色如漆,又謂之墨玉。赤玉如雞冠,人間少見。綠玉深綠色,中有飯糝者尤佳。甘青玉色淡青而帶黃。”
《玉紀》云,玉有九色:元如澄水曰瑿,藍如靛沫曰碧,青如苔蘚曰?,綠如翠羽曰瓐,黃如蒸栗曰玵,赤如丹砂曰瓊,紫如凝血曰璊,黑如墨光曰瑎,白如割肪曰瑳(玉以雪白為上,白如割肪者,又分九等),赤白斑花曰瑌。
那么玉的顏色到底有哪些分類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紅
古代流傳著一句諺語:“玉石掛紅,價值連城”。中國人對于紅色的追求一直十分熱衷,無論是瓷器還是玉器,紅色都是高貴典雅的代名詞。

清·紅玉手串 北京北緯2009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16,500元
紅玉分為紅玉原石和紅沁玉,日常所說的紅玉一般指紅沁玉。天然的紅玉是玉石由氧化鐵等礦物質(zhì)滲透沁入形成的,顏色主要以暗紅和酒紅為主,質(zhì)感如鮮血般流動自然,玉石內(nèi)部如植物纖維一般緊密有致。而人為紅玉由高溫?zé)w黑紅,外表粗糙,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比較疏松干燥。
古人形容紅玉:“艷若雞冠,油脂光澤,其紫紅處如凝血、赤紅處如朱砂,質(zhì)地細膩溫潤,硬度高”。在古代,紅玉只流傳于宮廷貴族,民間只聞其名不見其影。
紅玉十分稀少罕見,甚至在故宮博物院玉器庫房所藏的三萬余件玉器中,沒有一件是和田玉紅玉。果真是應(yīng)了一句“物以稀為貴?!?/p>
紅玉艷麗的色澤,使其成為近年來收藏界競相追逐的奇珍異寶。不過,上品的紅玉難得一見,收藏時一定要注意真假別被騙了~
黃
如今的玉石愛好者尚白喜綠,事實上,黃玉曾經(jīng)傲視過羊脂玉。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提到:“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明代士大夫玩玉、賞玉,都以黃玉為貴。
黃玉溫潤、細膩,其聲若金磐之余音,絕而復(fù)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和田黃玉,是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其基質(zhì)為白玉,因長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鐵滲濾在縫隙中形成黃色調(diào)。能稱為黃玉的必須是肉質(zhì)也被沁色為黃色,內(nèi)外色一致,不露白。黃玉稀有罕見,是玉中的珍品,產(chǎn)量很少,可與羊脂玉相媲美。
黃玉的黃色含蓄而內(nèi)斂,自古以來就象征著尊貴與靈氣。在清代,由于黃玉與“皇”諧音,又極稀少,經(jīng)濟價值一度超過羊脂白玉,其身價不匪,儼然成為皇室貴族專用之物。
黃玉色質(zhì)溫潤而不艷麗,氣質(zhì)淡雅而不鋒利,與中國人推崇的“君子之道”相符,因此備受收藏界喜愛。
白
白玉又稱“中國玉”,是和田地區(qū)的典型玉石。其質(zhì)地十分細膩,用手觸摸有滑感,是由粒徑小于0.01毫米的纖維狀透閃石-陽起石晶體交織在一起的集合體。
上好的白玉被稱為羊脂玉,晶瑩潔白、細膩滋潤、毫無瑕疵,是玉中極品,非常珍貴。在古代,帝王將相才有資格佩上等的羊脂玉。
如今很多人稱羊脂玉為羊脂白玉,事實上,羊脂玉的重點不在于“白”,而在于“脂”。羊脂玉并非純凈的白,而是帶了一些米黃色,在陽光下仿若凝脂,溫潤柔和。上好的羊脂玉最好能“白如截肪”,即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肉脂肪。
羊脂白玉不但象征著“仁、義、智、勇、潔”的君子品德,還象征著“美好、高貴、吉祥、溫柔、安謐”的世俗情感。其以其白、細、潤、溫、糯五種特征而聞名于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等佳品。
碧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從賀知章的《詠柳》中可以窺見碧玉之色究竟有多美,春意黯然,沉靜優(yōu)雅。碧玉是由蛇紋巖侵入基性火山巖等圍巖后形成的軟玉,質(zhì)地堅韌、光澤溫潤、色澤絢麗、組織致密而透明、聲音舒揚致遠。
碧玉在清朝宮廷中極為盛行,由于其顏色與青銅器相近,被制作成了不少仿照青銅器樣式的玉器,紋飾精細、款式別致。
雖然碧玉不如白玉受關(guān)注,但在玉石愛好者眼里卻十分受寵。這得益于其產(chǎn)量大、顏色豐富。沉穩(wěn)的菠菜綠、明快的陽綠、鮮嫩的蘋果綠、淡雅的鴨蛋青……碧玉雖然被稱為碧玉,但碧色間的差異給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翡翠價格日益高漲的環(huán)境之下,碧玉憑借其不輸于翡翠的色澤、更勝于翡翠的縝密細潤,沖進了玉石愛好者的眼中,成為一匹當(dāng)之無愧的黑馬。
青
青玉的歷史悠久,從商、周至戰(zhàn)國,青玉始終是和田玉中最受歡迎的玉石品種。由于其玉質(zhì)細膩,顏色沉穩(wěn),富有“基業(yè)長青”的寓意,備受帝王喜愛,成為國璽材質(zhì)的不二之選。代表清王朝最高皇權(quán)的清二十五方寶璽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璽,玉器專家都稱和田青玉為“帝王之玉”。
青玉是和田玉的五大類別之一,在和田玉中硬度最高,產(chǎn)量占據(jù)整個和田玉產(chǎn)量的80%左右。青玉成因與白玉一樣,都屬于接觸變質(zhì)成因形成,只因含微量元素鐵而呈現(xiàn)出差異。因此,價格相對較低,成為玉器收藏界最廣泛的收藏品類。
對于產(chǎn)量較高的青玉來說,收藏時要特別注意玉器的品質(zhì)。品質(zhì)最好的青玉,其顏色為純青色,質(zhì)地細膩堅韌,呈油脂光澤,結(jié)構(gòu)完美無明顯綹裂,是收藏時最好的選擇。
紫
《宋書·符瑞志下》中提到:“黃銀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則黃銀紫玉光見深山。”南朝梁國劉勰的《文心雕龍·正緯》中亦有:“白魚赤鳥之符,黃金紫玉之瑞?!痹诠糯?,紫色被認為是祥瑞之色,所謂“紫氣東來”就是如此。
紫玉產(chǎn)量稀少,顏色特征明顯區(qū)別于其他玉種,瑰麗的粉紫色在軟玉中實屬少見,因此十分珍貴。據(jù)《文房四寶圖書》中記載:“此玉罕得,粉紅潤澤。多作刀靶環(huán)子之類,少有大者?!?/p>
不過,古代關(guān)于紫玉的記載很少,紫玉又十分罕見,因此紫玉在玉的種類中較為低調(diào)。
新疆玉中的佼佼者就有丁香紫玉,是20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新疆魔鬼城發(fā)現(xiàn)的一個玉石新品種。它由致密的鋰云母巖組成,因顏色呈丁香花般的美麗而得名。這種玉石質(zhì)地細膩、顏色純正、呈半透明狀,具有珍珠般的光澤。其硬度較低,易雕琢拋光,加工成工藝品后色澤柔和,光澤奪目。
墨
在玉石收藏領(lǐng)域中有著“一紅二黃三墨四羊脂”的說法,墨玉漆黑如墨,色重質(zhì)膩、紋理細致、光潔典雅,比羊脂玉更加珍貴。
墨玉的“墨”是石墨的意思,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和田墨玉首先要達到白玉甚至羊脂玉級別,在形成過程中,跟石墨礦發(fā)生了接觸,被石墨浸染進去,這時候的白玉才能夠叫墨玉。也就是說,含石墨的玉才叫墨玉,否則不論顏色有多黑,都不叫墨玉。
很多人經(jīng)常將其與墨碧玉弄混淆。黑碧玉是碧玉在漫長的時間下,因為宇宙射線的作用慢慢變黑形成的,本質(zhì)上是一種墨綠色。
墨玉與墨碧玉在肉眼下看或許都是黑色,但在強光的照射下,墨碧玉會透出綠色的光,而墨玉則會透出白色的光暈。因此,墨玉也是人類無法輕易仿造的玉類。
從收藏角度來看,玉石的色彩與其價值的關(guān)系是多樣化的,并非簡單的只要是單一顏色就好,玉石的價值與色彩的稀有性、色彩與質(zhì)地的和諧程度、色彩與玉雕的表現(xiàn)形式是否能夠達到藝術(shù)統(tǒng)一都有很大的關(guān)系。
“黃金易得玉難求”,想要一塊好玉,不僅需要機緣,還需要獨到的眼光,否則就只能與好玉擦肩而過了?,F(xiàn)在玉石市場上魚龍混雜,不良商家常以次充好,愛好玉石的朋友們在收藏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前往別被忽悠受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