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有很多對稱的城市,如:廣東廣西、山東山西、湖南湖北,可是你知道湖南湖北的分界線是洞庭湖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這個曾經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而現(xiàn)在退居到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什么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面,它有很多好聽的曾用名,如云夢、九江、三湖、重湖等等,它曾是是歷史上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源地,湖南湖北中的“湖”就指的是洞庭湖。

說起來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雖然今天的“江南”一詞指長三角一帶,但最早的江南是指洞庭湖一帶。這可是有文稿相證,屈原在他的長詩《招魂》的結尾寫道“魂兮歸來,哀江南!”這里就是指的洞庭湖,而當時長三角地區(qū)則被稱作江東。

洞庭湖名稱由來已久,但說法不一,比較多說的是《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這就是洞庭湖名稱的由來。

現(xiàn)如今洞庭湖分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湖的面積不斷被縮小,這一切都離不開人類的活動。在唐末的時候經濟重心南移,洞庭湖地區(qū)人口快速增長,荒地被開墾完,人們開始向湖要地,圍湖造田。洞庭湖上出現(xiàn)許多大大小小的垸,湖泊的面積急劇縮小。

不過圍湖造田也帶了一個好處,古人云:“湖廣熟,天下足”,湖南、湖北兩省盛產稻米,兩湖豐收,則天下糧足,因此,以湖北、湖南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平原已經取代蘇常,成為全國商品糧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