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鈞藝術簡介:號抱一閣主,一九四四年出生于陜西涇陽一個節(jié)義昭彰、耕讀墨風之家。其幼承家學,醉心書畫,少時已名斐鄉(xiāng)里,后就職于中共陜西省委辦公廳,高級美術師、著名書畫藝術家。歷任陜西華聯(lián)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常務副會長、陜西

張鴻鈞藝術簡介:號抱一閣主,一九四四年出生于陜西涇陽一個節(jié)義昭彰、耕讀墨風之家。其幼承家學,醉心書畫,少時已名斐鄉(xiāng)里,后就職于中共陜西省委辦公廳,高級美術師、著名書畫藝術家。歷任陜西華聯(lián)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常務副會長、陜西直屬機關書畫協(xié)會副會長、陜西省文化遺產研究會顧問等職。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約半個多世紀歲月,張鴻鈞先生對書畫藝術執(zhí)著追求,矢志不移。他臨風古今名作,幽探先賢之神,以神得意,以意立風,師心不泥其跡,入古能出新意,形成自己剛健傲岸、氣韻沉雄、飄逸奔放、大氣磅礴的藝術風格;其畫作丹青,色彩溫雅、筆墨洗煉、形神兼得、意境深遠。
先生學有宗基,自拓門徑,為人樸實篤誠,虛懷若谷,浮名浮物,視若云煙,文采博學,德藝雙馨。其作品常作為國際饋贈禮品,多次赴域外交流展出,受到國家領導、國際友人的高度贊譽;為海內外著名博物館、紀念館陳列珍藏,為諸多名勝題匾、勒碑上石。
張鴻鈞先生,工書嫻繪,詩文音律,頗為極致。他閱盡半個多世紀歲月,焚膏繼晷,潛心書藝畫道,將其獨特的體會盡展其蘊,而揚共蓄,終形成他個人獨有的風骨流韻。
他虛懷若谷、淡泊名利、刻苦求索,書畫就是他一生的目標之志,他說:“墨魂可洗浮華,畫髓能潤心靈,這份情懷是我的精神所托,是我的人生經歷及對生活的感悟?!彼€說“攬清風以盈袖兮,樂書畫而開懷,我愿為之追求一生,如一泓清泉,川流不息,永無止境?!?/p>
舒同(時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書法大師):
舒同先生看了鴻鈞的字,評價說:"字如其人,畫如其人,很有功力!"并題詞:"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及"翰墨緣"相贈。
書海軼事——循循善誘、受教楚圖南老先生
1991年10月,受全國僑聯(lián)的邀請,"陜西華聯(lián)書畫藝術研究院"赴京舉辦的"僑友書畫展"隆重開幕,時任陜西華聯(lián)書畫研究院副院長的張鴻鈞先生與羅國士、石憲章、庶人等書畫名家赴京參加展覽,引起巨大反響,受到各界如潮好評與矚目。
展覽期間,受原民盟中央主席楚圖南先生的邀請,鴻鈞先生來到楚老府上,與酷愛書法并擅長翰墨的楚老一起交流探討。
楚老不僅是我們國家杰出的領導人,還是一位治學嚴謹,并頗有成就的文學家、書法家、學者。他熱愛書法藝術,書法成為他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楚老在舊體詩詞和書法上造詣深厚,其書具有廟堂之氣象,取勢中正,字如其人。
對于鴻鈞先生的書畫作品,年已92高齡的楚老大為贊賞,他說:"你這書作運筆嫻熟,章法得體,結構華貴,爐火純青,如此年輕,日后必成大器!"楚老謙和善談,惜才愛才,對于鴻鈞語重心長,將自己對于書法的深刻理解毫無保留,徐徐道來,一時聊得興起,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了醫(yī)生規(guī)定的交談時間,面對秘書的提醒與催促,楚老仍不愿停下來,后來還是鴻鈞先生擔心楚老身體,才不得不與楚老話別。第二天楚老還專程讓秘書給鴻鈞送來一幅四尺墨寶以作紀念(千秋懷抱三杯酒,萬家憂樂到心頭。),令鴻鈞感動不已。楚老的大家胸懷與鼓勵亦成為鴻鈞先生日后在書道一途中永不磨滅的光輝與指引。
楚老饋贈張鴻鈞先生墨寶
《名家點評》:
何海霞(著名國畫大師):
何海霞先生執(zhí)鴻鈞之手嘆曰:“君之畫,筆墨傳神,頗有靈氣;六屏草書,氣勢磅礴,柔中含剛?!?/p>
牟玲生(中共陜西省委原副書記):
鴻鈞同志從一個樸實無華的農家子弟成長為德藝雙馨的書畫名家,是他個人勤奮筆耕的燦爛之花結出的豐碩之果,也是黨和人民精心哺育、同窗師友相互切磋玉成之功。
鴻鈞學古而不泥古,創(chuàng)新而不失法,博采眾家之長,為己所用。因而他的書畫,大都神態(tài)奇異,精神飛動,筆力遒勁流暢,墨韻清秀端莊;字字如行云流水,婀娜多姿,神采奕奕,大有筆走龍蛇、龍飛鳳舞之勢,頗受方家贊譽。
鐘明善(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鴻鈞在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首選了書法這個最難修煉的藝術門類,筆耕不輟,由技入道,逐步進入了較高藝術境界,找到了書法藝術中的自我,創(chuàng)作了大量精彩的藝術佳作,奉獻于大眾,也奉獻于自己。
鴻鈞在書畫方面路子走得非常正,就是始終堅持傳統(tǒng),特別是在楷書、草書、行書、隸書、篆書,每一項都是嚴格地寫傳統(tǒng),所以他就有更廣泛的受眾,也就有了跨年齡差別的對他的認同感,也就產生了他的書法持久的魅力。無論外面如何流行什么新潮書法,鴻鈞始始終默默地堅持傳統(tǒng)。再有,鴻鈞的心態(tài)非常好,有一股“靜氣”,人難得有靜氣。特別是現(xiàn)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風氣中,他依然能安安靜靜地寫字,調養(yǎng)自己的心。所以鴻鈞的字畫,靜氣,這是他最大的特點。再就是“雅”,“雅俗共賞”、書卷氣、文化氣,這是我的體會,讓我很感動,所以我也在向他學習。
鴻鈞對唐楷、特別是對歐陽詢楷書的鉆研所打下的深厚堅實的筆法、筆勢、結字、字勢的基本功,他能以歐體為基礎,筆法上寫得更提拔、舒展,結字中宮收緊中多具輻射體勢,所成之字斬截爽利、剛毅勁健,這一點也正是他性格清秀于外而剛強于內的物化。
鴻鈞喜歡創(chuàng)作巨幅大作,讀之令人震動、令人驚嘆、令人佩服。他的草書以岳飛《出師表》筆法筆意書寫的蘇東坡《赤壁懷古》四條屏、蘇東坡《水調歌頭》四條屏,讀之令人心隨筆動。他秀婉而舒緩的筆勢書寫的行草書,陶淵明《歸去來辭》四條屏、周敦頤《愛蓮說》四條屏、李太白《將進酒》八條屏等更顯出他心態(tài)的平和,靜氣與雅韻飛揚正在楮墨之間。
他從于體草書得到筆畫轉折之妙所書寫的八條巨屏岳飛《滿江紅》、八條巨屏文天祥《正氣歌》、十二條巨屏白居易《琵琶行》等在力感表現(xiàn)和收筆蓄勢上都可見其學古不泥、尋找自我“心線”的努力與成果。鴻鈞所書《蘭亭序》六條屏與《歷代論書詩》四條屏可以看出:他在吸取王羲之行楷書精湛技法與靜氣雅韻的同時,努力增強其筆勢、字勢的陽剛之氣,寫得撐挺大度、爽利勁健、個性鮮明,這一點也正是他性格清秀于外而剛強于內的物化。
鴻鈞的畫作不多,但他的畫色彩溫雅,筆墨洗煉,形神兼得,這是他非常有潛力的方面,我總鼓勵他多畫一點,不要浪費了才華。
趙振川(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陜西省文聯(lián)副主席):
鴻鈞同志是一個十足的性情中人,爽直而誠摯,樂于助人,尤其是在“以文會友、地久天長”傳統(tǒng)文人處世準則方面的踐行,難能可貴,令人欽敬。
鴻鈞畫意純青,書品磅礴,精粹尺幅,諸體皆化;桓桓巨榜,壯夫獨立,其夢寐所求,乃在調和中尋覓對比,變化中神追統(tǒng)一,流暢中略顯蒼澀,古拙中自生新芽,交織縱橫中揮揚出統(tǒng)一和諧之美感;文雅清風入懷來,怡人怡心,是一種別樣的享受。
他的書作畫意純清,意境深遠,亦如其人十分的雅致,中國傳統(tǒng)文化諸多元素在線條墨彩構圖間灼灼生輝。由此可見,鴻鈞追求書畫藝術大同境界的初衷愿望,以“文如其人”來評判這些付梓出版的作品,對于鴻鈞來說十分貼切的;他在書畫藝術領域的作為,也以靈性涌動和辛勤汗水的超常付出,在書畫界最終擁有一席之地,閃爍著皇冠般霞靄異彩。
鴻鈞先生的人生哲學和藝術追求,奉行的是“聰明”而非“機靈”,“圓通”而非“圓滑”的處世生活觀。他為人謙遜,篤誠,虛懷若谷,從不張揚,不求名趨利,樸素無華,誠若他所言的“先學做人再談此道”的至論,書品與人品俱佳。
吳三大(原陜西省書協(xié)名譽主席、著名書法家):
鴻鈞在書畫方面是一位虔誠而執(zhí)著的追求者,并且是用自己的心血去實踐著自己的心智。他為人非常厚道,就像他在從事書畫藝術方面一樣,是一個兢兢業(yè)業(yè)、為人淳樸、做事淳樸的人,對事業(yè)也是非常執(zhí)著努力,在這一點上我非常敬重他。
鴻鈞書法如錐畫沙,外柔內剛,五體俱佳,兼收并蓄,崇古尙法,彰顯精神,堪稱心畫。鴻鈞非常重視傳統(tǒng),用傳統(tǒng)來表現(xiàn)他自己的心志、時代精神。他筆筆都講出處,字字都講源頭,可以說是一個傳統(tǒng)的追隨者、宣揚者和開拓者。
鴻鈞的繪畫清秀而無脂粉之氣,畫的厚重又不乏以一頂十的筆墨情趣。他在畫中捕捉著一種信息,捕捉著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人那種表現(xiàn)理想、表現(xiàn)內心世界的一種澎湃精神,表現(xiàn)力非常到位。
王改民(中共陜西省委原秘書長、原省書協(xié)副主席):
我和鴻鈞先生接觸的時間比較長,他的書法經過長期的磨練,他的草書主要是從“二王”入手,然后在于右任書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之后還吸收了很多大師的優(yōu)點,比如趙孟頫等。他是一個苦學派,一開始就默默地臨帖,所以他的筆力很強,基礎很好。其次,他在吸收他人優(yōu)點之余,擁有自己個人的風格。他還書畫雙修,他的畫作很精彩,這可能和他在書法上長期的功底有關系。鴻鈞先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繼承,滋養(yǎng)了他的書法和繪畫藝術,應該說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藝術家。
趙建文(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西安展覽中心藝術總監(jiān)):
鴻鈞先生是一個很本色的人,他的本色既表現(xiàn)在他為人處事的本色上,又體現(xiàn)在他的文化藝術的本色上。他又是一個很有激情的人,因而他就更多了一份責任和時代的擔當。他以半個世紀的歲月,用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傳承和延續(xù)著其文化的生命。
藝術淵深,造詣精邃,聞名遐邇的鴻鈞先生,其書法作品,得見其行書造詣高古,非同凡響,觀其筆鋒的流暢,氣骨的爽健,有著飛鷗戲海潮、舞鶴游碧天之致。瀟灑飄逸,出塵脫俗,遠遠不是語言文學能夠形容的。
而他的畫作,煙霞嵐光,澄月懷古,雨露萬方,綻霜吐輝,醍醐灌頂,朗月耀眼,哲情真諦,墨漬楮,充盈毫端,發(fā)揮著藝術意義上振聾發(fā)聵的作用。
他書畫沒有矯揉造作,給人一種大氣、整齊和浩然之氣。他沒有雕蟲小技,沒有嘩眾取寵,他以他的真實情感和對文化的真實體會,去表達文化的真實性;用文化的魅力來陶冶人們的情感,創(chuàng)造美。同時他自己欣賞美,也給別人一種美的感受。表現(xiàn)在他的大美、文化之美、崇高之美、神圣之美,真實也是他的中國文化美。
鴻鈞先生的書畫詩文,是對情感的謳歌,是對生命的禮贊,是心靈的一種昭示,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凝固體樂舞,是一種藝術王國燦爛文化形態(tài),他用真實來打動人,他用真實來維護和提升自己的情操,也提升自己的藝術。
書畫氣度的宏偉,文化胸襟的博大,藝術思想上的高明超越,真可謂包乎天地,無所不容,也無所不融,這種精神境界,實令人莫能測其涯也,無由窺其淵深。尤其是鴻鈞先生心地赤誠,胸襟曠達,旗幟鮮明之“堂堂正正做人,剛剛強強處事”和“無意多眷勤,不負苦心人”生活精神,及其書其畫其人品,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車輪日益精進,與時俱輝也。
李沙鈴(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著名詩人、作家):
鴻鈞是個實誠人,遇人話語極少,自小愛上書畫,以土為紙,以水為墨,以麻為筆,真草隸篆,兼而并之。又走進畫池,久而久之,書畫俱佳。
他的書畫給人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空靈神感,可以意會而很難言傳,中國文化的深刻正是如此。
他不一般見識、不沉醉名利,很有一點“隱士”風度。他虛懷若谷,總是恨己功夫不深,面對桌案,默默然勞苦,總是對自己說“還差得遠哩!”
袁多壽(著名戲劇作家、原供職陜西省戲曲研究院):
幾十年的刻苦鉆研,各方面的探索求教,終于使鴻鈞先生柳、歐體風骨的基礎上,深得右軍筆態(tài)。目前他的行草確已達到點曳俱工,裁成極妙,狀若斷而連;勢必束縛心胸,必須在不斷學習的同時,尤注意現(xiàn)代意識之注入,創(chuàng)造新的意境,因之對當代書法,進行博覽探求,經過長期鉆研,特愛于右任公的行草墨寶。喜其瀟灑靈動,博大閑散之風貌。慕之既深,求之倍切,除了不斷臨摹控求其神魄外,即平日接物待人,亦皆多所追求。
鴻鈞于書于畫,均有深造,更可貴處在于為人樸實無華,虛懷若谷;今仍持書生本色,毫無世俗習染,無媚骨,不凌人,不趨利,恭謹接物,廣采博學。
雷曉劍(陜西省文化遺產研究會副秘書長):
字如其人,第一眼看到張鴻鈞老師的書法作品就有這種感覺。
鴻鈞老師的書法有一種靜逸和諧之美??v觀其作品,章法布局相承相接,楷書俊秀挺拔之意,柔中有剛,寧靜,力道有功;隸書參差落筆,其姿態(tài)飄逸,筆下線條蒼勁自信,不落俗套;篆書結體緊湊,筆意新銳;行書線條神態(tài)各異、豐富多變,搖曳生姿,似有飛動之態(tài);草書綿婉使轉,疏密有致,于筆法中體現(xiàn)著線條的動靜之美。
書言志,畫言情,張鴻鈞老師的國畫,透露有文人墨色,溫和典雅,意境深遠。他的山水花鳥作品中書法筆意的應用,使畫面情趣盎然,娓娓動人,彰顯了其寬廣的視野以及蓬勃的氣質。
書如其人,畫如其人,不勝張揚,不屑浮名,潛心創(chuàng)作解讀傳統(tǒng),獨悟藝道,入古而出新意,這就是張鴻鈞老師。
張鴻鈞先生作品欣賞
張鴻鈞先生作品欣賞
張鴻鈞先生作品欣賞
張鴻鈞先生作品欣賞
張鴻鈞先生作品欣賞