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澀藥是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可以治療各種滑脫癥候的藥物,稱為收斂藥?;摰牟“Y,主要有自汗盜汗,久瀉久痢,久咳虛喘,遺精滑精,溲多遺尿,白帶日久,失血崩漏等癥。因為滑脫諸癥,如不及時收招,可引起元氣日衰,或變生他癥。所以,《本草綱目》說:
收澀藥是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可以治療各種滑脫癥候的藥物,稱為收斂藥。

滑脫的病癥,主要有自汗盜汗,久瀉久痢,久咳虛喘,遺精滑精,溲多遺尿,白帶日久,失血崩漏等癥。因為滑脫諸癥,如不及時收招,可引起元氣日衰,或變生他癥。所以,《本草綱目》說:"脫則散而不收,故用酸澀之藥,以斂其耗散。"
固澀藥主治正氣虛極、元氣不固,氣、血、津、液滑脫不禁之證。根據(jù)藥物的作用、歸經及主治病證的不同,可分為固表止汗藥、澀腸止瀉藥、固精止遺藥、固崩止帶藥、斂肺止咳藥五類。
第一:固表止汗藥
主治肺氣不足、衛(wèi)陽虛弱不能固表,汗液外泄而出現(xiàn)的自汗證,及陰虛火旺、內熱熾盛,逼迫津液外泄所致的盜汗證。
常用藥有:黃麻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
第二:澀腸止瀉藥
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或脾腎陽虛所致的大腸滑脫不禁、久瀉久痢及脫肛等證。
常用藥有:蓮子
【性味歸經】甘、澀,平。歸脾、腎、心經。
【功能】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yǎng)心安神。用于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
第三:固精止遺藥
主治腎陽不足、統(tǒng)攝無權、開合失司所致的遺精滑泄、遺尿尿頻,甚至小便失禁等證。
常用藥有:山茱萸
【性味歸經】酸、澀,微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第四:固崩止帶藥。
主治中氣虛弱、肝腎不足、沖任失調所致的白帶過多、綿綿不斷以及崩中漏下等出血證。
常用藥有:海螵蛸
【性味歸經】溫,咸。入肝、脾、腎三經。
【功能】除濕,制酸,止血,斂瘡。治胃痛吞酸,吐、衄、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閉,腹痛癥瘕,虛瘧瀉痢,陰蝕爛瘡。
第五:斂肺止咳藥
主治肺氣虛弱或肺腎兩虛的久咳虛喘證。
常用藥有:五味子
【性味歸經】溫;酸、甘;歸肺、心、腎經
【功能】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用藥注意
固澀藥有斂邪之弊,凡表證未解或內有濕滯以及郁熱未清者均當禁用,以免留邪。
現(xiàn)代研究
收澀藥被廣泛應用于西醫(yī)診為多汗癥、盜汗癥及頻死時的多汗癥;氣管炎、肺結核、肺癌等久咳;慢性腸炎、慢性痢疾等導致的久瀉久??;神經衰弱造成的遺精滑泄及遺尿、尿失禁;附件炎、陰道炎等造成的白帶增多,以及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癥。
而我們自己如果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健養(yǎng)生呢?醫(yī)生最后再送大家:中醫(yī)診法:“望”“聞”“問”“切”,四診法歌訣
望診歌
春夏秋冬長夏時,青赤白黑黃隨宜;
左肝右肺形呈頰,心額腎頤鼻主脾。
五臟五竅相對應,生吉克兇合時機;
肝目心舌肺開鼻,腎耳脾口呵相推,
顏色枯澤分新舊,隱隱微黃是愈期。
聞診歌
肝怒聲呼心喜笑,脾為思念發(fā)為歌;
肺金憂慮形為哭,腎主呻吟恐亦多。
言語粗細強弱視,舉止動靜陰陽別;
腳步傳音體傳氣,盛衰死生細琢磨。
問診歌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人尤問經產帶,天花麻疹兒科見,
生辰八字陰陽宅,時空往來虔占驗。
切診歌
左寸為心關屬肝,右寸為肺關屬脾;
兩尺還歸腎命門,上中下焦前后隨。
沉里浮表分陰陽,遲寒數(shù)熱要細思;
細虛大實應有別,短弱長盛八綱知。喜歡我的內容的朋友,歡迎關注哦,每天為您分享更多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