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貧血病人怎樣使用“促紅素”?促紅素是一種內(nèi)分泌激素,目前已能以基因工程的技術大量制造。使用促紅素一般采用皮下或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用量較小且療效長久。一般來說促紅素的治療分為糾正期和維持期2個階段。糾正期用藥量大,一般是2000~3000

腎虛貧血病人怎樣使用“促紅素”?
促紅素是一種內(nèi)分泌激素,目前已能以基因工程的技術大量制造。使用促紅素一般采用皮下或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用量較小且療效長久。一般來說促紅素的治療分為糾正期和維持期2個階段。糾正期用藥量大,一般是2000~3000IU一周3次使血紅蛋白達到10~12g,紅細胞壓積達到30%~35%,通常需要8~12周,最快3周。維持期劑量應減半或減至1/3,也就是2000IU~3000IU一周一次來維持血色素的水平。
使用“促紅素”有何技巧?
開始治療時,應按體重計算用藥量,一般是每千克體重40單位/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1周后紅細胞比值開始升高,每周遞增,2個月后血紅蛋白、紅細胞及紅細胞壓積均可接近正常。使用促紅素雖迅速改善貧血,但又不可以急進,因為血漿中促紅素濃度過高,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帶來不良的合并癥,甚至發(fā)生危險,但如果促紅素用作靜脈注射,由于靜脈注射后藥物在血中的平均保留時間縮短,因此用藥量加大25%,才能保持較好的造血效果。當血紅蛋白逐漸上升,升到接近正常水平時,要維持紅細胞壓積在30%~35%時,更講究用藥技巧,此時用藥量不減,會出現(xiàn)許多不良副作用,突然停藥血紅蛋白又會遞降再次出現(xiàn)貧血。所以,既要減少藥物用量、又要保持血紅蛋白不下降,這個期間,稱為維持期治療。
一般來說,紅細胞壓積升至30%~35%時,先把每周的用藥量減少1/3,原來每周皮下注射3次,可改為注射2次,然后每周根據(jù)紅細胞壓積的升降來調整。另外還應注意補充鐵劑、維生素B12葉酸等造血物質。
“促紅素”有什么副作用?
促紅素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高血壓,不論病人基礎血壓是否高于正常,30%的病人用促紅素后舒張壓升高1.3kPa(10mmHg),有的需用降壓藥或增大降壓藥的劑量。次要并發(fā)癥尚有癲癇樣發(fā)作,見于用促紅素3個月內(nèi),血紅蛋白及血壓迅速上升者,以及有癲癇發(fā)作病史者。另外,有的病人可有頭痛、四肢痛、眩暈、惡心。胸痛等。
個人健康是美德,傳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fā)、收藏一下哦~
想要獲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知識可在評論區(qū)或私信中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