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作為糖尿病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生風險多與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佳相關。臨床上西醫(yī)多采用營養(yǎng)神經類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以及硫辛酸、依帕司他等對癥治療。有研究認為,發(fā)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周圍神經缺血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作為糖尿病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生風險多與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佳相關。臨床上西醫(yī)多采用營養(yǎng)神經類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以及硫辛酸、依帕司他等對癥治療。有研究認為,發(fā)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周圍神經缺血。
中醫(yī)認為消渴病日久易耗氣傷血,氣為血之帥,氣虛則無以推動血液運行,日久則形成瘀血,四肢失于濡養(yǎng)則出現(xiàn)肢體麻木不仁,甚至疼痛的癥狀。臨床上常用活血化瘀類中成藥單用,或聯(lián)合西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取得滿意的效果。

糖脈康顆粒
糖脈康顆粒,由黃芪、生地黃、赤芍、丹參、牛膝、麥冬、黃精等組成,中醫(yī)認為具有養(yǎng)陰清熱、活血化瘀、益氣固腎的功效。適用于氣陰兩虛、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飲,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自汗,盜汗,五心煩熱,胸中悶痛,肢體麻木或刺痛,便秘;2型糖尿病及并發(fā)癥見上述癥狀者。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糖脈康顆粒能擴張外周血管,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和血液高凝狀態(tài),抗血栓形成。同時改善血糖水平,消除自由基,抗炎、抗氧化應激,糾正周圍神經及其環(huán)境的缺血缺氧,減少神經損傷,修復周圍神經,改善肢體麻木疼痛,對周圍神經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動物實驗證明,糖脈康顆粒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葡萄糖致大鼠血糖升高,可顯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而對正常大鼠的血糖無明顯影響。該藥可顯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漿粘度,還原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剛性指數的升高,可降低高脂血癥小鼠的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其中對膽固醇的降低尤為顯著。
臨床研究中,在糖尿病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糖脈康顆粒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改善神經傳導速度與甲鈷胺相當,但在改善血脂、糖化血紅蛋白上優(yōu)于甲鈷胺。甲鈷胺僅作用于受損神經的修復,而糖脈康顆粒為復合中藥,含有多種成分,具有多靶點效應。既作用于神經,也作用于血管內皮、血小板、胰島β細胞等多個靶點,對高血糖、高血脂引發(fā)的諸多癥狀均有改善,作用全面。
木丹顆粒
木丹顆粒,是國內第一個上市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中成藥,由黃芪、延胡索(醋制)、三七、赤芍、丹參、川芎、紅花、蘇木、雞血藤組成。具有益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屬氣虛絡阻證,患者表現(xiàn)為四肢末梢及軀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覺異常;或見肌膚甲錯、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懶言、自汗等。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木丹顆粒能改善胰島素抵抗,修復胰島β細胞功能,阻止胰島β細胞凋亡,調節(jié)血脂異常,減輕血管炎癥反應,抗氧化應激,保護血管內皮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等多種作用。木丹顆粒是傳統(tǒng)的中藥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的成果,其療效體現(xiàn)了中醫(yī)“異病同治”理論在治療糖尿病多種慢性并發(fā)癥上的獨特優(yōu)勢。
動物實驗表明,木丹顆??杉涌焯悄虿〈笫蟮奈采窠泜鲗俣?,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坐骨神經、胰腺、視網膜組織的病變;能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和紅細胞壓積;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的扭體反應,說明一定程度上可對抗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
木丹顆粒適用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8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1mmol/L)的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但近年來,不斷有新的實驗和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木丹顆粒對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腎病、血脂異常癥、糖尿病伴頸動脈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有治療作用。
總之,糖脈康顆粒、木丹顆粒,通過擴張血管、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和微循環(huán),提高神經細胞的血氧供應,促進神經細胞內核酸及蛋白質的合成,修復受損的神經組織,改善神經傳導功能,從而減輕患者臨床癥狀。其藥理作用與中醫(yī)“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治療原則是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